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1章 订单如山

      红星厂的正式採购订单,终於来了。
    老钱头眯缝著眼,指甲缝里都是黑泥,却难得地没敢直接上手,而是先用袖子擦了擦手,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文件袋,递到李向前面前:“拿著吧,小子。”
    他吧嗒抽了口旱菸,烟雾繚绕中,浑浊的眼睛难得亮了一下,“红星厂设备科的,刚送来的。说是正式的,不是之前那试用,玩儿真的了。”
    李向前接过文件袋
    几个黑体大字映入眼帘——红星机械厂设备採购单。
    再往下看,品名:“前进牌”特种润滑脂。
    规格型號、数量、交货期、验收標准、包装要求、结算方式,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不再是胡同口偷偷摸摸的交易,也不是小打小闹的试用,更不是什么人情买卖。
    这是第一份,真真正正能摆在檯面上,光明正大的,来自龙头企业的正式认可。
    成了!真的成了!
    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敲开了红星厂的大门,就等於拿到了一把金钥匙,一把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钥匙。
    “瞧你那点出息。”老钱头吐了个烟圈,烟雾糊了李向前一脸,他却毫不在意,老钱头浑浊的眼睛瞟了他一眼,嘴角撇了撇,“高兴是好事,可也別高兴得太早,这国营厂的生意,门道多著呢。”
    他顿了顿,磕了磕烟锅,菸灰簌簌落下,“这上面写著,一个月交货。数量可不少。你那小作坊,行吗?”
    李向前猛地抬起头,脸上的兴奋潮红迅速褪去。
    老钱头的话,就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是啊,高兴个什么劲儿?这才只是开始。
    “还有这结款,”老钱头用烟杆点了点订单的最后一行,语重心长,“走他们厂里的帐,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三五个月,都有可能。你小子,手头活泛不?垫得起这么多钱不?”
    李向前没有立刻回答,他再次低下头,仔细审视著手中的订单。
    一个月。
    交货期一个月。
    这四个字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对於现在的他来说,却显得格外紧迫。
    屠宰场那个临时改造的车间,几台拼凑起来的设备,还有那些刚上手没多久的工人……三班倒,连轴转,机器不停,人不停。
    他心里默默盘算著,目前的產能,极限状態下,也只是勉强能够得上订单的数量。
    不能出任何差错。
    设备不能坏,原料不能断供,人更不能病倒。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延期交货,一旦失信於红星厂,这刚刚打开的局面,恐怕立刻就会被无情地关上。
    还有质量稳定性。
    之前的试用批次,量小,他还能盯得紧,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才勉强保证了质量的合格。
    现在是大批量生產,订单数量翻了十几倍,每一桶都要保证达到技术科封样的標准,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靠著那套简陋的反应设备,和那些经验不足的工人,真的能保证万无一失吗?他心里开始打鼓,没底。
    包装和运输也是问题。
    不再是隨便找几个破旧油桶隨便装装,也不是用三轮车偷偷摸摸地运到黑市。
    现在是正规订单,要用標准铁桶,要统一贴上“前进牌”的標识,这些都需要专门採购。
    正规车辆,正规运输手续,意味著成本增加,也需要提前协调安排。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財务。
    国营厂的货款压周期是常態,一两个月能结款都算快的了,三五个月更是家常便饭。这对他本就不宽裕的现金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买原料要钱,发工人工资要钱,採购新的包装桶也要钱。
    如果红星厂的货款迟迟下不来,资金炼一旦断裂,所有的一切都將功亏一簣。
    从前进五金厂出来,李向前跨上自行车。
    那份沉甸甸的订单揣在怀里,不再是单纯的喜悦,更像是一份沉重的责任状,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车轮滚滚,朝著城郊的屠宰场驶去。他的脑子里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飞速盘算著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
    原料储备够不够?肯定不够,得立刻联繫供货商,加大採购量,最好能签个长期供货合同。
    人手够不够?现在这些人手肯定远远不够,是不是要再招一批人?培训来不来得及?设备……那台核心的反应釜,已经老旧不堪,还能撑得住这么高强度的连续运转吗?
    屠宰场內。
    孙强正带著几个工人忙碌著,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工装,在阳光下泛著油光。
    看到李向前进来,孙强连忙擦了把汗,迎了上来,脸上带著疲惫,但眼睛里却闪烁著兴奋的光芒,“向前哥,你来了!”
    他咧嘴一笑,露出憨厚的笑容,“活儿都排满了,大傢伙儿干劲足著呢!都等著你发话,下一步咋干!”
    李向前点点头,目光扫过整个车间。几台设备都在不知疲倦地运转著。
    他走到那台最大的反应釜旁边,伸手触摸了一下滚烫的外壁。
    这台他亲手改造的旧设备,是目前整个生產线的核心,也是他起步的基石。
    但它真的太小了,也太旧了,就像一个透支了精力的老伙计,隨时可能罢工。
    “强子,”李向前开口,声音在嘈杂的机器噪音中显得有些低沉,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红星厂的正式订单下来了。”
    孙强眼睛猛地一亮,疲惫的脸上瞬间焕发出光彩,“真的?太好了!要多少?咱们现在就能开足马力干!”
    李向前报出了订单上的数字。
    孙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掰著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地快速计算著,脸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向前哥,这……这么多?一个月?咱们现在这设备,怕是有点悬啊。”
    “我知道。”李向前应道。
    他再次看向那台嗡嗡作响的旧反应釜,心里一个念头越发清晰,也越发强烈。不能再指望这台老伙计了。
    要完成这份订单,要保证產品的质量,更要为將来更大的发展铺路,设备升级,势在必行!
    挑战,的確是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藏著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份订单,是压力,更是动力,逼著他,必须儘快完成从小作坊到初级工厂的蜕变。
    而蜕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解决这个最大的瓶颈,升级设备!他需要一台更大、更稳定、效率更高的反应釜。必须儘快搞到手!
    李向前对著孙强和其他工人:“大傢伙儿都加把劲,先把手头的活儿干好,保质保量完成今天的任务。”
    “新的设备,我来想办法。”他再次拍了拍那台嗡嗡作响的旧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