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1章 《白鹿原》过稿!

      窗玻璃上,北风夹著雪在不断地拍打。
    屋內,绿漆铁皮柜下方的藤椅上,秦赵阳裹著军大衣蜷坐。
    《白鹿原》的手稿复印件分成了数份,摊放在桌面上,秦赵阳枯手握著红色蘸水笔,墨水留在右手中指的关节上,沉积成一团暗红色。
    北窗下,朱胜昌坐在一个绿色单人沙发上,膝盖上放著秦赵阳看过的书稿。
    舟倡义走到朱胜昌旁边的椅子边,坐下来。
    被分订成几十份的《白鹿原》书稿复印件,渐次从秦赵阳手上,递到朱胜昌手上,然后再递到舟倡义手上,最后匯总。
    屋子里,只有暖气管道发出的轻微嘶鸣声,看到激动处,秦赵阳点燃了一直咬在嘴上的菸斗。
    隨著一口烟吸入嘴中,一阵咳喘声隨之响起,却淹没在了暖气管道的嘶鸣中。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晨光刺破雪雾,天亮了!
    守候了一夜的舟倡义,帮秦老茶渍斑斑的搪瓷茶缸里续上热水。
    朱胜昌突然开口道说:“秦老,老章的调令收到了。”
    “哦?章忠鍔新刊的名字叫什么?”
    “好像叫《文学四季》……”
    秦赵阳声音沙哑:“哦……胜昌,文学黄金时代到来了!”
    天完全亮了,雪停了。
    张启民在“作家招待所”的床上睡得迷迷糊糊,门外传来舟倡义的声音:
    “启民,起来了吗?”
    张启民从床上爬起来开门:
    “舟老师,几点了?”
    “启民,你一定昨晚又熬通宵了,现在是下午两点。走吧,你赶快洗漱一下,我带你去吃饭,好了去编辑部。”
    “去编辑部?要我开始改稿了吗?”
    “不,参加编辑的全员討论会!”
    “好,饭不吃了,我不饿……”
    半个小时后。
    《当代》杂誌编辑办公室內,座无虚席,秦赵阳领衔的《当代》文学编辑部全体人员正以前一天的格局围坐一起。
    舟倡义推门而入,身后跟著张启民。
    张启民进门的一瞬间,全屋子二十多双眼睛的目光齐刷刷地向他投来。
    舟倡义向大家介绍道:
    “这位就是《白鹿原》的小说作者张启民!”
    舟倡义说完话,让舟倡义感到纳闷的是,预料中的掌声並没有出现!
    所有人都傻呆呆地看著张启民,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想著同一个问题:太年轻了!这是写出《白鹿原》的作者吗,怎么如此年轻?
    张启民也愣了一愣,他微笑著向眾人点头致意,然后目光沉稳地环视一周,看到被眾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一位老者,清瘦、睿智、戴著玳瑁老眼镜,就大步走到他近前,微微弯下身说道:
    “秦老,您好!我是张启民。”
    秦赵阳惊讶地张了张嘴,冲张启民微微一笑,把手伸向了同时伸出右手的张启民。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旁的舟倡义立刻带头鼓起掌来。隨即,眾人的掌声也响了起来。
    掌声中,张启民转向另一位四方脸、有些年纪的老编辑:
    “您是老龙吧,您好!”
    龙式辉吃惊地望著张启民,以至於张启民伸手与他握手时,他竟仓促得有些失態。
    舟倡义也吃惊地看著眼前的一幕:自己似乎没向张启民介绍过编辑部的同仁,怎么,张启民对编辑部的元老都这么熟悉?!
    今天,《当代》编辑部的编辑们有两个意外:第一意外是,见到了《白鹿原》的作者,竟然是个非常俊朗的年轻人;第二意外是,全员审稿討论会结束。
    因为秦老当眾宣布了决定:“《白鹿原》过稿!”
    过稿——意味著通过了编辑部的初审、覆审和终审,直接进入列印清样、校对环节,接下来就送印刷厂排版出版了。
    会议结束前,朱胜昌替秦老宣布:
    “依照《白鹿原》篇幅,《当代》决定分两次刊登,八八年第二期和八八年第三期!”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朱胜昌伸出双臂,往下压了压,说道:
    “以后再遇到像《白鹿原》这样的长篇,也要像这次一样,实行重大稿件全员討论制……”
    眾人皆点头同意。
    编辑们高兴的是,难熬的审稿会终於结束了,《白鹿原》的刊发必將给杂誌社带来销量的提升。
    和编辑们同样高兴的当然是张启民,张启民高兴的是,自己不需要改稿了!
    也就是说,自己这一趟燕京之行,名义上的改稿实际上不需要自己动一笔,当然,自己在“作家招待所”的写作除外。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舟倡义在张启民的耳边轻轻地说道:
    “秦老请你到他办公室去。”
    张启民点了点头。
    总编室,秦老亲切地问道:“小伙子,你是第一次来燕京吧?”
    张启民答道:“是的,秦老。”
    秦赵阳微微点了点头:“年轻,真好啊,有无限的可能……”
    张启民不由得一愣,这正是自己的理念,想不到竟从秦老的嘴里说了出来,虽然语气不同,秦老似乎充满了感慨,但这话对自己来说却是激励。
    隨后,秦赵阳转向了舟倡义:
    “倡义,编辑部决定给你放三天假。这三天,你就陪张启民在燕京玩玩,放鬆放鬆,对启民来说,也算是开阔眼界……”
    舟倡义闻言,喜上眉梢:“谢谢秦老,您考虑得真周到!”
    张启民从身上背的书包里取出了两条牡丹,整齐地码在了秦赵阳的桌上:
    “秦老,这是我从南方带过来的烟,我自己平时抽得也不多,请您试试,口味可能比大前门淡一些。”
    张启民已经看到了秦赵阳桌上的菸斗和几个大前门的空壳。
    秦赵阳看了看香菸,眉头顿时紧皱起来,发出了一声长音:“这……是舟倡义的主意吧?”
    舟倡义闻言,脸色大变,赶忙说道:“秦老,这不关我的事啊。”
    张启民微笑著说道:“秦老,確实不关舟老师的事,这事是我自己决定的。”
    秦赵阳脸上的肌肉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伸出一根指头指著那两条牡丹,严肃地对张启民道:
    “本来《白鹿原》已经过审了,小伙子,如果你搞这些,你的小说《当代》不打算刊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