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04章 颁奖,摊牌

      第304章 颁奖,摊牌
    乱七八糟的10天时间很快过去,杨蜜只感觉好像做梦一样。
    每一天,《少你》都有至少3场放映,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影厅。
    每一场,都会爆满。
    每次,当她去到现场,便会有影迷惊喜地冲她招呼:“mi,你演得真好!”
    当然,更多的招呼声是“bitch”。
    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也成名了。
    小有名气也是名气,国內女演员有几个人能够在坎城得到如此展示?
    果然,跟著哥哥拍戏实在太幸福了~~~
    从cctv6到法新社,小蜜也算是过足了被採访的癮,见识到了真正的大场面,甚至还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条lv高定礼服。
    闭幕式在即,lv一个字都不问,只是默默地赞助了全剧组的礼服。
    开玩笑,谁都有可能缺席闭幕式,唯独《少你》不可能缺席。
    从场刊到民间,舆论普遍认为《少你》能够拿到至少两项大奖一呼声最高的是最佳女演员,其次是银棕櫚【评审团大奖】。
    金棕櫚、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各自有不同的压力,《少你》肯定入围了最终遴选,但是,坎城不像奥斯卡那样允许一片独大,所以评审团一定会有所取捨。
    如果你问方星河最想拿什么奖,那必须是金棕櫚,即最佳影片。
    为此,lv和卡地亚旗下的媒体几乎卖了命一样在宣传上发力大爹想要一个新鲜玩具,买不起,那还不赶紧吃喝两声?
    因此,市面上所有的负面评价,都有专门的言论进行对冲。
    艺术性不足?
    lv艺术总监:“同那些沉闷的、枯燥的、令人昏昏欲睡的真正艺术片相比,《少你》
    的问题不是不够艺术,而是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方面走出了太远,以至於让你们狂妄到以为有资格点评这样一部伟大的影片—..”
    敘事手法太传统?
    法国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院长:“如今我们的很多电影人在所谓创新的邪路上越走越偏,他们津津乐道的討论著美学勇气和形式创新,却忘记了所有一切的前提和根源o
    一个好的电影人,必须要將敘事的基础打牢,必须首先成为一个传统敘事方面的大师,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谈创新。
    一个讲不好故事的导演的所谓创新,完全是譁眾取宠!
    所以,创新是极少部分大师的特权。
    那么要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师?
    扎扎实实地拍出一部工整而又经典的敘事片,类似於《betterdays》。
    恕我直,starriver远比你们在电影大师之路上得更远.”
    结局太积极太正面不够真实?
    英国反校园霸凌协会主席:“是的,我们有確切的数字表明,在所有校园霸凌类事件中,只有不到15%的受害者得到了来自家庭、校园、社会的妥善处理和有效关怀。
    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被淹没在某些影评人口中的幽暗绝望中。
    但是,对於这种真实,我的態度永远都是一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改正的地方,而不是外部媒体应该去大力渲染的东西。
    《betterdays》的立意简直好极了,我的意思是,救赎,这种积极正面的思想好极了—
    现实的残酷我们会在报告里体现,並且督促政府和教育界去努力改正,影视作品完全不需要跟我们进行重复工作,不需要!
    影视作品最大的价值在於传递希望,而不是为了真实而真实,为了暗而暗——”
    因为《少你》,整个欧洲艺术界吵成一团。
    其实这並不是《少你》的影响力真有那么大,而是你方哥的影响力到了那个级別。
    拍了部青春片,欧洲文学界都有大师下场点评,夸不夸张就完了。
    如此閒得蛋疼的大师叫做赫塔·米勒,德国作家,以其独特的诗意语言和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著称,一直被视为必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重要文学力量。
    她在报纸上公开力挺方星河。
    “首先,我最关注的starriver,身份是一位作家。
    在身为作家时,他以不落窠臼的敘事结构和狂放华丽的行文著称,常常向严肃传统发起激烈挑战。
    而在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时,身为导演的starriver却又回归传统,以最规整的敘事,实现了雅俗共赏这一目的。
    我不认为他没有能力在电影语言层面上搞创新一水平到一定程度的作家应该懂我的意思驾驭画面、色彩、台词、音效等多种元素进行重组,可比驾驭单一的文字进行创新要简单得多。
    starriver明显在更高层次上,所以,你们不能將他的克制判定为只能规整,他只是在这样那样的重点中选择了凸显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表演,仅此而已。
    效果如何?不必我多说,铺天盖地的影帝影后呼声便是证明。
    话又说回来,他真的是一个好离谱的作家一我一直將他归类为作家,但是照这样再拍下去,文坛大约就要把他开除了。
    因为,他为电影而写的那部同名小说真的很烂。
    这又是电影和小说的不同。
    对著大屏幕里方和刘的那两张脸,我看得津津有味又哭又笑。
    回头再翻同名小说,呸,什么狗屎!”
