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3章 保留学籍

      第233章 保留学籍
    当天下午,黄震、贺静之、司徒惠敏、韦上將等人就联诀来到了北影。
    除此之外,苏耘也从长春赶了过来。
    大家虽然都工作繁忙,但眼下的重中之重,只有《高山下的环》。
    “我们在京城都听说了,你们在南疆拍电影,比打仗还要热闹。”
    贺静之补充了一句。
    “听说有当地的百姓都被嚇到了,以为敌人打到他们那里了?”
    这一下,大家全都笑了起来。
    剧组在当地又是挖工事、又是枪炮齐鸣的,確实將附近的老百姓嚇的够呛。
    他们本来就因为边境的局势担惊受怕,突然听到枪炮声和爆炸声,能不心慌意乱吗?
    最后还是当地政府出面,再三解释,才安抚了老百姓。
    “这正说明我们拍的好啊。”
    李子成很是得意,自我夸讚起来。
    “好不好,还要电影剪辑出来才知道。”
    黄震可不想他半场开香檳,对汪洋吩咐道:“你们北影厂马上集中精力,先將胶片洗出来。其他的工作可以耽搁一下,但这部电影的后期製作要快。”
    他又看向李子成。
    “国庆之前能完成后期製作不?”
    李子成一听就明白,这是要拿电影作为国庆献礼啊。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这才七月初,到国庆节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呢。如此大的便利之下,后期製作非常充裕了。
    隨后几位领导又了解了一下他们在南疆的工作情况,最后转到了私事上面。
    “听说你那个日本小女朋友又去找你了?”
    提到中岛美雪,这帮人全都笑呵呵的,目光戏謔中带著慈祥。
    对於中岛美雪的情况,上头显然是做过调查的,知道这其实算得上是自己人。
    这也是为何在这个年代,中岛美雪进出国內如此容易的原因。
    换成別的年轻人,面对这种调侃早就慌了,李子成却落落大方。
    “是啊,她还在南疆收穫了许多灵感。这次回去之后,应该又有许多好歌能诞生了。”
    说起中岛美雪的音乐,贺静之感慨连连。
    “这个小姑娘的歌曲思想性非常高,远不是一般的通俗歌曲能比。我们国內的音乐行业,也要跟人家好好学习啊。”
    因为李子成的缘故,高层对中岛美雪的了解很深入。
    她的音乐被拿回国內,让上头颇为震惊。
    原本以为这么年轻的姑娘,唱的歌曲应该跟资本主义社会一样,都是情情爱爱的。
    结果里面所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对於时代的思考和反映,已经超脱了流行音乐的范畴。
    女友的好东西,李子成与有荣焉,乾脆大大方方地给在场的各位表演了一番《竹之歌》。
    隨著他的翻译和讲解,眾人也是好好地享受了一回艺术的薰陶。
    “你是说,这种叫尺八的乐器,其实是咱们国家的传统乐器?”
    司徒惠敏敏锐地抓住了重点,
    李子成介绍了一下尺八的歷史,见几位大佬情绪中带著惋惜,不由得呵呵一笑。
    “虽然这种传统的丟失令人惋惜,但其实也不必过於沉重。歷史大势,浩浩汤汤,有新生事物绽放光芒,自然也有旧事物的没落和消亡。音乐一道,多一个尺八不多,少一个尺八也没什么。能捡回来挺好,捡不回来也不必过於纠结。”
    和许多人不同,李子成在一些事物上的看法,是很开放的。
    事物的诞生和消亡,固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来自於歷史潮流的影响更多。
    往往许多时候,刻意去保护和弘扬旧有的传统事物,其实是违背歷史潮流的。
    在这种事情上看的太重,反而会严重牵扯精力,甚至会阻碍正在发展的事物。
    但听了他的话,几位大佬全都面面相。
    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这种气吞山海的胸怀。
    中岛美雪之后,司徒惠敏又关心了他的另一件事。
    “美国那边,南加州大学的考试通过了?”
    对於自己的事在大佬那里没有秘密,李子成习以为常。
    “已经通过了,年底就可以出发去美国了。”
    司徒惠敏点点头,突然道:“等兆激回来后,你们三口人到家里来坐一坐。”
    这突然的邀请,让李家三人有点意外和不解。
    司徒惠敏什么身份?
    轻易不会发出这种邀请的。
    看来应该是还有什么事交待吧。
    李庚赶忙代表一家人答应下来。
    从他们两口子的角度来讲,和司徒兆激是同学,司徒惠敏是叔叔,上门拜访於情於理都说的通等几位大佬走后,北影厂就开始了忙碌。
    所有的胶片都被送到洗印车间,由汪洋、苏耘、张景樺亲自盯著,绝对不能出现一点点问题。
    剧组的其他人还没有回来,李子成略微有了点时间,乾脆去了中戏。
    要去留学,还得中戏这边帮忙,
    “你要去留学?”
    徐晓忠院长得知情况,看向李子成的眼神里满是幽怨。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家辛辛苦苦养成的小百菜跟人跑了似的。
    “咱中戏哪儿不好啊?”
    “哎哟喂,您可千万別这么说。我去留学,目的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又不是不回来了。等我学到了东西,对咱们中戏也有帮助,不是吗?”
    这番话李子成倒是真心实意。
    他的同学里,將来就有好几个曾出国留学,回来后在中戏任教的。
    戏剧和影视领域,国內落后於外国,这是客观事实。
    要向人家学习,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观点。
    听到他这么说,徐晓忠总算是好了一些。
    他想了想,有了一个主意。
    “那中戏这边,学籍还给你保留著。你去美国留学回来,学校这边再给你发个毕业证。”
    这就更好了。
    李子成没理由不答应啊!
    “院长,您放心,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咱们中戏的人。”
    徐晓忠欣慰地拍著他的肩膀。
    “到了美国,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不要给中戏丟人。”
    实则內心偷笑。
    哼,只是保留学籍那么简单吗?
    等你回来,说不得要在学校里给你掛个职称。
    虽然洪涛、曹琪敬等人还没有回来,但这段时间他可没少接到报告。
    导79这帮学生在剧组期间,不但从工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李子成教导的更多。
    如果將来能让李子成在学校里授课的话,那中戏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