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章 《当代》头条

      胡永军看似张启民真的不懂,就一本正经地说道:
    “发工资的那一天!”
    张启民闻言,立刻做出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
    张启民的表现,胡永军看在眼里,很是满意。
    张启民暗想,其实按胡永军的说法,即使一个月没来班上那也是可以的。
    因为,前一世,不久以后,瀧泉县的各个单位就要开始实行新的財务制度了。
    各单位的工资不再是当面发现金,每个人都將办一张银行卡,工资以后直接打在银行卡里,钱直接上银行去领取。
    前一世,这个阶段,文教局很快就要拆分成两家单位:文化局和教育局。
    文化局直接领导的单位有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电影院。
    文化局还要成立一家新的单位——博物馆,原来破破烂烂、只有一个简陋展厅的文管所会被直接拆掉。
    隨著文化市场的兴起,文化局下面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將成为香餑餑……
    想到此,张启民的思绪开始飘扬起来。
    两人正喝著茶,门外,一阵高跟鞋的声音由远及近往张启民他们办公室方向而来。
    胡永军停止了喝茶动作,对张启民说道:
    “你猜猜,是哪个大美人要来我们办公室?”
    张启民笑著摇了摇头。
    隨著高跟鞋的声音在门口戛然而止,一个靚丽的人影出现了门口。
    来人是馆里负责报刊书信分发的小蒋,她一脸好奇地望著办公室內,然后冲张启民挥了挥手中的信件,大声说道:
    “你叫张启民?这里有你的邮件和匯款通知单!”
    张启民不由得在心里低呼了一声:
    “这稿费,来得太及时了!”
    东大国的邮政匯款通知单,约巴掌大小,上面的线条是绿色的,和张启民用来写小说的稿子格子同一种顏色。
    就是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绿色的邮局匯款单,曾经承载了无数文学青年的梦想与荣耀。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超顺畅,??????????????????.??????任你读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燕京的办事效率,真是快啊!
    才八月十號不到,他们已经把今年第五期的杂誌样刊印出来了!
    不仅印出来了,而且邮寄到了自己手中。
    拆开偌大的牛皮纸信封,四本最新一期《当代》杂誌露出了真容,还散发著淡淡的油墨清香。
    按张启民阅读杂誌的习惯,一般是先看目录,然后看正文。
    在《当代》的目录里,张启民的小说《河边的错误》被排版了最顶端,小说名的后面印著张启民的姓名。
    头条!
    这是出乎张启民意料的。
    前一世,有过一个特別牛逼的作家,在给某杂誌投稿小说的时候,就说了句牛逼轰轰的话“我这篇小说排头条”,被当作神话传了很久,以至於以看文学杂誌为乐趣的张启民都被感染到了。
    而现在,自己的小说竟然直接被排在了《当代》头条!
    出乎张启民意料的还有,那张“东大国邮政匯款通知单”上的金额:
    八百七十元整!
    下面的附言里,打著一行墨痕较淡的字:
    “《河边的错误》稿费”
    这么说来,《当代》杂誌给自己开出的稿费,是一千字三十元!
    这个单价,如果放在前一世张启民重生前,一点都不高。
    但现在是公元1987年!
    八百七十元钱,无疑是一笔巨款!
    以胡永军文化馆正式编制人员的工资,这笔钱是他將近十个月的工资总和!
    胡永军一把抢过匯款通知单,瞬间被上面的金额给惊嚇到了。
    “这么多!启民,你这次发大財了!”
    语气里,充满毫不掩饰的羡慕。
    张启民轻轻地笑了笑。
    他把手中的一本《当代》向胡永军递去。
    胡永军翻开杂誌,看到张连民的小说竟然被排在了第一篇!
    胡永军粗粗地翻了翻,《河边的错误》竟然有二十三页之多!
    如果说之前,胡永军心底里还有想把自己的诗歌继续写下去,以期和张启民的小说並驾齐驱的话,此刻,已经没有了一点儿信心。
    能在燕京的国级刊物《当代》上发表小说的人,就在自己的眼前,和自己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而且他的年纪还只有十八岁!
    胡永军此刻,已经成了张启民最坚定的拥躉!
    胡永军的思想活动,张启民当然是不知道的。
    他从牛皮纸信封里又抽出一本,递给小蒋,口中说道:
    “小蒋,请你帮我把这本杂誌送给王馆长,谢谢!”
    小蒋一直一脸好奇地看著刚才眼前发生的一幕,这个能在燕京的国级杂誌上发表小说的年轻人太奇怪了!
    怎么说呢?如果是平常人,收到这么一大笔稿费的时候一定会欢呼雀跃,不欢呼雀跃,那至少会高兴一下吧?
    但这个张启民实在是太冷静了!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悦,好像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太不可思议了!!
    小蒋从张启民手里接过杂誌,返身离开了他们办公室。
    等走出了七八步远,小蒋突然心里涌上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咦?我为什么要帮他送杂誌呢?!
    自己发表小说的杂誌,应该他自己送才是啊!那样才能体现出他的诚意。
    还有,听说这个张启民才十八岁,他怎么能和馆里那些人一样,也叫我“小蒋”?!
    再怎么,我都比他大了五岁……
    五岁啊,我怎么会比他大五岁?
    小蒋瞬间被自己產生的念头嚇著了,快步朝馆长室走去。
    看到小蒋走了,胡永军问张启民:
    “启民,你现在有这么大一笔稿费,打算怎么?”
    张启民笑了笑,说道:
    “这倒没有想好,前几年我读高中,家里欠了些钱,要去还上。”
    胡永军听完,发出一声唏嘘:
    “哦!”
    张启民撒了个谎。
    家里四口人种茶叶,供个高中生还是供得起的。
    所幸,安仁乡是离瀧泉县城最远的乡,那边的具体情况胡永军未必清楚。
    “启民,现在你刚在《当代》上发表小说,你要乘胜追击,把给咱自己办的《瀧泉文艺》的小说写出来!”
    “好的,我抓紧写出来!”
    “这就太好了,小说有了!到时候,你的小说,我们《瀧泉文艺》也排头条。”
    “谢谢胡编!我们《瀧泉文艺》创刊號的稿子都齐全了吗?”
    “没呢,截止目前,还只有你一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