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04章 33万骑手,316万缕人道薪火!烛龙

      第704章 33万骑手,316万缕人道薪火!烛龙 g1051亮相欧洲!
    夜深人静,维多利亚港对岸的摩天大楼掛满了璀璨灯火,从太平山顶一路铺至海边。
    丽思卡尔顿酒店,117层的一间豪华套房內。
    宋允澄站在衣帽间的镜子前,望著镜中的自己,脸颊不由自主地泛起羞红。
    她身上穿著一套可爱的水手服,搭配著一双从脚趾包裹到膝盖上方的白色丝袜,白里透粉的脖颈间,还繫著一条带蕾丝边的项圈。
    “这傢伙,总爱让我穿这些奇奇怪怪的衣服。”
    宋允澄抿嘴浅笑,接著拿起一支唇釉,在嘴唇上细细涂抹。
    门外。
    陈延森坐在落地窗前的沙发旁,俯瞰著繁华的港岛夜景。
    片刻后,他心念一动,眼前骤然浮现出一块半透明的系统面板。
    【人道薪火:3167037缕】
    可合成316缕仙道薪火!
    与上个月相比,出售拼唄股票的员工明显变少了。
    毕竟拼唄正处在高速增长期,明眼人都能看出,股价在未来註定还会迎来一波暴涨,此刻卖得越早、卖得越多,將来只会越吃亏。
    除了少数急需用钱买房、买车的员工选择套现,大部分人都寧愿持股观望,盼著等拼唄市值涨到3000亿美幣,甚至是5000亿美幣后再做打算。
    “加点!”
    隨著陈延森的意念落下,一股紫黑色的雾气能量破空而至,仿佛受到了无形力量的牵引,倏地钻进了他的眉心。
    下一秒,温热的触感顺著眉心蔓延开来,像滚烫的岩浆般在颅內翻涌,瞬间將整个大脑冲刷了上千遍。
    透过落地窗的玻璃倒影,能清晰看到他的眼中有紫黑色光芒一闪而过。
    瞳孔里的环形纹路泛起一抹清冷的银色光辉,不过转瞬便又隱去,恢復了平日的模样。
    精神力如同水波般向著四面八方扩散,神识探查直径提升到四十七米多,附近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內的细微动静,全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中。
    按照之前的增长速度推算,他控物能力的重量上限已超800斤,无限接近千斤。
    就连每次开启【普朗克时钟】天赋的时长极限,也提升到了20秒。
    若是將来精神力数值能突破200,届时精神力的覆盖范围恐怕能达到一万平方米,控物上限也能轻鬆超过3000斤。
    “我还真是越来越不当人了。”
    陈延森暗自思忖道。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咯吱”一声轻响,衣帽间的门被轻轻推开。
    宋允澄换好衣服走了出来,双腿微微併拢,白皙的皮肤在暖橘色灯光的映衬下,像一块细腻丝滑的绸缎,隱隱透著一抹香甜的气息。
    陈延森转过头,一本正经地开口道:“过来,让师父看看腿。”
    ……
    ……
    第二天上午,陈延森登上私人飞机,径直飞往庐州。
    橙子科技后续路演、定价及配售环节的工作,则交由高伟林和周受志负责处理。
    此时,距离“927外卖大战”拉开帷幕,才刚过去四天。
    筷跑与桃点点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原本每日发放一张的无门槛优惠券,渐渐变成了一天两张、三张。
    单是一天烧掉的资金,就多达一个亿!
