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风波再起,最高3400亿美幣?老马:
第697章 风波再起,最高3400亿美幣?老马:我想和你碰一碰!
第二天上午,wifi万能钥匙对外宣布,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
对於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而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它成为华国的现象级应用。
成长速度之快,著实令人惊嘆。
紧接著,字节科技公布了灵犀瀏览器最新用户数据:註册用户突破5亿,活跃用户达1.9亿。
依託橙子手机的生態体系,灵犀瀏览器成功成为橙子、360、小米、魅族和oppo等品牌机型的预装瀏览器。
有了各大手机厂商的预装加持,它的用户增长速度自然突飞猛进。
很快,有好事的网友將阿狸刚收购的uc瀏览器拉出来与灵犀瀏览器做对比,这才发现:两者的累计用户数相差无几,但uc瀏览器的日活跃用户,却比灵犀瀏览器少了9000万。
不难看出,灵犀瀏览器的用户粘性和留存率,要远远高於uc瀏览器。
“有一说一,灵犀瀏览器的ui设计明显舒服多了,手势操作也做得特別合理,最关键的是,gg比uc瀏览器少太多了。”
“早就不用uc瀏览器了!我收藏夹里存的网站,十个有九个都被封了,这还怎么愉快地『奖励自己』?”
“楼上兄弟,借一部说话!”
“活该!这就是阿狸的老毛病了,不管什么產品,一旦被它收购,立马就变成天猫和淘宝的流量输血工具。隨便点一下,满屏都是gg,跟千度简直是一路货色!”
评论区聚集著一堆uc瀏览器的受害者,可他们聊著聊著,画风突然就偏了,转而討论起了最近新出道的几位老师。
半个小时后,橙子科技正式官宣,已向港岛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发行上市初步申请表,俗称a1申请表,同时提交的还有招股书初稿、审计报告及法律意见书等相关文件。
根据港交所规定,將在15个工作日之內,向橙子科技出具首轮反馈意见。
待反馈意见审核通过,公司即可参与联交所聆讯,就上市委员会提出的业务模式、財务数据、合规性等问题进行答覆;聆讯合格后,便能获得上市资格。
接下来是路演推介、招股定价、股份分配和资金募集,最终完成掛牌上市。
整套流程全部走完,快则三个月,慢则耗时六个月。
该消息一出,热度瞬间爆了!
要知道,橙子科技在2013年的出货量为11700万台,而2014年上半年的出货量据说是10000万台,极有可能超过苹果,跃居世界第二。
此时,苹果的市值为6300亿美幣,山星电子为1900亿美幣,索尼移动为370亿美幣,那橙子科技应该是多少?
针对橙子科技上市估值这一问题,数码圈、科技圈与財经圈的博主们纷纷下场蹭流量。
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展开分析,不仅罗列了大量数据,还运用市销率、市盈率等估值指標,结合同行对比法,对橙子科技的上市估值进行了细致拆解。
財经圈知名博主“財报解码师”率先在今日头条上拋出万字长文,標题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从2010年到2014年、从1台到1亿台:橙子科技的估值不该低於3400亿美幣》
文中,他用红色加粗字体標註关键数据:2013年全球智慧型手机总出货量约10亿台,橙子科技以11.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三。
2014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75.8%,橙子科技1亿台的出货量占据16.7%的市场份额。
按市销率计算,苹果当前的市销率为3.6倍,山星电子1.2倍,考虑到橙子科技年增长率,给予2倍的市销率完全合理。
隨后,他进一步拆解財务数据,橙子科技2013年营收约3600亿华元,2014年上半年营收3000亿华元,全年有望衝击6000亿华元。
按匯率折算成美幣,3400亿美幣的估值看似激进,实则极为贴合它的增长势能。
对此,很多网友並不认可!
在他们看来,儘管橙子科技的手机业务势头迅猛,但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台式主机等產品线中,始终处於弱势,只能勉强算作二线品牌。
单论在电脑领域的影响力,与苹果根本无法相提並论。
3400亿美幣的估值实在太过浮夸!
毕竟山星电子的整体市值也才1900亿美幣!
