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23章 常乐公主

      第823章 常乐公主
    天津桥南,
    定鼎门大街东尚善坊内,曾有一座高昌王府。
    只是经历隋末大乱,曾经大业天子敕建的豪奢王府早被抢掠一空,连廊柱屋瓦都全被人拆了去,只留下些断壁残垣。
    麴文泰随王后宇文玉波看着这破败的宅院,愣在外面不敢进去。
    宇文玉波更是触景生情,
    十二年前,那年是大业八年,隋天子为表彰随同征辽的高昌王麴伯雅的忠心,将她封为华容公主,赐婚给高昌王。
    还特派极有清望的鸿胪寺少卿主持婚礼,
    当时婚礼就是在这座紧邻着洛水,就在天津桥南,与皇城只一桥之隔的尚善坊内大宅举行的。
    那时满朝文武都来贺喜,天子都亲至赐下玉盘等。
    婚后没多久,她便随高昌王回到了西域。原王后退位,她成了王后。一转眼就十二年过去了。
    老国王也逝去,她按习俗嫁给了老国王的太子,成了新国王的王后。
    她没想到,还有再回到中原的时候。
    唐天子,把原高昌王府赐还给他们,可只剩下了废墟。
    “陛下,我们应当拿钱招募工匠,购买材料,重复修复这座府第。”宇文玉波道。
    “嗯,我马上向天子奏请。”
    重建一座王府需要很多钱帛,不过高昌国富庶,他们虽是城邦国家,但也有一都三府四郡十八县,辖地户约八千,人口三万七,胜兵七八千。
    看似人口也就还没大唐一个上县多,
    可他们处于丝路要冲,
    是一个贸易很发达的城邦国家,其酿酒、纺织等手工业也很有名。
    高昌还有大量的奴隶,以及来此经商的商人等。
    高昌富庶,
    可也毕竟只是小国,故此其建国以来,也经历了好几姓政权,他们对外基本上是依附强权,先后臣服于柔然、高车、突厥、铁勒等。
    高昌这些年,一边向突厥称臣,一边又向中原王朝纳贡,左右缝圆,谁也不敢得罪,想两边交好,以求安全,同时继续维持他们丝路贸易地位,大赚贸易钱。
    高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丝路贸易中转站,许多胡商从西域运来货物,直接就在高昌出售,而不少汉胡商人从中原运来的商货,也直接在高昌出售。
    高昌坐地抽税。
    高昌抽税很有意思,称重抽税,称为称价钱,以仿波斯银币计量。
    一文银钱,也就和一枚大唐开元通宝差不多重,
    商人每交易生丝一斤,交易双方需缴纳银钱一文。交易白银一斤,缴纳一文银钱,交易黄金四两到四两半,缴纳银钱一文。
    高昌征税的斤,沿用的还是魏晋的斤,约三斤为唐一斤。
    高昌国的实际税率,大约是百分之二。
    看似不高,但那可是丝路必经之路,东西商货在此汇聚、流转,交易量极大,高昌人抽税抽的手软,数钱数的手抽筋。
    所以高昌国户籍上人口才八千户,却拥有胜兵近万人。
    这高昌就有点类似后世的李家坡,别看就那屁大点地,可占据海运要点,赚的盆满钵满,十分富裕。
    在这片王府废墟上转了一圈,夫妇俩便回了皇帝安排好的使馆。
    刚回来,
    皇帝便派人送赏赐来了。
    皇帝赏赐给高昌王夫妇的是少府下面官作坊织造的高级丝织品。
    十匹绞缬绢,通过折迭染色形成独特纹理。
    一套赐给王后的霓裳羽衣,采用的双色套印技术,以黑彩勾勒人物与花贲,橘红为地色,自然白色突出花纹层次感,
    这些都体现出大唐官造高超的印染水平。
    采用斜纹纬锦的云头锦鞋,以四色宝花图案呈现富丽效果。
    又还赏赐有双层锦、织金绵等高级丝织品。
    都是绝对的奢侈品。
    这些技术,只有官作坊的一些顶级工匠才掌握。
    不过在这些华丽的丝织品中,还有一些棉布。
    麴文泰一眼就认出,虽然印染的颜色很漂亮,但这就是他们高昌的白迭布。
