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10章 庄园

      第810章 庄园
    岁末天寒。
    难得天气晴好,媵裴氏提出去瀍河庄园走走。
    “好,正好偷偷懒。”李逸一边吃著黍臛一边笑著应下。他知道裴氏对这个庄园有特別的感情,毕竟那座拥有三千亩地的庄子,也曾是她父亲裴仁基所有。
    她还曾在这庄园里度过不少时光。
    后来父亲因反对王世充弒君称帝,欲谋刺王世充事泄,与兄长裴行儼等一起被杀,她也落得没入掖庭下场。
    裴氏见他一口应下,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妾给阿郎冲个蛋茶。”
    她取来新鲜的鸡蛋,打入碗中,划散成蛋液。
    水煮沸,添入茶叶,
    趁沸將茶汤浇入蛋液中,迅速搅拌。
    顿时一碗色泽清亮,带著茶香的蛋茶就好了。
    裴氏往蛋茶上放了枚绿色的艾叶,又要放冰。
    “不用加冰。”
    李逸摆手。
    冰这玩意,贵的离谱,因此贵族们越发喜欢,煎茶放冰,吃点心放冰,
    大唐的贵族们,尤其是这关陇贵族们,总还遗留了一点六镇边將的遗风,特別的奢侈、浮夸。
    和山东五姓七宗相比,確实总显得像是爆发户似的。
    不过这玩意是真暴利啊,
    事实上李逸布局在岭南种甘蔗製是很英明的,虽然现在產量还没上来,可李家制的蔗,红、白、冰,技术上已经超过了之前占据大唐市场的天竺霜了。
    特別是白砂、冰,贵族们最喜欢。
    虽然在李逸看来,红其实营养成份应当更高些。
    可贵族们的逻辑,是追逐稀少的,喜欢贵的。
    稀有,昂贵,好,想法就这么粗暴简单。
    端起蛋茶,不加的李逸已经很喜欢了。
    古人把开水冲蛋称为朱雀汤,认为大补,还能治病,李逸觉得没毛病,这时代绝大多数人,其实都缺营养,鸡蛋可是富含优质蛋白。
    营养不良的人,要是能吃上十天半月的鸡蛋汤,那都是大补元气了。
    “你们也要多吃鸡蛋,水煮、冲蛋都可以,每天早上吃一两个,很补身体的。”
    “都有吃呢。”裴氏道。
    李家的儿女,每天早餐就都有鸡蛋,一般都是水煮蛋,偶尔冲蛋汤。孩子营养足,才健康不易生病。
    罗三娘听说要去瀍河庄园,便也要同去。
    这位虽在府中地位只是妾,比媵还低些,可农家女出身的她,一直帮著打理家中田庄这块事宜,数年下来,表现也是极好。
    来了洛阳,她也要到李家名下的庄子都去看看。
    “三娘,说到这鸡蛋,咱家明年,各处庄子,都要多养鸡鸭,能养多少就儘量养多少。”李逸交待。
    罗三娘有些好奇。
    李家的庄园也是多元化经营,不仅种庄稼,也会养殖,还会有些加工作坊。
    养殖这块,既会养牛羊,也会养猪,当然也会养些鸡鸭鹅。
    不仅自己养,还会和周边的农户、佃户们合作养殖。
    这些养殖的牲畜家禽,既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加工,冬天的各种腊味等。
    如此经营,比起一般的田庄,收益可是大许多,虽说这种庄园经营,要更复杂些,投入也更大,但经营的好,確实回报也更高。
    “阿郎,咱家庄子上基本上也都会养些鸡鸭的,养殖的数量,也都各有定数的。”
    李逸喝著蛋茶,“我知道,但明年情况特殊,明春关中关东许多地方都会旱,旱后必有蝗,
    咱们多养鸡鸭,到时赶鸡鸭食蝗,既护庄稼,还能养肥鸡鸭,多收鸡鸭蛋,一举多得。”
    罗三娘听了,担忧的问,“真的会继续这样旱下去,还会有蝗灾吗?”