而山星在去年的智慧型手机出货量为28600万台,营收为2280亿美幣,这两项数据均是橙子科技的两倍。
即便橙子科技的潜力大、市场预期高,但它的合理估值顶多也就1000亿美幣的水准。
科技圈博主“数码前沿观察”则从產品生態角度提出不同看法。
在市盈率方面,苹果目前是16.5倍,山星是8倍。
从盈利水平来看,橙子科技不及苹果,但比山星高了一个档位,取10倍较为合適,按2013年130美幣的净利润计算,估值理应在1300亿到1500亿美幣之间。
但没过多久,就有一名叫“极客评机”的博主,全盘否定了“財报解码师”和“数码前沿观察”观点。
他在斗音发了一条视频,条理清晰地反驳道:“你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专利壁垒!”
视频中隨即弹出一张专利数据对比图:苹果拥有2003项全球专利,山星电子4800项,而橙子科技公开专利仅1700项。
看上去不多,可它的质量胜於数量,包括半导体、显示屏、通信技术、內存、摄像头模组等核心元器件,以及手机整机的设计和软体。
另外,苹果在2013年支付给高通、诺基亚、爱立信、interdigital的累计专利费为43.6亿美幣。
橙子科技仅为4亿美幣不到!
这说明橙子科技在通信、半导体、显示屏和电池领域,拥有著大量核心专利。
並且,隨著极光未来 os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橙子科技在应用分发领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谁要是敢说橙子科技的估值低於2000亿美幣,绝对没过脑子。
这场估值论战很快蔓延到资本市场。
港岛多家券商连夜发布研报,高盛给出“中性偏多”评级,预估估值区间1400-1800亿美幣。
摩根史坦利则更为乐观,將目標估值定在2000-2600亿美幣,理由是“橙子科技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已达25%,远超苹果的17%和山星的18%,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普通投资者的反应则更为直接。
在港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短短两小时內就涌现出上千条提问,有人关心“普通散户能否参与打新”,有人担忧“估值过高会否导致上市即破发”。
而在橙子科技总部,周受志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態。
对他而言,公司市值越高,他手里持有的期权价值就越高。
毕竟,谁又能不爱钱呢?
橙子科技从上到下的八千多人,无一不在期待著上市。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先拆股。
因为橙子科技的总股本只有10亿,若是按1500亿美幣的估值计算,一股的价格就得设置150美幣,相当於900多华元。
价格太高了!
股价过高,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拆股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来,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者群体;
二来,提高股票流动性;
三来,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纳入恒生指数可能性。
为此,周受资与高伟林碰了一面,经过研討,最后决定『一拆十』,將总股本扩大到100亿,从而方便用户投资,进而吸引到更多的海內外资本。
拆股方案敲定的当天下午,橙子科技便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將以“1拆10”的比例进行股本拆分,总股本从10亿股增至100亿股。
內容里特別强调,此次拆股仅为优化股权结构,不改变公司总市值及股东权益,预计拆股流程將在港交所首轮反馈意见通过后、聆讯前完成。
港岛、內地和海外的投资人在得知后,顿时兴奋不已。
mimo、斗音和今日头条上,充斥著网友的各种留言。
“拆股后打新门槛是不是降了?”
“100亿股的流通盘会不会影响股价稳定性?”
“之前100多美幣一股压根不敢想,拆股后十几美幣一股,买起来毫不费力!”
財经论坛上,甚至有人自发组建“橙子科技投资交流群”,不到半天就吸引了上千人加入,群內热烈討论著融资额度分配、申购策略等细节。
可现实却是,橙子科技不过才刚刚递交ipo申请书罢了!
没办法,主要是当初拼唄上市时,只有极少数人敢冒险投资,最后却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橙子科技上市,受到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追捧,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远在沪城的陈延森,原本计划休息一天,可从早到晚,他的电话就没停过。
来电的大多是券商机构,对方说话格外客气,意思也很直白,都想为橙子科技的上市“发光发热”,爭取合作机会。
其中既有此前合作过的高盛、摩根史坦利,也有港岛本土的耀才、辉立和盈立证券。
就在陈延森忙著筹备橙子科技上市事宜时,马立云也已返回杭城。
他先是为阿狸的成功上市举办了庆祝活动,隨后便立刻召集了张涛与唐永波。
说白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他还是捨不得o2o这块“大蛋糕”,想趁机分一杯羹,並与陈延森正面碰一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