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72章 清君侧

      于是乎,几名佛门高僧又前去拜见魏帝,说明了来意。
    魏帝得知了情况,不禁有点感慨道:“一年了啊,这时间过得真快……”
    魏帝看着几名高僧,想了想说道:“你们既然有此心,便让礼部配合你们佛门承办庆典……”
    魏帝随笔一划,便将事情定了下来。
    反正又不要朝廷这边出什么钱财,让人配合、监督一下就完事了。
    至于庆典的各种细节章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好,用不着太费什么心思。
    几名高僧得了准许,皆是欢喜地退了下去,去找相关官员办事。
    待人走后,魏帝询问旁边的宫人,“太子那边,有那么忙么?”
    宫人闻言低声回道:“听闻地方的事务很多,太子殿下一天都只休息两三个时辰……”
    魏帝微微点头,悠悠道:“改制变法不容易啊,这是他的选择,就得好好承担着。玉不琢,不成器。”
    ……
    时间一天天过去,佛门和礼部方面做着各种庆典的布置。
    魏都洛阳的氛围明显比常年热闹了不少。
    附近的地方大族人物和佛门高僧应邀,已经抵达了洛阳暂居。
    洛阳城外,一队车马不疾不徐驶来。
    元重穿着略显厚实的大衣,瞧着外面的景色,呼吸间喷吐出缕缕雾气。
    “今年冬比起去年来说,还真算不上冷啊!真是个暖冬,天气好啊,好日子……”
    元重捻动着佛珠,看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城,眼神闪烁复杂的色采。
    等入了洛阳,他都没有去自己在洛阳的府邸停歇,直接前往皇宫拜见了魏帝。
    之后,元重又去到东宫拜访元焘。
    元焘还在忙着处理公文,依旧不得什么闲暇。
    见到元重到来,元焘这才稍作休息,与元重单独一坐。
    元重忍不住道:“殿下如此勤政,是国之幸事,不过还是要爱惜身体……”
    元焘微笑着道:“王叔所言甚是,我会注意的。”
    元重咧嘴笑了笑,转而轻声道:“万事俱备了,殿下。”
    元焘眼神微动,内心顿时生出一丝火热,但又很快被他按耐了下去。
    元焘神色微讶,低声道:“这么快?”
    其实元焘都还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做那样的事,现在还按部就班的像往常一样办公,结果元重突然来一句已经万事俱备了。
    元重笑了笑,说道:“兵贵神速,有的事可拖延不得。七天之后的庆典,殿下可得给我们大魏元氏长长脸。”
    元焘闻言心思电转,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键。
    他不禁点了点头,有些话不必多言,免得被旁人所知。
    元重见元焘还能表现得从容不迫,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也没有在此地久待,转而告辞离开东宫。
    等离开东宫,元重又去见了不少人,走亲访友跟往日串门一样。
    元焘则一个人坐在书房之中,脸色平静地想着事情。
    他伸手入怀,拿出来一部散发朦胧光彩的佛经。
    他这一生的大转折,正是因为这部佛门真经而起,也就一年有余。
    那么接下来,命运依旧会眷顾他吗?元焘也不能肯定。
    ……
    时间一晃而过。
    阳光明媚的一天,洛阳城热闹非凡。
    去年的今天,伽蓝寺有诸佛菩萨显圣现世,引得佛门剧变、魏国变革。
    一年后的今天,大魏天子率百官、佛门、世家大族等代表人物祭告天地,举行庆典纪念佛门正统显世。
    当大魏天子率领众人前去祭天殿祭祀,整个洛阳城中有暗流涌动,皇宫内外悄然进行人员上的变动。
    元焘跟随着祭祀队伍,一脸肃穆,心无旁骛。
    仪式举行的时候,附近已经传来一阵不寻常的响动。
    魏帝明显感知到异常,不禁看向左右随从。
    有近侍实力高深,都没有过去查看状况,只是念头一扫,便沉声道:“是有人调动宫中禁军,往这边来了。”
    其他人面露惊异之色。
    场中还有不少道行高深的佛门中人,一个个也目露疑惑不解。
    元焘皱了皱眉,开口道:“父皇,儿臣带人去查明情况。”
    魏帝看向元焘,眼神逐渐变得深邃。
    魏帝神态平静道:“去吧!”