    米勒这货也是一个狂人,他的点评高高在上,充斥著文学大师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优越感。
    讲句大实话,普通读者和影迷其实並不感冒。
    但他的作用也不在大眾层面一评审团里的埃及作家艾哈迈德·马赫穆德可是他的小迷弟。
    情报来自於lv的关係网,请动了米勒发言的力量则不必细究。
    展映的这10天里,水军头子可是一秒都没閒著。
    不会有人真以为坎城等欧洲三大真能完全保证公平吧?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虽然坎城的评审团不能像奥斯卡那样直接进行公关,但是爭奖的门道仍然不少,方哥可不是乾等著天上掉馅饼儿的性格。
    但是,他能反驳所有对於《少你》的不看好,唯独反驳不了一个大热话题刘一菲拿表演奖的概率高於方星河。
    三个原因。
    第一,陈念的表演空间確实更大。
    小北的爆发更多在於动作和肢体,而陈念的爆发在於情绪和灵魂。
    同样的审讯戏,小北的表演必须被动,而陈念的更挥洒,没办法。
    第二,方星河的票数太分散。
    编剧是他,主演是他,导演仍然是他,所有的奖,他都有资格拿。
    但是,不可能所有的奖都给他拿。
    所以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最佳导演三大个人奖项,大概率只能拿一个。
    拿影帝反而不如拿佳导。
    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第三,最佳男主的竞爭对手更强。
    本届坎城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女性表演,可是男主里面的《乌扎克》、《神秘河》、《迷路的人》都是重量级对手。
    方星河绝对贡献出了影帝级別的表演,但是能不能拿影帝,已经完全不再取决於他的表演。
    閒聊时,巩俐和他开玩笑:“有没有后悔把茜茜调教得太出色了?她的最佳女演员获奖概率,正在挤压你的最佳男主——..”
    刘一菲和刘小丽同时转头,看向方星河。
    最近几天,这个话题在媒体上炒得很热。
    大部分专业声音都认为,以方星河的表演配拿一个最佳男主,但是刘一菲更配拿最佳女主。
    在获奖名额有限的前提下,他们两个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內部竞爭。
    方星河平静摇头:“我首先是导演,其次才是演员,首要目標永远是为影片的最终效果负责。茜茜演得很好,为影片的质量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拿最佳女主,我会感到非常欣慰。”
    杨小蜜忍不住撇了撇嘴。
    你是她爹啊?欣慰个屁!
    两个小女孩並没有成为朋友,当初在剧组里发生的一切,再怎么和解都不可能彻底翻篇。
    她们俩成为了彻底的点头关係一公开场合碰到了互相点点头,非公开场合连点头都可以省掉。
    而且据方星河观察,杨小蜜正在越来越强烈的敌视刘小菲,反过来,刘小菲对她则是无视。
    这又是和前世截然不同的一种关係,就—挺有意思的。
    “导演,你肯定能拿最佳男主!”
    杨蜜甜甜开,像个小狗腿一样。
    “我每天都在为你祈祷!”
    巩姐陈叔齐刷刷看过来,表情似笑非笑的,董有德急忙岔开话题。
    “方总,今天是不是开始投票了?”
