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0章 出发:上海

      第320章 出发:上海
    邱佩柠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大胆,做出那样冒失的举动。
    实在是临別在即,情绪泛滥成河,一个没忍住。
    跑得足够远了,发现李子成没有追上来,她才慢慢放缓脚步。
    不过怦怦心跳的速度,却和行动的步伐完全相反。以至於她的脸蛋红艷艷的,好像秋天的苹果娇艷欲滴的唇角,沾满了男人的阳刚。
    那是从未品尝过的味道。
    很奇怪,又很令人心动,恐怕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可恶的人呢,即便你要远走高飞。可一定要记得,在这里始终有人在等你。
    李子成將这一幕掩埋在心底。
    到底怎么想的?
    只有他自己知道。
    “到了美国,不要光学电影。人家的音乐也很厉害,多吸收人家的长处,还要把学到的东西带回来。”
    乔宇的家中,三位老师对他也是耳提面命,嘱咐不休。
    事到如今,三个老人家对他这个学生实在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別人教出一个厉害的学生,都足够欣慰了。
    可这个小子不但厉害,还能反哺他们三个老傢伙。
    这段时间,因为李子成忙於其他的事务,音乐方面都是他们三个人到处活动。
    原本以为,人老了,退休了,就无人问津了。
    虽然一辈子活得很精彩,可是临老的落寞,还是让他们对这种落差很不適应。
    结果呢,因为帮著李子成先后弄了两部电影的配乐,让他们重新焕发了第二春。
    各种关於音乐的活动、研討会等等,他们三人全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李子成的这份孝心让三个老人家非常满足。
    “你们就放心好了,美国那边的音乐界我也能平趟。等我拿了格莱美,就请你们到现场观礼,看我亲自捧杯。”
    “哼,胡吹大气,不知天地厚。”
    刘积对他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三个老师当中,顶数他跟李子成恩怨最深。
    谁叫这小子没事就拿他的感情开刀,弄的他火冒三丈。
    “你別说,弄不好啊,这小子还真能闯出一番名堂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雷震邦阅人无数,从未见过李子成这样的。
    或许正因为能常人所不能,所以才能成就非凡。
    佟奇不管三个老头说什么,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要往李子成的手里塞。
    “外不比家,千万不要苦了自己。”
    李子成连忙阻拦。
    “师母,用不著这样。您就放心吧,我不管到哪儿,都不会苦了自己的。钱的方面,那就更不缺了。”
    等他把自己在日本赚了钱的事一说,几位老人家全都目瞪口呆。
    乔宇更是对这两个儿子道:“今后抱紧这小子的大腿。”
    乔京和乔方笑著点头,对於这个师弟也是看不懂了。
    凭啥大家都在赚死工资,你就赚钱跟抢劫似的?
    和三位音乐老师告別后,李子成又去了《京城文艺》。
    “寧姐,看看,我够意思吧?”
    看著李子成拿出来的稿子,张德寧心怒放。
    “哎哟喂,要么说还是咱成子够朋友、够局气、够义气。临走临走了,还能照顾我们这座小庙。”
    李陀等纷纷围了上来,瞬间就將稿子给瓜分了。
    张德寧不急於一时,好奇地问道:“你不是忙著出国吗?还有电影和演唱会的事,哪来的时间写作?”
    “我写作还需要时间?”
    李子成臭皮地道:“区区五万多字而已,不过几天的功夫。“
    “不愧是快枪手。“
    张德寧朝他竖起的大拇指。
    不过一想起改稿子的事,又有点犯难了。
    “你这马上就要走了,稿子要是需要修改,可怎么办呢?“
    “改什么改?直接发就是。我的水准,你难道没有信心吗?”
    李子成可是信心十足。
    毕竞原封原样照抄的,本来就是发表在《京城文艺》上的,哪里还需要修改?
    张德寧呲牙咧嘴,可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
    总不能还把稿子邮到美国去,让李子成改完之后再邮回来吧。
    李子成给《京城文艺》投的稿子,是一篇五万多字的小说。
    《现实一种》
    这是余樺的代表作。
    属於先锋主义题材,彻底顛覆了伦理文化和人性本质。
    他如今在文学领域,也算是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和当下流行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截然不同。
    一开始,文学界还对他多有批判和职责。
    但是现在,他的特立独行反而成为了標籤。
    亲朋好友一圈走下来,时间也来到了十二月初。
    李子成也到了该出发的时候。
    “东西都带好了?”
    这一天,李庚和贝聿成特意放下工作,帮他收拾行李。
    明明包裹已经打理好了,贝聿成还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妈,不用担心。放假的时候,我也会回来的。”
    知母莫如子。
    李子成揽著母亲的肩膀,只一句话就让女人的泪水倾泻了下来。
    別管平时多么知性、多么优雅,可是当孩子到远行的时候,任何母亲的心都像针扎一般的痛。
    “一个人在外面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混乱的地方,晚上也儘量少出。记得申请持枪证,如果有人找你麻烦,千万別手软。“
    贝聿成的吩咐和普通的父母不同。
    虽然她也没有去过美国,但是美国什么样子的,她很清楚。
    亲戚们的来信当中,也都是说过的在她的心里,什么也没有李子成的安危重要。
    只是听著这样的嘱咐,李子成不由咧嘴。
    自己是个老妈,事到临头的时候强硬的可怕。
    “我都记得了。你们在家里,工作的时候也不要太拼命,冷了记得添加衣服。京城冬天的空气不太好,出入的时候记得戴口罩。四合院保暖效果不好,木材和煤炭上面千万別节省。”
    到了这个时候,李庚反而不善言辞。
    “了,家里有我在,会照顾好你妈的。到了上海那边,给大家带好。”
    等出了门,王硕、冯龚人早就在等著了。
    从他手里接过行李,簇拥著他一起去了火车站。
    李子成没让父母相送,只是在他们凝望的眼神中,留下了最后的笑脸。
    1980年,中美之间还没有直达的航班。
    要想去美国,必须要途径香江、东京或者欧洲转机。
    考虑到有事情要办理,所以李子成先要去上海,然后从上海飞东京,再转机去美国。
    这也是他十二月初就必须出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