第682章 陈家
第682章 陈家
金陵外郭,三山街,陈宅。
偌大的锦绣园林里搁著一座新辟出来的演武场,有打扮各异的三教九流川织往来,在灰衣小廝的引领下一一入座。
“大哥还没回来?”
陈云从放下青瓷盏,有清丽的丫鬟给他擦拭著嘴角。
“快了,玉麒麟日行千里,最晚明日,大公子应当就能赶回金陵。”
一个面甲覆脸,软鎧罩身的高瘦男子单膝跪地,隨侍在侧,瞅著就像是陈云从的影子。
“大哥他快三十才得了这么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虽说云贵偏远,南蛮顽劣,可我陈家有八百虎賁,將大西那帮臭丘八杀得大败,不过时间问题。可没想到朝廷会忽发调令,转攻为守,如今爹和爷爷欲要在阁中站得住脚,只能由我,来做些文章了。”
陈云从感慨了两句,瞅著木头般的男子,有些意兴阑珊道:“陈虞,登真塔那边,可有信了?”
“有。”
高瘦男子点头,沉吟了一会才道:“不大好。”
“怎么说?”
“一个是向登真塔请援,欲求些五营兵马和护法尊神前来帮忙,可那边却说,登真塔的有道真修最近都有要事,实在无暇他顾,连从梅山调些五猖来都要几天,说让我们自力更生,分明是糊弄。”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陈云从面色如常,冷笑道:“不奇怪,公门那边呢?”
“神咤司说上面有旨意,快、壮、皂、缉、伐五班衙役都隨司丞离京办事去了,京中人手不多,不好隨意外借。”
陈云从皱了皱眉,甚是不悦:“丁洵这几年仗著皇命在身,是越来越恣肆了,当年可是老爷子资助,他才能过武举殿试,一步步拿到这六品官身。怎么,以为多认识了几个无量道士,就能把我陈家不放在眼里?”
“丁洵他本来是想调两个神咤皂役来帮忙的,可后来听说您找了不少野修,他怕公门同僚跟这些三教九流起衝突,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特意按下了这件事。不过为报老爷子当年恩情,他特意拜託登真塔的乌鹤衣,为您请了一位玄牝门人。”
“玄牝门人?是素玄观的那群道姑?她们床上的本事確实不小,但这次是去捉妖斩蛇,我可没工夫陪她们前月下。”
久在金陵朝中办事,陈云从自是清楚素玄观底蕴,当即舔了舔嘴唇,怀疑道。
陈虞摇头:“没,这次来的是个才到金陵的女冠,据说是武当山的碧霞一脉,具体是哪位高功,还不知道。”
“哼哼,看来这是有人憋著,看咱陈家的笑话呢,他们也不想想,都是为登真塔办事,一旦咱这边出了差错,元始尊发下火来,满朝上下有谁能討得了好?”
一听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下道士,陈云从把玩著青瓷盏,白洁的釉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层微不可察的细小纹。
陈虞压低嗓子:“少爷,要不要捎个信给二小姐,把影卫调出来?”
说到这儿,陈云从突然挥了挥手,等僕人丫鬟都收拾了八仙桌子退下,屋里只剩下陈虞和他两个人,他才摇头否决了他:“影卫驻守祖地,看护太岁,不可轻举妄动,这点小事,还是別劳烦二姐了。此番梅伯遣我远去松江,我看得出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准就是想让我调影卫出马。阁里面有不少人惦记咱家的立身之本,现在叫影卫出来,万一露出什么破绽,反而不美。”
“这样吧,你去淮水府君庙,给五百两香火钱,然后拿著我的手令,交给庙祝,求一颗珠来,昨晚文德分月,祂应当是醒著。”
陈虞眨眨眼,神色有些为难:“少爷,您昨晚回府太晚,今早巳时才醒,可能还不知道,昨晚府君发狂,搅风作浪,连丁洵和他麾下皂役都束手无策,若非有一道人出了一剑,和乌鹤衣合力劝住了祂,咱家的书铺廊和绸缎廊八成要毁。如今府君余怒未消,您看?”
“你怎么榆木脑袋?府君受了伤,折了面子,你不会带些鯨胶虎骨去慰问?再给祂办场祭神,这样里子面子都有了,总能討来一颗珠儿。”
陈虞微微頷首,没有反驳。
“对了,家里在登真塔的香火钱还有多少?”
“二十多万两白银。”
“勉强够了,待会儿下了午朝,你去接老爷子的时候,顺带请一道平安符回来。”
“是。”
“还有,给梅伯的妻家捎三万两银子,这次的事,虽然他或有用心,但没他开口,也落不到我头上。等以后进了登真塔,咱用得著人家的地方还多著呢。”
陈云从站起来,陈虞急忙跟著:“那二小姐回家省亲?”
“等我回来再说。况且,哪怕日子提前,爹和爷爷都在,家里也不缺我和大哥。”
说著,陈云从就要往幽静园林中的演武场而去。
但很快,在演武场观瞧野修竞法斗技的陈云从就看到了去而復返的陈虞。
“怎么了?”
“外面来了个女道士,自称是乌鹤衣引荐的玄牝门人。”
“哦?那还等什么,请她进来。莫非.她有什么问题?”
瞅著语气有些异样的陈虞,陈云从感到有些奇怪。
“少爷,这个女人很漂亮,漂亮得有些危险。”
三山街中,离了素玄观后,又从乌道人手中得了荐信的秦文静立陈府门前,发觉这处宅邸装修之奢华,说是玉京天府,载进金城也不为过。
“三市金繒齐凑集,五陵裘马任逍遥吶.”
趁著陈虞进门通报的功夫,秦文这才有功夫静下心来仔细观瞧,见三山街上衣冠齐楚,人物喧闹,诸般货物摆得十分闹热,哪怕同在外郭城中,也与別处气象大不相同。
看了没一会儿,就听门內传来一阵脚步声,接著容光焕发的陈云从就带著几个粉雕玉琢的小丫鬟迎了出来,至於那个算是南明兵家的陈虞,则不见了踪影。
“在下翰林院孔目陈云从,见过妙玄先生。”
“陈公子,贫道妙玄,这厢有礼了。”
见陈云从恭敬行礼,秦文也打个稽首,拿出了度牒和荐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