    元焘连忙动身,招呼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几名高僧,还有近卫军。
    不一会儿,一些杂乱的声音逐渐清晰,整齐而又沉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一群群穿着重甲的禁军直接将附近地方围了个密不透风。
    元焘再一次出现,身边又跟随了不少甲士。
    刚才跟着元焘一起出去的那些人还有些懵,特别是几位僧人还不明情况,但直觉这事不对劲。
    元焘站定,朗声开口道:“父皇,并无什么事,只是有人有一点小小的诉求。”
    魏帝眼眸眯了眯,看着被一群士兵簇拥在中间的元焘,神色略显复杂。
    “你想要什么?朕给你的还不够么?”
    元焘深吸一口气,平静道:“不是儿臣想要什么,是儿臣想为大魏多做些什么……”
    “一年前,诸佛菩萨显世,为我大魏变革复兴带来了契机。这一年的时间,不止儿臣做了很多,愿大魏繁荣富强的人们都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在国内,在佛门之中、在朝堂之上,似乎还有人不愿意看到魏国变得越来越好,他们当着绊脚石,阻碍魏国的发展……”
    “这样的人可谓国贼。儿臣今日便是要为国除贼,清扫奸逆……”
    说罢,元焘直接抽出旁边一位禁军腰间的长剑,另一手执佛门真经。
    整个人光彩熠熠,笼罩在一片玄妙气运之中。
    “本太子承天意,受佛祖庇佑,今日当斩尽不臣者,以兴我大魏!”
    不少人闻言为之色变,太子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元焘旁边,一位将士站了出来,掏出一迭厚厚的文书,直接开口点名,并细数某些王公大臣的罪状。
    在场被点到名的那些人,一个个表情剧变,心中大骇。
    有人还开口叫冤,想要请魏帝做主。
    魏帝站在那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因为已经有人暗中传音告知于他,整个洛阳城已经封城,城中的大部分军队都被调动起来,连各大寺庙的僧人都有所配合动作。
    这是一场经过精心谋划的清君侧行动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魏帝没想到元焘已经将洛阳掌控到这种地步。
    当然,其实连元焘自己都不清楚。
    因为这一场行动是在借势,甚至连不少军队和佛门中人都不明真相,还以为调动他们的是大魏天子。
    而前来此地的禁军,才是为数不多能被元焘指挥得动的人员。
    见魏帝并无什么反应,元焘抬手示意了一下,便有甲士迈步冲向那些被点名的人。
    旁边的众人纷纷散开,事不关己,可不想离得太近,免得血溅到自己身上。
    “陛下!臣,臣是无辜的啊,欲加之罪……”
    有人在那里叫冤,但话都没说完,就被人堵了嘴巴,拖将出去。
    “殿下,我可是没有得罪过你,你怎么能……”
    “我乃皇室宗亲,是你的长辈族叔,元焘,你怎敢……”
    有人惊怒交加,有人骂骂咧咧,却都逃不了被拖出去的命运。
    场中,有高僧忍不住挑了挑眉,下意识看向被高墙遮掩的一处。
    不一会儿,有人已经闻到一股淡淡的腥气,是血液的味道。
    在场许多人神色大变,这真就把人给杀了?一点余地都没有吗?那些人中可还有皇族,竟如此不讲情面。
    连魏帝都不禁眉头紧皱,那些王公大臣说杀就杀,这是真要做事做绝了。
    还有被点名的人直接吓得瘫坐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
    还以为元焘只是把人抓起来,结果是要直接清算?