    “太史局都这样预测的,不少庄稼老把式也都这样说,早做准备总没错的。”
    去往瀍河庄园的路上,
    李逸便也跟家里管著田庄这块的罗三娘多做了些交待。
    “这蝗虫啊,最喜食的是有芒的庄稼,比如麦子穀子稻子高粱糜子玉米这些,
    其实才是大豆。
    蝗虫不太喜欢吃芝麻、青麻、豌豆、绿豆、芋、桑这些,还有红薯、金薯等。
    这蝗虫起时,就是春夏之交,正是麦子將成熟之际。
    今年的麦子,
    冬旱,无雪,因此病虫害也多,再春旱、夏蝗,估计好多都没什么收成了。
    现在要考虑的是春耕的作物,
    咱们明年春耕,就別种穀子糜子高粱玉米这些,
    就种比较耐旱,蝗虫还不是很喜欢吃的红薯土豆芋头豆子这些。
    这些啊,既不怕蝗虫,还產量高,灾年饥荒时正好填肚子。”
    看著路边上那些麦田,
    “等春耕时,若是这些麦子看著不行,我看乾脆就犁了,种上红薯土豆芋头豆子这些算了。”
    瀍河下游河畔,
    李家的瀍河庄园到了,
    三年前,平定洛阳后,李逸得到了这里的两千亩地,后来又在旁边购入千亩。
    一个三千亩水浇良田的庄子,还就在洛阳郊外。
    这个庄园,本来就还拥有一座水碾。
    过去就有纺织、酿酒、制酱、打铁的小作坊,李家拥有这个庄园后,增加了千亩土地,
    新增了两座水碾磑,日加工小麦两百石。
    新建葡萄园五十亩,樱桃园五十亩,酿酒作坊也扩大了,每年產葡萄酒、樱桃酒、柿子烧等八千斗以上。
    又建了庄仓,丰收粮价低时收购入仓,荒年时平价糶出,又或以粮为本钱借贷收息。
    庄园还有养猪场,养母猪產崽出售,也养猪育肥屠宰出售、加工。
    这几年,铁匠铺、木匠铺、酱菜铺等作坊增加,
    庄园里僱佣的產业工人也增加了许多,
    庄园蓄奴超五百,
    还有许多產业僱工。
    一进入地界,
    路边便已经有一座矗立的牌坊门,下面是一根根界桩石。
    道路宽阔整齐,维护的很好。
    往里走,能看到李家庄园的田地比来时路上看到的要好。
    庄头早早赶来,他也姓裴,曾是裴家人。
    “我们瀍河庄园,现在有三千亩农田,这三年都主要是种玉米、红薯、金薯,以及南瓜生等新作物,
    收穫后,精选好的做种出售,兼种蔬菜、鲜、药材。”
    裴庄头说庄园收入很可观,
    而且一年比一年高。
    “司徒待下仁慈宽厚,给的待遇好嘞,长工们包吃包住包几季衣裳鞋帽,
    这住的房子也宽敞,一排排的屋子多漂亮。工钱又给的丰厚,乾的好的还有奖励,地里收成好,甚至还分他们些提成,
    长工的父母妻儿,也都会安排些能干的活计赚钱粮。
    甚至咱们庄园还建了庄学,庄里僱工的孩子都能来上三年学,这待遇哪里找去啊。”
    裴庄头管理这庄园,这几年是真的很舒心,看著庄园发展的越来越好,极有成就感,何况李逸也给他丰厚的钱粮,甚至给提成。
    那一排排的房子,虽说是土坯墙,茅草屋顶,但胜在比较宽敞。
    僱工们拖家带口的,能直接分到一栋居住,单身的则几人一套。
    在这里,唯一的要求就是得守规矩、勤快,不能偷奸耍滑,更不能偷盗东西手脚不乾净,
    只要肯付出,在这里绝对是有回报的。
    “我记得以前这里有佃户啊?”李逸问。
    “以前是有,但后来他们都想做长工,说做长工好,有固定的钱粮,乾的好又提奖励提成,父母妻儿也能在作坊里做点活赚钱,