    “嗯。”
    方星河点点头,隨后遥望影视宫方向,思绪驰飞。
    本届坎城总共20部入围影片,真正能够走到最终环节的只有廖廖几部。
    《少你》,场刊分数3.3。
    《神秘河》,场刊分数3.2。
    《乌扎克》,场刊分数2.8。
    《下午的五点》,场刊分数2.7。
    《迷路的人》,2.6。
    《大象》,2.6。
    《野蛮入侵》,2.1。
    再次强调,场刊分数仅仅只是媒体和大眾层面的看法,不影响评审团的决策。
    当然,场刊分数很高的电影,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不可能是垃圾,因此最终结果完全取决於本届评审团的口味。
    而每一届评审团的整体“口味”,一般是以主席为主。
    “先生们,女士们。”
    评审团主席帕特里斯·谢罗轻轻敲响桌面,开启了本届坎城获奖投票的第一轮会议。
    “让我们牢记本届主题,作者电影和艺术创新。”
    其余8位评委一致点头,投票开始。
    最初的三个小奖没有任何波澜。
    坎城酷儿棕櫚奖(一种关注单元),金摄影机奖(最佳首作),评审团奖(鼓励奖),直接一遍全过。
    只有討论金摄像机奖时,比利时漫画家艾尔吉开了句玩笑:“其实最佳首作也应该给sr的,他需不需要是一码事,別人配不配拿是另外一码事。“
    姜文急忙摇头摆手:“可別,最佳首作的意义在於鼓励那些水平不高热情满满的正常新人,你把小方算进去,全世界的新人导演都会骂娘的—”
    大家哈哈一笑,知道他为什么紧张,但也同意这个道理,於是话题就此略过。
    接下来,是坎城主竞赛单元的六大正式奖项。
    由颁发顺序依次向后排,分別是最佳剧本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评审团大奖(银棕櫚)、
    金棕櫚奖(最佳影片)。
    从第1个开始討论的最佳剧本奖开始,情况变得波云诡譎。
    漫画家艾尔吉、法国著名编剧让-克劳德·卡里埃尔、印度演员艾西瓦婭·雷力主將最佳剧本颁发给方星河。
    而姜文则坚决不同意。
    美国甜心梅格·瑞恩和法国女星卡洛·波桂持反对意见但不坚决。
    美国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和埃及作家艾哈迈德·马赫穆德完全中立。
    原因?
    很简单,这是相对最不重要的一个奖,但不管给谁,都会分散他的最终分。
    对於最佳原创剧本的推辞,恰恰等於对核心奖项的爭取。
    姜文据理力爭:“《少你》的剧本確实很好,但不是构成《少你》经典地位的核心要素,剧本、摄影、表演、导演,方方面面都好,都拔尖,才有现在我们看到的《少你》,表彰剧本的重要性远远排在其余几项要素后面——总之,我不同意。”
    姜文的坚决让这一议题暂时受阻。
    克劳德试图再做努力:“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我並不是说,给了《少你》最佳剧本,就不能再表彰方和刘的表演了,事实上,这都是他们最该拿到的奖——”
    好,前三个奖都给《少你》,之后的核心大奖呢?
    没你们份了。
    姜文根本不搭理这点小伎俩,甚至不惜自贬:“难道本届没有更具新任和结构性衝突的好剧本了吗?《少你》在剧本层面上,远远算不上顶级。“
    受他影响,埃及作家艾哈迈德接了一句:“其实《野蛮入助》的本子特別不错,只是拍得不那驴——精妙。”
    史蒂文·索德伯格和卡洛·波桂立即同任。
    “《野蛮入助》的剧本和女主都是顶级水平,与整体远不如其前作《美洲帝国的衰落》那样尖锐和出色。”
    “同任,剧本常漂亮。”
    “那么再次投票吧。”
    始终保持观察状態的帕特里斯主席轻敲桌面,主持新一轮投票。
    最佳剧本奖,《少你》3票,《野蛮入助》5票,《神秘河》1票,最终颁发给《野蛮入助》。
    “对於投票结果,大家是否仍有异议?”
    主席环顾四周,所有人依次摇头。
    “那驴奖项锁定,结果封企。下项,最佳演员!”
    某些评委互相对视了一眼,重新开始按照顺序,阐述个人观点。
    本届的影后特別清晰,只会在《野蛮入助》和《少你》中產生。
    与是,根本没用姜文衝锋,卡洛·波桂便力主刘一菲拿奖。
    “我们不可能將这一奖项颁发给除了ii之外的任何人!当她走下水刑台,完全沉浸在念的绝望中,那一刻,她就是表演本身!”
    艾西瓦婭·雷马上附和。
    “是的,这是女性力量的最好呈现,不管是从实际表演效果上看,炊或者探索表演背后的动力,她都是本届当之无愧的最佳女主唯一候选人,我认为应该表彰她在这一年龄下的勇敢和热忱!”
    大家均无异议,最终投票7:2,嫩仙轻取坎城影后。
    与再往后,评审们的任见就再也没有统一过。
    爭吵,说服,辩驳,再爭吵——.
    闭门会议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循环。
    听起事好像不该如此,与事实上,欧洲三大奖歷事如此。
    总之,在闭幕式正式开始之时,方星河对於结果一无所知,直到最终结果揭晓,评委们都处於严格封闭状態。
    他,以及所有关心他的媒体,只知道《少你》被邀请参加闭幕式。
    拿奖是肯定的,与是否符合预期,能否满足他那日举膨胀的野心,全是未知。
    国民翘首以盼,全球媒体严阵以待,史上最受关注的第56届坎城电影节颁奖典礼,即將盛大摊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