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2章 举全家之力托举

      第252章 举全家之力托举
    虞婳也知道,这些学生一定是有一部分要分到她名下的。
    李畅有很多今年就要毕业的学生,带了三年起步,现在属于让她摘了桃子,只用再指导他们几个月,这些学生就全成她名下的学生了。
    有带过这么多的毕业生,如果学生还能有点成绩,无疑是一届顶上两三届。
    她握着电话:“明白。”
    副所长故意卖关子:“今天下午要开会,你记得准时到,有惊喜。”
    虞婳心里有隐隐的猜测。
    而到了下午三点,整个所里中层以上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所长一脸严肃:“所里最近出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就不多叙述了。”
    底下的人心思各异。
    所长打开一份文件,继续道:
    “李畅手里是个大组,那些有小导的学生就让他们跟着小导毕业,但这里还有十七个学生是去路没有明确的。”
    李畅以往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申请了所里最多的名额,带最多的学生,至于有没有对每个学生尽到责任,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了。
    他要考虑的只是压榨学生获得成果。
    研究所本来就不会像高校一样招收那么多的学生,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老师最多只带五六个学生,而李畅带的学生达二三十个。
    又一层一层地分包责任,小导带博士,博士带硕士,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实际上李畅真带学生的时间并不多。
    没有所长默许,根本不可能有这种规模。
    所长说话不拖泥带水:“现在咱们所里的杰青都走了,除了郭院士之外,咱们所里的栋梁就是五位优青。”
    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
    因为大家都听懂了。
    之前所里把所有资源都集中整合到两个杰青手里,就为了想托举起另一个院士,好成为所里的招牌。
    现在杰青没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优青培养。
    所有人居然不约而同都看向了虞婳。
    心下都各有嘀咕。
    其实大家都有数,现在所里最突出的优青就一个。
    虞婳年纪轻轻拿了这个学术帽子,又能继承郭院士的资源,培养她很有可能更实惠一点。
    所长眼底是漠然的,好像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动摇任何看法:
    “五位老师,你们是所里的中流砥柱,是时候有一些进步了。”
    林副所的视线看着虞婳,有意说:
    “现在国家有意让学术帽子年轻化,以前学者基本都四十多岁才评上杰青,但现在有一个u35的单列赛道计划,国家有意为三十五岁以下的杰出科研人员提供二十年的支持。”
    众人都听懂了,呼吸一滞。
    意思是国家要评三十五岁以下的杰青。
    三十五岁的杰青是什么概念,三十几岁的杰青全国屈指可数,这么多年来全国所有科研领域加起来就出过几个。
    三十几岁就站在行业巅峰,难以想象。
    本来四十几岁能上杰青都已经是佼佼者,大多数都是超过年龄限制了也没机会上,终其一生也就是普通学者。
    现在单列赛道,就意味着如果把所里资源往一个人身上堆,明年大概率一定出一个新的杰青。
    五个优青里两位是四十岁的,两位是三十多岁的,只有虞婳一个人二十多岁。
    那这个所谓u35单列赛道,就意味着要被强力托举的人,不能超过三十五岁,将要从这三个年轻的人里面选。
    那两个三十多岁的优青你看我我看你,而虞婳说实话并不确定她有没有机会。
    她太年轻,真选上了,往后说出来他们所里有个二十几岁的杰青未免太吓人,现在全国上下这么多年来最年轻的杰青都是二十九岁。
    而且比起那两位前辈,她的成果都少太多,人家比她多干了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
    但没想到两位所长点到即止。
    u35这个赛道甚至都不是每个单位都能有的,必须是顶尖单位小部分头部,才有机会拿到这机会,去托举自己单位的佼佼者。
    这个信息甚至都是非常宝贵的。
    他们就只能供一个人上。
    两位所长竟然不往下说了,弄得三个人心里七上八下,你猜我我猜你,虞婳看上去甚至还算是最淡定的。
    所长开始说其他事:“李畅这十七位学生,我想他们已经私下里多少有和你们套瓷了,你们就从套瓷的人里面选。”
    他看向助理:“把每个人能增加的学生名额投影一下。”
    背后的白幕布赫然出现了名单,是所里目前能收学生的工程师。
    虞婳一眼看到自己,不是因为对自己的名字敏感,而是因为给她的名额最多。
    别人都是多一个两个,只有她是六个。
    虞婳下意识看向林副所,林副所默笑不语,低头端着保温杯喝茶。
    她就明白了,是林副所有意给她塞的。
    加上原来那四个学生,她组里就有十个人了,甚至都算是一个中型的课题组了。
    而且她可以选今年毕业的学生。
    在座众人也不瞎,全都看见了虞婳那突出的六个名额。
    副所长看众人的反应,也有意解释:
    “是这样,小虞主任她本来带的学生就是最少的,挂在她名下的甚至就只有两个,所以我们斟酌考虑,也不增加其他老师的工作量了,就让小虞主任锻炼锻炼。”
    他轻轻晃晃保温杯:“毕竟大家都知道,带毕业生的压力是远大过其他人的。”
    一时众人眼神交流起来。
    这也确实,一般这种快毕业的学生帮不了他们的项目什么忙,都忙着自己毕业的事情,他们还得抽时间去指导这些学生。
    费力不讨好。
    他们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学生要带,这样一来只会徒增压力。
    而且这种半路师生又未必真会把他们当老师。
    虞婳她年轻又有精力,她带也好。
    林副所看向虞婳:“小虞主任,辛苦你了,这次意外毕竟事发突然,已经是我和所长商议出的最好办法了。”
    所里的人都不知道虞婳要申请青年长江,正是需要教学成绩的时候,一时都想着这苦差,也亏得虞婳接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