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63章 裁军三十万(下)

      第563章 裁军三十万(下)
    “我们的五二式火枪,目前试製的样品是12两银子每支,另外还有刺刀,每支刺刀的造价在一两半到二两之间,合计每套不到十四两银子.”
    “这么贵?!”
    “这要是造40万支,岂不是要大几百万两银子,这也太贵了”
    “40万条枪竟然比海军一百条船还贵?海军一百条船也才二百五十万两.”
    陶广义的话刚说一半,就引起眾人一阵惊嘆,而他则是连忙压了压手解释道。
    “大伙先別急,在下刚才说的是试製样品的价格,目前建康城西北郊外的金陵兵工厂正在建设,等这款步枪大规模量產之后,单价肯定会大幅降低,我预计第一年的量產型步枪整套单价就会降到10两以內。
    “並且隨著工人的熟练度不断上升,生產效率也会跟著提升,到时候单价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隨著总產量的积累,造价肯定会越来越低,甚至有可能压低到六两银子一套。”
    此言一出,眾人这才安静了下来,如果是十两银子一支,那40万支就是400万两,如果是六两银子一支,那40万支就是240万两,虽然还是很贵,但对於给全国的军队换装而言,也就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
    其实这个价格也是有依据的,原歷史上清朝从德国原装进口的88式委员会步枪,单价就是17.3两每支,国內自行仿造的汉阳造步枪是66.7两银子每支,是进口价的四倍。
    类似的还有从捷克进口的马四环步枪,也就是98k的捷克仿製版,也是66.7两银子每支。
    清朝进口的比利时毛瑟,每支带五百发子弹,一套的单价是23两银子,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爭之前使用的黑火药单发马提尼步枪,单价差不多也是25两左右,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出厂价是25块银元,约合18两银子。
    从上面这些数据就能看出来,这些列强自己生產的步枪,不论出口价是多少,他们自己的出厂价一般都是15到20两银子之间,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价格都是在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通市场之后,造成通货膨胀,白银购买力贬值之后的价格。
    而元末明初这个时候,还没有大规模金银流入市场,虽然去年汪大渊从美洲带回来1200万两的金银,但这许多金银还都堆在造幣厂等著製作银元,还没来得及流入市场呢,因此暂时还不足以立刻显现出通胀的效果,大明的白银价格目前还是比较坚挺的,鲁锦这时候的一两银子完全可以当清末二两银子。
    所以对比那些列强,大明的五二式步枪出厂价在六两到十两之间,其实和他们的15到20两之间是差不多的,这也是自己能够生產的好处,如果是进口的话,那价格可就没谱了
    听了这个报价,冯国用才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年產量呢,可能供的上全军换装?”
    “供应全军换装,那肯定绰绰有余,至於年產量这个东西,主要还是看朝廷的需求,其实真算起来,40万支的总產量並不是很多。”陶广义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听的眾人顿时一头雾水,这不是跟什么都没说一样吗?
