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3章 巡迴演唱会

      第263章 巡迴演唱会
    “活动?什么活动?”
    李子成的举动,让廖明祖摸不著头脑。
    他们太平洋影音就是搞音乐专辑发行的。
    按照他的想法,从李子成这里拿到《高山下的环》配乐,回去之后灌录出来就可以发行了。
    收益分配方面,参考《伐木人》就行了。
    说起《伐木人》的配乐专辑销售情况,廖明祖就合不拢嘴。
    这张专辑完全卖疯了。
    截止到他来京城时,黑胶唱片已经卖出去了一百多万张。磁带就更多了,超过了两百万盒。
    这个意义可不仅仅只是数据和收益上的,还是对中国音像製品行业的。
    1975年,我国建成第一条磁带生產线。但因为处於特殊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產能,更没有多少可以灌录的產品。
    改开以后,人们对於文化娱乐產品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也迎来了磁带生產的春天。
    相关厂家一直都在寻找机会。
    结果没想到,太平洋音像发行的《伐木人》专辑让厂家的生產线连轴转,一下子进入了超级繁忙的阶段。
    难道在这个基础上,李子成还有新样?
    等到第二天,看到黄震等人的时候,廖明祖人都麻了。
    哥们,我就生產磁带而已,需要搞的这么大吗?
    李子成不管他,而是说了自己的计划。
    “各位领导,《高山下的环》里面的配乐你们也听了,质量绝对不在《伐木人》之下。刻录成专辑,售卖肯定是不差了。但我就在想,能不能通过音乐,来帮助电影进行宣传呢?同时如果做好了,也算是我们电影开发的一步妙棋。”
    领导当中,司徒惠敏反应最快,
    “你是说新星音乐会?”
    他是部里负责相关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任何文娱活动都需要报到他这里来的。
    见领导知道,李子成更加高兴了。
    “没错,我是看了新星音乐会的相关报导,才產生了想法。”
    新星音乐会,是改开之后国內举办的第一场对外售票的演唱会。
    这个活动由《京城晚报》举办,產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这个活动,诞生了朱明英、苏晓明、郑绪嵐、任燕、吴国松、李墨、远征、王静等一干歌坛新星。
    就在昨天,这场演唱会开始对外售票。
    结果不到三个小时,三万多张门票销售一空,充分证明了广大群眾的需求有多么旺盛。
    虽然新星音乐会的阵容很强大,但李子成就不信了,能比得过他的电影?
    这个收入,《高山下的环》也可以赚啊!
    而且还可以帮助电影进行宣传,有效帮助国家的意识形態宣传。
    但这种事嘛,必须要有上头的许可和主持才行,
    这也就是李子成说的计划。
    “马上就要到十一了,到时候咱们的电影就会上映。广大群眾看了电影,必然会喜欢上其中的配乐。虽然售卖磁带可以让广大群眾获得听歌的渠道,但演唱会的效果会更好。”
    他开始兜售自己的计划。
    “在演唱会上,咱们可以让电影的主演、片中角色的原型登台,如果由主演们来演唱和表演,
    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各位战斗英雄的现身说法,是不是能更加感动群眾?”
    如果说搞演唱会只是增加收入,几位领导未必上心。
    他们虽然欣喜电影可以赚钱,但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显然考虑的更多。
    可是一说到宣传的事,几位领导全都严肃起来。
    黄震问道:“你的打算是,在电影上映期间,举行一场演唱会,和电影配合宣传?”
    李子成摇头微笑,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惊人。
    “不是一场,而是巡迴演唱会。”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懂了。
    贺静之追问道:“什么是巡迴演唱会?”
    “巡迴演唱会,就是採用流动的方式,到各地分別召开,力求吸引更多的听眾。”
    “不行!”
    黄震断然否决。
    他也说出了理由。
    “如果是一场演唱会的话,咱们准备准备,还是没问题的。可要是全国各地的跑,成本和时间就不说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搞啊。”
    领导的疑虑,在李子成这里根本就不算问题。
    “那如果不只是咱们单独来搞呢?”
    司徒惠敏和他最是亲近,说话也没有什么顾虑,笑骂道:“混蛋小子,藏著掖著干什么?有什么快说。”
    廖明祖坐在一旁,看著李子成和大佬们谈笑风生,心里可是震撼极了。
    对於这个年轻人,今后恐怕要更加慎重地对待了。
    即使司徒惠敏不催促,李子成也会一一讲解的。
    “咱们的电影上映,靠的是各地的发行公司。可以说,他们在各地都人地两便,更加熟悉当地的情况。而电影的收益情况,更加和他们息息相关。那要是在当地举行一场电影主演和观眾的见面会,对於电影的宣传是不是很有帮助?这个好处最终是不是会落在他们的头上?而且举办演唱会的收益,他们也有分成,他们愿不愿意合作和出力?”
    李子成开始往里面掺沙子。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终极目標。
    那就是为中国电影指出一条正確的前进道路。
    在他的影响下,电影厂、从业人员以及附属產业,都开始在思想上有所转变。
    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始向更加广阔的领域深入。
    这一次,他打算把各地的发行公司拉上战车。
    前世中国电影陷入困境的时间段,各地的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在许多文章中都是充当著反派角色。
    垄断髮行、瞒报票房、盗录偷卖等等,確实很让人气愤和无奈。
    並且这些问题一直持续到了新世纪,给中国电影包括整个娱乐文化產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如果他只是一个简单的娱乐文化从业者,他当然要去打击和制止这种现象。
    但他的本质上是一个政客。
    站在政客的角度,解决所有矛盾才是根本之道。
    这些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其实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受害者。
    因为处在时代当中,他们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他们的许多做法,固然有贪心作票,但也有生存的压力导致的。
    盘子就这么大,好处就这么多。不能做大的情况下,当然要互相爭夺了。
    而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仗著掌握终端的优势地位,自然表现的就很像反派。
    那如果能给这些环节开发出新的盈利渠道呢?
    归根结底,打造中国电影的良性循环,才是李子成的根本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