    这般疯狂的景象,看得海內外投资机构纷纷皱起了眉头。
    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而马立云在融到资金后,当即掀起补贴大战,倒是藉此收穫了不少网友的好感。
    说到底,阿狸这是在用欧美投资人的钱,请国人免费喝奶茶、吃大餐。
    筷跑则在无门槛红包与满减红包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送奶茶、送咖啡免单券的活动,且专门主推蜜雪冰城和幸运咖的饮品,將一半资金都集中砸在了自家產品上。
    从而导致蜜雪冰城和幸运咖的工作人员陷入了'痛並快乐著'的状態。
    痛苦的是,每天一到门店,就得马不停蹄地摇奶茶、做咖啡,忙得脚不沾地。
    快乐的是,虽说他们和筷跑同属一家集团,但筷跑仍会按正常价格结算,该给的提成一毛钱都不少。
    对陈延森来说,烧钱不怕,能圈到地就行。
    从9月27日起,外卖行业的单日订单量节节攀升,从5800万单衝到6600万单,再到7000万,前后仅用了三天时间。
    截至昨天放假前,全国外卖日均订单量已达7400万单。
    其中,筷跑占据了七成市场份额,每日履约订单量高达5200万单。
    为应对激增的订单需求,裴毅再次从兼职骑手中筛选出5万人,將其转为全职骑手。
    至此,不算总部及各分公司的技术、商务、运营、財务与法务部门人员,单是骑手团队的员工总数,就达到了33万人。
    这意味著,筷跑每个月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多达30亿华元,一年就是三四百亿。
    远在杭城的马立云看穿了陈延森的想法,但他並不认为,等补贴结束后,桃点点连两三成的市场都啃不下来。
    因此,双方极有默契地联手砸钱,一心想把外卖行业的市场容量再扩大一倍,好在將来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在马立云眼里,自己是那个稳操胜券的渔翁,陈延森才是网兜里的鱼。
    同一时间。
    金陵玄武区的一处筷跑网点门口,黄嘉乐拎著一套全新的工作服,咧嘴一笑,脚步轻快地向外走去,心里却满是雀跃:“终於落户成功了!”
    在筷跑的兼职骑手圈里,大家都默认把“转正”叫做“落户”。
    平台筛选正式骑手时有明確標准:会根据骑手过去一年的履约订单量、配送效率和服务评分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外卖员,给予全职身份。
    要知道,目前全国外卖骑手总量超过300万,而能拥有筷跑全职身份的,只占十分之一。
    从外卖平台全职骑手的整体分布来看,筷跑一家就占据了九成多份额,反观桃点点连一成都不到,双方差距非常明显。
    更何况,桃点点全职骑手的福利待遇,跟筷跑也没法比。
    第一,筷跑设有专门的恶劣天气补贴,桃点点虽说也有相应的补贴策略,但金额仅有一半;
    第二,筷跑给骑手购买了覆盖家人的补充医疗保险、意外险和第三方责任险,而桃点点只有意外险和第三方责任险,少了一项最重要的医疗保险;
    第三,筷跑全职骑手不仅有底薪、社保,还有季度奖金、过节费、饭补、交通补贴、內网商城的购物金、咖啡券和柠檬水兑换券等。
    至於桃点点,在福利方面的建设,基本为零。
    所以,绝大多数桃点点骑手都没有转为全职的意愿。
    他们更愿意先在桃点点锻链一段时间,等熟悉了配送路线、商圈和小区布局后,再跳槽到筷跑做兼职,慢慢排队等待“落户”机会。
    黄嘉乐便是如此!
    他的入行时间不算短,只是多走了几年弯路。
    一开始,他是美团外卖的骑手。
    后来王鑫把美团卖给三胞集团,他又跳槽去了大眾点评的骑手小队。
    等阿狸收购大眾点评,在筷跑的市场压力下,被迫推出全职骑手模式,给外卖员发底薪、交五险一金,他顺势加入了进去。
    可干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同样是全职骑手,桃点点和筷跑的福利待遇差距实在太大。
    別的不说,单是筷跑骑手转正后,满三个月就能拿到一份期权,这一点就足以让桃点点望尘莫及。
    期权的价值有多高,看看拼唄的保洁阿姨就知道了:那些做打扫卫生的閒散人员,在拼唄市值突破2100亿美幣后,身家都涨到了百万级別。
    作为一名普通人,谁不想一夜暴富?