    “什么意思,陶尚书还是说清楚些,什么叫看朝廷的需求?”冯国用当即追问道。
    陶广义这才解释道,“之前禁卫军所用的燧发枪,都是在庐州铁厂生產的,最早的时候是按月產八百多支,也即一个营的装备设计的生產线,后来工匠熟练之后,逐渐能做到月產一千到一千二百支,年產一万二到一万四千支的规模。
    “但是,这个產量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如果朝廷需要,完全可以扩大生產规模,比如正在建设的金陵兵工厂,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年產40万支的產能,无非多建几个车间,多招募一些工匠而已。
    “但朝廷的总需求量就那么多,如果一年生產40万支,那等造完这一批步枪之后,工厂和工人就没活干了
    “而如果设计成年產五万支,造完这批枪就要八年,年產十万支,那就需要四年,年產量究竟有多少,完全看朝廷怎么安排,如果朝廷要扩军,就是一年百万支,也不是完全做不到,而且还有步枪的出厂价格,那肯定是造的越多越便宜。”
    陶广义说完便不再说话了,而在场的其他人却顿时面面相覷了起来,怎么听他这意思,还想多造些步枪的样子。
    年產一百万支步枪,这还真不是陶广义吹牛,因为原歷史上拿破崙时期的法国,就有如此夸张的產量,当时拿破崙为了爆兵,在法国组建了八条步枪总装流水线,还有四五十家作坊用来生產枪械零件,又派出专员常驻各个作坊,监督零件的尺寸公差,使每个零件的公差都控制在0.03毫米之內。
    就这一套法子,便使拿破崙巔峰时期,拥有年產90多万支制式燧发枪的能力,这才让他能一次拉出几十万人马去远征俄国,而且拿破崙那个时期,用的还是水力机械,鲁锦的大明已经用上蒸汽机和各种工具机的组合了,真要敞开了爆兵,別说年產一百万,就是年產两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冯国用却第一个摇头道,“造的越多越便宜,那也不能多造,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颳来的,军费更是十分有限,你就是把价格压到6两银子一支,那40万支也要260万两,朝廷哪有那么多閒钱,再说买来也用不完。”
    陶广义闻言却低声反驳道,“我军的主力虽然要裁军到40万人,可全国的內卫军加起来却有上百万呢,內卫军也是需要装备的啊.”
    冯国用立刻瞪了他一眼,“七八百万两银子,给內卫军装备上百万支新式火枪,你想让他们去打谁?”
    陶广义顿时就不说话了,这事確实不是他能做主的。
    而且內卫军是用来给国家內部维稳的,这上百万支新式火枪发下去,究竟是维持稳定,还是挑起祸事,那可就真说不准了。
    万一有內卫军造反,本来野战军还可以仗著装备的优势镇压一下,可要是內卫军也有了一样的武器,野战军再想镇压地方反贼都会失去优势。
    再说只是地方维稳而已,要什么火枪,有些大刀长矛用著就不错了,正好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那些冷兵器,都可以转给內卫军使用,还不浪费。
    噹噹当——
    然而就在这时,鲁锦却再次敲响了桌子,一下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鲁锦这才说道。
    “关於產量的问题,朕来说一下,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大家必须拋开以往的老观念,工厂集中生產,和以前那种临时招募一批工匠,在兵器铺子,兵器作坊中打造刀枪是不一样的。
    “打造刀枪,隨便找几个铁匠就会,但火枪更复杂,不是短时间內就能学会製造的。
    “所以对於工厂里的工人,就不能再像以前的兵器作坊中的铁匠一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朝廷需要时就把他们招来,朝廷不需要时就把他们遣散,任其自生自灭,工厂却不能这样。
    “否则这40万条枪造完就將他们遣散?那以后再想补充一批枪械的时候,难道还要临时再招一批工人吗?前方打仗急需武器,难道你可以跟敌人说再等我几年,等我这一批新工人学好了手艺,造出新枪来再跟你打?那不是扯淡吗?
    “所以只要这兵工厂一开始投產,就不能轻易停工,朝廷必须养著这批工人,这就有两种办法,要么就让他们一直造枪,朝廷银子买,工厂才能有钱给工人发工资薪水,要么就给工厂找其他的活干,让他们生產其他民用產品。
    “总之工人只要有活干,工厂就可以不解散,工厂不解散,朝廷想什么时候生產新枪,就可以隨时生產新枪,不仅兵工厂如此,民间的其他工厂也是如此,这才是工厂的组织形式,和传统作坊是不同的。”
    施耐庵闻言顿时皱起眉来,当即问道,“陛下,可若是一直不停產,那生產那么多步枪给谁用?恐怕朝廷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鲁锦却说道,“这个问题,朕当然也想过,首先就是总產量的问题,朝廷有40万军队,那也不可能就正好只生產40万支枪吧,枪也是兵器,也是器械,只要使用就会有损坏,有消耗,因此除了现役部队用的火枪外,朝廷还应该多储蓄一部分,放在武库里,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正常的吧?”
    眾人闻言都点了点头,歷朝歷代都有武库,甚至后世还有出土的汉朝武库遗址,汉朝那一个武库中的装备,就可以武装十几万精锐甲士,武器多的离谱,那大明也搞个武库很正常吧?