    只是布更细,印染的颜色也更好看。
    “这应当就是司徒李逸家织染的棉布了,比我们之前在高昌看到的,好像又更精美了。”
    麴文泰看着那些棉布,眉头紧皱。
    高昌国有白迭花,采摘后能纺纱织布,便成为白迭布,贩运到中原,价格甚至是五倍十倍于丝绢。
    高昌国的白迭布年年供不应求,每年都能获利许多,不仅高昌国赚很多,高昌种白迭花织白迭布的百姓也赚了很多。
    可几年前,
    中原突然也开始产白迭布,而且量还越来越大,最重要的他们的品质甚至反超高昌国的白迭布。
    短短几年,
    高昌国的拳头出口产品,居然已经在中原卖不出去,只能降价,一降再降,最后损失不小。
    就跟以前高昌的葡萄酒一样,也没少赚,但现在同样卖不过中原产的葡萄酒。
    “唐皇这是何意?”麴文泰捧着那些棉布疑惑。
    王后宇文玉波也惊叹这些大唐棉布的精细美丽,“也许陛下只是把唐国精美奢华的丝绸布匹赏赐给我们,仅此而已。”
    “我觉得没这么简单。”
    没多久,
    皇帝又派人来赏赐,这次赏赐的却是酒。
    都是大唐名酒,既有新丰酒也有桑落酒还有石冻春、剑南春,以及柿子烧、葡萄酒、桑葚酒等。
    看到赏赐的酒中有葡萄酒,麴文泰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陛下有口谕。”
    内侍转达皇帝口谕,夫妻二人听完一时沉默。
    没想到,司徒李逸居然要认王后为姐。
    明日在李逸府上举行认亲仪式,认亲后,王后也就成了皇族一员,而皇帝将赐封她为大唐常乐公主。
    等天使走后,
    麴文泰皱眉问妻子,“唐皇赐下的丝绸美酒中,有李逸家产的白迭布和葡萄酒,那些本是我高昌特产,这几年因李逸大量出产,已经把我们高昌所产挤兑的在中原卖不出去了。
    现在唐皇让你与李逸结为姐弟,这是要帮着调解吗?”
    “你向皇后请求,入大唐皇室宗籍,唐皇为何要绕这么一圈呢?”
    宇文氏也不解,
    但她觉得这结果也不坏,
    “李逸是天子面前最得信任也最有权势的大臣,三公、宰相,他也是属籍宗正。”
    王后认为,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想要的,赐姓李,赐封常乐公主。
    如此一来,他们高昌国,也就与如今中原主人大唐,彻底去除了过去的那点隔阂,他们也摆脱了与隋的那点关系。
    大唐已经一统中原,甚至都征服突厥,又与西突厥和亲,
    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贸易,只会越来越好,高昌国必须得把握机遇,与中原搞好关系。
    丝绸之路也不是必须经高昌国中转的,
    以前就还有一条丝路是走敦煌、楼兰,然后至焉耆,根本就不经高昌,直接绕过了他们。
    那条丝路,隋时因征吐谷浑之战,后来被废弃。
    万一与唐交恶,大唐要恢复这条丝路南线,甚至到时再恢复丝路北线,
    那高昌的贸易量就会锐减,这对高昌国来说可是不可承受的。
    麴文泰叹气,“罢了,既然是皇帝旨意,那我们就遵从吧。王后,你说,我们一会要不要先去李逸家登门拜访,送一些礼物?”
    宇文玉波才三十出头,长的不是特别漂亮,但很有气质。
    “既然都要认姐弟,肯定要去的,李逸是朝廷重臣,天子心腹,我跟他认做姐弟虽是天子之意,但我们若是能跟他搞好关系,以后在大唐朝堂上也就有了帮忙说话的人,
    这个送上门的关系,一定得经营好。”
    麴文泰点头,“那王后认为,该准备些什么样的礼物才好呢?”
    王后轻笑,“礼多人不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