    旁边的人像避瘟神一样让开位置,任由那些禁军将人拖走。
    现在都有人怀疑魏帝和太子在演戏,挑了这么一个时机动手,清理掉一些人,好稳固皇权。
    “殿下,殿下饶命!臣不敢了!臣罪不至死啊……”
    有人挣扎着苦苦求饶,想要求得一条生路。
    元焘目光淡漠无动于衷,清算不彻底,等于彻底没清算。
    有的人,他早就给过机会了,但非要和他作对。
    元焘觉得自己已经够仁慈了,换作陆正的话,有的人早就化成春泥去护了。
    等清理了一些人,元焘又让禁军看守余下的人,然后将魏帝请到偏殿一叙。
    魏帝不禁道:“杀了那么多人,你当真不怕魏国乱起来吗?”
    今天来此的代表,一个个身份都不一般。
    元焘直接给人定罪然后诛杀,可以说是得罪了不少权贵势力。
    魏帝都没看出来元焘和那些人居然有这么大的仇怨,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元焘闻言表情平淡道:“他们难道不正是能祸乱大魏的根源吗?儿臣这是在清理祸根而已。没有他们,大魏才会变得更好。”
    元焘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什么,他已经很忍耐一些人了,但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魏帝轻叹道:“何至于此,朕可没有教你如此行事。”
    元焘淡淡道:“是他们逼迫儿臣的,儿臣若不动手,迟早会死在他们手里!这没什么好说的。”
    元焘顿了顿,又低声道:“父皇,你已经不再年轻了,该颐养天年了。大魏的未来,交给我们这些有热血的年轻人吧!”
    魏帝闻言目光一厉,呵呵一笑道:“你觉得朕已经老了?”
    元焘一本正经道:“父皇已经不像曾经那般,为国劳心劳力了。”
    魏帝笑着道:“你才当了一年的太子,就敢跟朕说这样的话?你觉得自己很有能耐了是吧?不过在某些方面确实……朕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来,你还有这样的野心……”
    任谁都想不到,元焘当了一年的太子,就敢发动一场政变,来一次清君侧,要逼迫一国天子退位让贤。
    平时见元焘被堆积如山的公务压着,居然还有空谋划这么大的事。
    魏帝盯着元焘,幽幽道:“是谁教你的这些?佛门中的哪位?还是……元重?又或者……北边那个年轻人?听说你时常以他为榜样,学到的手段就是为了毁掉自己的国家吗?”
    元焘正色道:“儿臣这是在救国。父皇不若拭目以待,看儿臣能做到什么程度。”
    魏帝轻笑一声,并没有说些什么。
    元焘又道:“父皇在位时仁德爱民,往后可移居伽蓝寺,受菩萨正果之位,封为广德普世菩萨,永享佛道香火……”
    魏帝眉头一挑,“我儿真是有孝心,竟还给了朕一个菩萨位?你有那个能力加封?只怕现如今整个佛门也没哪位高僧有那样的能力吧?”
    元焘不禁道:“父皇无需多虑。父皇功德海量,修成正果非什么难事,往后国事交由儿臣,父皇安心修佛便可,或许还有机会证道成佛……”
    “当下之事,还请父皇下诏……”
    说话间,旁边已经有人呈上相关物品,等着魏帝拟诏让位。
    魏帝深深看了元焘一眼,不禁笑道:“虎父无犬子啊,朕就看看你能在这个位置上安稳多久?”
    不过片刻,魏帝就将诏书拟好。
    元焘看着写好的诏书,脸上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
    他很清楚,这还只是开始,之后他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
    元焘朝着魏帝一礼,“请父皇在殿中稍歇,儿臣去安定好一切。”
    说罢,元焘又带着一众下属出了偏殿。
    等到了外面,有人当作宣读了诏书。
    诸王公大臣以及其他代表人物得见诏书,知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纷纷开口颂扬,喜迎元焘荣登大宝之位。
    消息也很快由禁军传达到其它地方。
    还在城中指挥调拨兵马的元重得知了此事,喜得直接一拍大腿。
    “成了!本王这从龙之功是少不了了!不过还不是庆贺的时候,还得清理洛阳城里的某些家族啊!”
    元重眼眸闪烁精光,思量着接下来的行动。
    要让元焘坐稳那个位置,可不是一纸诏书就行了,还得让那些权贵信服支持才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