    “所以朕的想法是,兵工厂的年產量,就按年產十万支步枪的產能来建设,四十万军队,每年换装十万人,四年时间就可以完成军改,四年之后生產的步枪,转为武库储备,但不能再生產那么多。
    “到时可以降低產量,同时还要儘量压低价格。”
    鲁锦这时又看向陶广义,对他说道,“四年之后,如果你能把每支枪的价格压到5两,那朝廷就每年再定五万支新枪,而且二十年內,让工厂一直有新订单。”
    此言一出,还不等陶广义答应,冯国用就蹙眉道,“陛下,即便压到五两一支,每年五万支新枪也要25万两,这都赶上海军一年的造舰费用了,而且连续生產二十年,那不就是一百万支,就算武库再储备四十万支,不还是有六十万支没用了吗?”
    鲁锦闻言却伸出手指说道。
    “第一,这些枪是可以给內卫军使用的,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朕也不说那些,什么只要天子仁德,就不会有人造反,这种自欺欺人的屁话,心怀野心之辈多的是,万一有人蛊惑內卫士卒,发生什么都不足为怪,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想要防备內卫军用这些枪造反,倒也容易。
    “你们別忘了,枪是枪,弹是弹,没有子弹的火枪跟烧火棍也没什么区別,朝廷大不了可以控制內卫军的弹药储备,只要別给他们留太多弹药,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真的打起来,那些弹药也很快会消耗一空。”
    眾人全都点了点头,冯国用也道,“这也是个办法。”
    鲁锦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內卫军不仅是用来镇守地方的,同时也是国防动员体系的一部分,平时只维持少量野战军,用来节省军费没问题,但真需要打国战的时候,內卫军拉出来也要隨时能上战场。
    “这就要让內卫军的作战方式不能和野战主力相差太大,因此野战军用的兵器,內卫军也应该会用,內卫军的火枪可以不装备太多,但至少要让他们会用。
    “现在的內卫军不是施行三年兵役制吗,一年训练,一年屯田,一年执勤,那每支內卫军,我们可以只发三分之一的火枪,让训练的那三分之一用火枪来训练,其他屯田和执勤的,还用大刀长矛。
    “第三,是关於技术方面的,咱们现在的五二式步枪,就算多生產一些,也不会有太大的浪费,因为下一代的步枪技术更新,主要集中在子弹上面,和枪的关係也有,但没那么大。
    “也就是说,等今后换装下一代步枪时,现有的这些步枪只需经过稍微改装,就可以翻新成新式步枪使用,每支老枪的翻新费用可能都用不到一两银子,就可以变成新枪,现在造的这些枪,我们將来还能继续用。”
    “还能这样?”
    “原来如此。”
    “那为何之前的燧发枪不能改造?”
    眾人顿时惊讶出声。
    “因为燧发枪和新枪的口径不同,而且也没必要改造,朝廷又不是造不起新枪。”鲁锦解释了一句说道。
    眾人这才再次点头。
    鲁锦说的,当然是活板门步枪了,现在已经用上前装火帽线膛枪了,下一代步枪最多也就改进一下金属定装弹,用的还是黑火药,然后从前装改为后膛装填。
    到时只需把枪管尾端锯下来,换上一个活板门击针,其他地方什么都不用变,就能改成后膛枪,就像老美的春田活板门那样,改造费用非常便宜。
    “第四,就算以后生產出第三代步枪,再次换装的时候,这批老枪也不会浪费,咱们还能把这些枪卖出去,不说能大赚一笔吧,至少也能回笼一些本钱。”
    此言一出,眾人再也绷不住了,冯国用当即问道,“陛下真要把这些枪往外卖,可是大明又能卖给谁呢?”
    鲁锦立刻道,“朕要卖给自己的儿子,卖给大明的藩属国,这总没问题吧?”
    眾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覷,施耐庵犹豫一下才试探问道,“陛下要给皇子册封藩王,还准备让藩王自建军队?”