    为了实现“落户”筷跑的目標,黄嘉乐索性辞掉了桃点点的全职骑手工作,转头加入了筷跑的兼职队伍。
    虽说筷跑兼职的单量单价不如桃点点全职,但对他而言,这份工作最大的优势在於——有了转正的希望。
    因为早在2014年之后,筷跑就不再直接招聘全职骑手,只从现有兼职人员里筛选符合要求的人转正。
    换句话说,想拿到筷跑的全职身份,就得先在兼职团队里做出成绩,用实力爭取“落户”资格。
    这项看似离谱的规定,却为筷跑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骑手。
    不少人戏称:桃点点兼职是小学,全职是初中;筷跑的兼职是高中,全职是大学。
    能考上“大学”,就意味著好日子要来了。
    黄嘉乐刚走出门口,就忍不住地换上工作服,嘴角翘得老高,脸上满是笑意,可他的眼眶却不自觉地红了。
    他低著头,双手拂过身上这件崭新的衝锋衣,动作轻柔,一副回味无穷的表情。
    隨后,他骑上一辆续航性能高达300公里的电瓶车,朝著商业区疾驰而去。
    这是橙子车业特意为筷跑量身定製的专业配餐车。
    关於这辆车的电池技术,行业里说法不一:有人说它用的是第一代深蓝电池,也有人称是第二代。
    只不过,具体採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技术,筷跑並未对外公布,橙子车业与深蓝科技双方也都没有透露相关细节。
    与此同时。
    一架湾流 g550缓缓降落在庐州新桥机场。
    陈延森稳步走下舷梯,坐进一辆银蓝相间的红旗 l5上,继而吩咐老黄开车返回碧湖云溪。
    数千里之外,李青松正率商务访问团出席“华德工业 4.0”战略合作商討会,並藉此机会,首次公布了“烛龙 g1051五轴联动数控工具机”的研发成果。
    该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全球工业领域引发了广泛討论。
    毕竟高精密数控工具机在工业领域一向有著“工业母机”的称號,是支撑高端製造的核心基础设备,它的技术动態更是能影响全球產业链布局。
    起初,欧美等地的行业人士还对“烛龙 g1051五轴联动数控工具机”的真实性存疑,但当他们联想到此前已落地应用的破晓 a220光刻机,便再也没了怀疑的念头。
    明眼人都清楚,若没有烛龙 g1051这样高精度的加工设备,破晓 a220的掩膜台与双工件台,根本无从製造。
    即便强行生產,加工精度也远远不可能达標!
    德国商务协会见状,立马喊来吉森精机、格劳博和哈默的一帮首席科学家,对烛龙 g1051的精度、解析度、动態性能、热稳定性、五轴联动能力、数控和反馈系统展开分析。
    最后惊讶发现,烛龙 g1051的综合性能竟全面超越了德国当前主流的五轴联动数控工具机,更是在纳米级误差补偿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它的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0.0003毫米,动態响应速度较格劳博最新款机型提升47%,哪怕连续72小时高速运转,机身热变形量仍能保持在0.002毫米以內,这组数据直接刷新了全球工业母机的性能纪录。
    吉森精机的首席工程师海因茨在內部研討会上,对著烛龙 g1051的技术参数表反覆测算,不可置信地直言:“这不可能!他们的热误差补偿算法至少领先我们五年,我们实验室还在验证的『多传感器融合校准技术』,他们居然已经用上了!”
    更让欧美企业坐不住的是,李青松在会上明確表示,森联精工將在航空发动机、太空飞行器零部件、精密医疗器械等领域,推出適配度更高的专用机型。
    当消息传到华尔街,高盛连夜下调了全球七大数控工具机巨头的投资评级。
    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全球高端数控工具机的產业格局將正式改写,过去由欧美日垄断的技术壁垒,正在被华国彻底打破。
    森联精工?
    光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件事与森联资本脱不了干係。
    一时间,欧美各地的工商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迅速找到了森联精工的联繫电话,迫切想要採购烛龙 g1051。
    可电话接通后他们才得知,这款高精度数控工具机压根不对外销售。
    另一边,李青松带著烛龙 g1051在欧洲转了一圈,凭藉这项核心技术,顺利换到了大量集采订单与高新设备。
    以往那些欧美企业从不卖给华国的產品,这一次根本不用李青松主动开口,对方就率先提及,希望能以物换物,用这些稀缺產品换取与烛龙 g1051的採购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