    比起他们自己佃田耕种划算,给咱做长工,啥也不需要置办,旱涝保收,收入稳定呢,咱傢伙食还好,许多长工一合计,自己佃田种,这地租啊、牛租啊,灌溉水钱啊,还要买种子买农具,各种合计下来,到手的不多,
    真不如给咱干长工划算,因此后来都请求退租来做长工,因此现在没有佃户了,三千亩田,百亩果园,全是僱工。
    咱们庄子上作坊多,因此僱工多些也用的过来,农忙时节,甚至还得再招些零工呢。”
    一个由奴隶、僱工组成的大庄园,
    几千亩地,十几个作坊,还养殖了许多牲畜家禽,收益很可观。
    尤其是这几年一直在种新作物卖种,地里的收成比普通种庄稼高出许多。
    而种蔬菜瓜果鲜以及药材,然后售卖到洛阳,或是自家加工,也比种粮收益高。
    裴老头甚至有点得意的告诉李逸一件事,
    庄园里的五百奴隶,这三年新生了三百多孩童,除去夭折的,现在还有二百来个。
    “这些都是家生奴,再过几年,就都能干活了,等到十来岁,不管是卖掉,还是留在庄上做活,都是赚了一笔。”
    裴庄头说起这些,就跟他刚才说庄子上养的牛养的猪,一年能下多少崽,每年下崽能赚多少钱一样自然。
    奴隶,那就相当於牛马,年轻的奴隶就得配对,让他们生育,这也是奴隶產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奴隶的孩子,生来就也属於奴隶主,是奴隶主的財產。
    这些小奴隶庄园会帮著照顾长大,这也是资產增值。
    庄头不会把奴隶当人看,
    在他们眼里,这些奴隶只是財產,適婚了,就要给他们婚配,好让他们早生多生孩子,
    最好是两年能生上一个,一个奴婢要是能生上十个八个最好。
    这种情况在如今是很普遍的观念,甚至有的奴隶主,可能会特意买几个极健壮的奴隶,用来给奴婢配种,甚至还跟养种牛种猪一样,收费给別人家的配种,
    以保证女奴能够一直生育,且生下来的健壮。
    李家庄园,能给適龄的奴隶们,男女一对婚配,让他们成为一家人,生儿育女,都算是极仁慈的了。
    更別说,李家居然让奴隶崽也还上一年学,还给奴隶们发点工钱发些奖励了。
    李逸听完裴庄头的匯报,
    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当初这个庄园刚接手时,他来过,还定了不少规矩,比如那些奴隶、长工们住的房屋,就是他定下的样式。
    他还亲自从流民中招了第一批佃户。
    没想到,才几年,这些佃户全成了长工。
    三年时间,还已经新生了二百多小奴婢。
    这个庄园经营的很红火,
    钱粮放贷收息,虽然月利仅两分,远低於如今大多数的利息,比如公廨钱月息就是八分,寺庙月息都普遍四分了。
    李家借贷的利息虽低,但借贷的人多,这些钱粮周转的快,每年利息收益都十分可观。
    这个瀍河庄园,
    各方面的收益加起来,高的有些惊人,这还是李逸不允许庄园再购买田地,否则只怕仅凭庄园的收益,这几年都能兼併扩张成一个万亩的大庄园了。
    来时李逸还说万一麦子长的不好,开春后乾脆犁掉种土豆红薯那些,谁料,这三千亩良田,根本就没种麦子。
    但仅那三座水碾磑,一天磨麦两百石,其加工效率和收益都非常高,甚至超过了三千亩地粮食收益。
    “明年不要种玉米,多种些金薯、红薯,多养鸡鸭···”李逸站在庄园门口,有些走神的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