    鲁锦当即道,“朕知道你们想什么,在大明,在神州,朕当然不会给皇子们裂土封疆,可天下又不止有神州,海对面不是还有黎洲吗,那里南北长数万里,东西广两万里,那么大的一片土地,却被一群九黎遗族的野人占据,连耕种炼铁造车都不会,岂非暴殄天物?
    “昔日黄帝与蚩尤逐鹿天下,蚩尤战败,九黎遗散,而今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为何不能去做完祖宗未竟之业,把海对面的黎洲,也纳入我华夏版图?大明居中为周天子,藩王们屏藩海外,各自建国,裂土封疆,藩国自製,有何不可?
    “昔日周天子可以封建姬姓诸侯,正是姬姓诸侯们篳路蓝缕,以启山林,才有了我中国如今的版图,否则华夏就应该只有中原一隅之地,周围全是蛮夷,又何来今日之中国?
    “我公输氏亦为姬姓之后,为何不能效仿祖先,让皇子们去海外为炎黄子孙开闢更多的生存空间?”
    眾人闻言顿时一阵无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说皇帝小气吧,他还准备给儿子们裂土封疆,甚至允许藩国自製,还能自己组建军队;可你要说皇帝大方吧,他还准备把一批报废的破火枪卖给自己儿子,注意是卖,甚至都不是赏赐,这也太吝嗇了,吝嗇的老父亲.
    事关皇储和藩王,眾人不好接这个话茬,冯国用索性直接揭了过去,当即道。
    “那兵工厂的事就按陛下的安排来办吧,既然造出来的火枪有去处就好,朝廷银子可以,但只要不浪费即可。”隨即他又看向半天没说话的夏煜,再次问道。
    “夏尚书,团以上的编制你还未说呢。”
    “哦。”夏煜顿时回过神来,拿起资料再次介绍道。
    “团以上是师,不过不是以前的三团师,因为新团只有两千人,如果还是三个团一个师,那师的兵力就太少了,所以新的师级编制是六个团。
    “六个团有12000人,加上师级將领,再加一个警卫营,一个炮兵团,辖32门重炮;一个工兵营,用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还有一个侦骑营,拥有460人的骑兵斥候,用来哨探战场態势,也可以用於发起偷袭;另外还有一个三营制的輜重团,拥有1500人;
    “整个师全加起来合计1万5348人,比原来13500人的师稍微多一点,但战斗力应该能抵得上原来的一个军,毕竟每个团就有20门火炮,六个团就是120门,再加上师属的32门重炮,这就是152门各型火炮,这个火炮数量甚至超过了原来的一个方面军,原来的方面军也不过配属128门火炮而已。
    “师再往上是军,还是三三制,每个军下辖三个师,这就是4万6044人,再加上一个1700人的军属警卫团,一个1700人的防化团,一个1700人的骑兵团,每个军合计4万9761人,將近五万人,人数差不多相当於原来的一个集团军。
    “然后军再往上,就没有常设编制了,这样就把原来的五个方面军,裁撤到五个军,共15个师,另外还有颖国公刘福通那个第11集团军,也要缩编为一个师,这样加起来就是16个师。
    “然后再加四个禁卫师,用来保卫京师,和野战军採用相同编制,这样全国就是20个步兵师,合计32万3240人。
    “另外骑兵师的编制也要改为三三制,每个骑兵团下辖三个营,没有炮兵,其他和步兵一样,因此每个骑兵团是1700人,六个骑兵团为一个师,每个骑兵师10500人,这个新编制的骑兵师和原来的差別不是很大。
    “全军除20个步兵师外,另外还要组建七个骑兵师,合计73500人。
    “如此一来,全国野战陆军加上禁卫军,以及骑兵,所有的陆军单位加在一起,总共39万6740人。
    “这还没算其他拥有军籍的人员,比如文工团,或者总装的技术人员,以及枢密院的文官等等,全加上的话,应该有40万出头,不过这也比原来的72万要少出整整三十万了。”
    眾人闻言顿时若有所思起来,一个十万人的方面军,最后裁的就剩一个军,三个师,將近五万人,这是真直接裁掉一半啊,那些军官能愿意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