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47章 英伦工程师,携图来投奔

      龙兴十七年,春。
    英国,伦敦。
    泰晤士河畔,博尔顿-瓦特公司的蒸汽机工厂內,浓烟滚滚,机器轰鸣。
    年轻的工程师托马斯·瓦特,正涨红了脸,与他的上司,工厂的总工程师,激烈地爭吵著。
    “总工程师先生!我再说一遍!我们现有的『低压蒸汽机』,热效率实在太低了!大量的能量,都隨著乏味的蒸汽,白白浪费掉了!”瓦特將一卷绘满了复杂图纸的羊皮纸,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只要我们採用我的新方案,使用『高压蒸汽』和『膨胀做功』原理,再配合上我设计的『分离式冷凝器』,我敢保证,蒸汽机的效率,至少能再提高三成!这意味著,同样的煤炭,能產生更强大的动力,或者,同样的动力,能节省三成的煤炭!”
    总工程师,是个头髮白,满脸油污的刻板老人,看都没看那份图纸一眼。他只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托马斯,你的想法太疯狂了,也太危险了!”
    “高压蒸汽?你知道那意味著什么吗?意味著锅炉要承受数倍於现在的压力!一旦爆炸,整个工厂都会被夷为平地!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你吗?”
    “至於你那个什么『分离式冷凝器』,结构太复杂了!成本太高了!我们现在生產的蒸汽机,已经供不应求了,订单都排到明年了,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气,去搞这种不確定的东西?”
    “可是……”
    “没有可是!”总工程师粗暴地打断了他,“托马斯,你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但太理想化了。记住,我们是商人,不是学者。利润,才是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东西。收起你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地,去把三號车间的那个气缸修理好。”
    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瓦特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瓦特看著自己耗费了两年心血设计出的图纸,被总工程师弃之如敝履,心中充满了屈辱和失望。
    这就是英国,这个號称世界上最先进、最自由的国家。
    在这里,资本家们只追求眼前的利润,他们寧愿卖一百台低效率的旧机器,也不愿投资研发一台高效率的新机器。任何创新,只要不能立刻带来丰厚的回报,就会被无情地扼杀。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工厂,走在伦敦骯脏、拥挤的街道上。
    街边的报童,正在声嘶力竭地叫卖著最新的报纸。
    “號外!號外!海军部决定,再追加订购二十艘『復仇』级蒸汽巡航舰!誓要让东方的野蛮人,见识到大英帝国的船炮之威!”
    “普鲁士大使宣称,將与我国展开军事合作,共同遏制东方帝国的扩张!”
    瓦特听著这些叫囂,心中感到一阵噁心。
    蒸汽机,他所热爱的这项伟大发明,本应是用来解放人力,造福民眾的。可如今,在这些政客和资本家的手中,却变成了发动战爭,掠夺殖民地的工具。
    他们將自己发明的机器,装在战舰上,漂洋过海,去攻打一个他闻所未闻的东方国家,仅仅因为那个国家,不想和他们做生意。
    这太荒谬了。
    他走进一家经常光顾的小酒馆,想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本书首发 找书就去 101 看书网,101????????????.??????超全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酒馆里,几个刚从远东航线回来的水手,正在唾沫横飞地吹嘘著他们的见闻。
    “……你们是没见到啊!那个叫『大夏』的东方国家,简直就是个怪物!他们的城市,比伦敦还要乾净,还要大!他们的皇帝,听说,是个……是个懂『格物』的!就是咱们说的科学!”
    “放屁吧你!”另一个水手不信,“黄皮猴子,懂什么科学?”
    “是真的!”第一个水手急了,“我亲眼所见!他们在修一种叫『铁路』的东西,铁做的轨道,上面跑著不用马拉,自己会冒烟的铁车!那速度,比最快的马车还快!我们船上的一个工程师,偷偷画了图,回来给老板看,老板当场就嚇傻了!”
    “还有!他们的工匠,地位高得很!听说,只要你有真本事,能造出好东西,皇帝会亲自接见你,给你封官,给你大宅子!不像咱们这,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也就是个臭烘烘的技工!”
    “真的假的?”周围的人,都听得入了迷。
    瓦特的心,也猛地一跳。
    皇帝亲自接见工匠?给官职?给宅子?
    这……这怎么可能?
    在他看来,国王和贵族们,只关心宴会、打猎和战爭。工匠和工程师,在他们眼里,和铁匠、木匠,没什么区別。
    那个遥远的东方帝国,真的如此不同吗?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悄悄地埋下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瓦特像著了魔一样,开始疯狂地搜集一切关於那个东方帝国的信息。
    他从那些远航归来的水手口中,听到了更多关於大夏的传说。
    有人说,大夏有一种叫“皇家理工学院”的学校,专门教授数学和物理,不问出身,只看成绩。
    有人说,大夏的军队,装备著一种可以连发的火枪,射程远,精度高,一个士兵,就能压制他们一个排。
    还有人说,大夏的皇帝,为了一个有才华的女工匠,不惜与满朝的贵族大臣翻脸,力排眾议,任命她为国家级工程的总设计师。
    这些消息,或真或假,充满了夸张和想像。但它们共同描绘出的,是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尊重知识,渴求人才,充满了变革与活力的世界。
    终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荷兰商人的手中,得到了一份由大夏官方印发的,用英文书写的宣传册。
    那本小册子,印刷精美,上面详细介绍了大夏皇家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格物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份面向全世界的“招贤令”。
    “……凡有一技之长者,无论国籍、种族、信仰,大夏帝国皆诚邀您前来。在这里,您的才华將得到最大的尊重,您的研究將得到最充足的支持。帝国皇帝承诺,將为您提供优渥的薪酬、舒適的住所,以及……绝对自由的学术环境……”
    看著那段文字,瓦特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设计的那些图纸,不再是废纸,而是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变成一台台高效运转的机器。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不再是一个处处受限的小技师,而是站在一位同样热爱科学的君主面前,与他探討著蒸汽与齿轮的奥秘。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不可遏制地升起。
    去东方!去大夏!
    那里,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
    这个念头一生根,便再也无法拔除。
    他做出了一个將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他偷偷地,將自己这些年来所有的研究图纸,包括那份被总工程师鄙夷的“高压蒸汽机”设计图,全都复製了一份,小心地藏好。
    然后,他变卖了自己不多的家產,用一个假身份,在东印度公司,买了一张前往东方的、最低等的船票。
    登船的那一天,他回头望了一眼被浓雾和煤烟笼罩的伦敦。
    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留恋,只有一种奔向光明的解脱。
    “再见了,大英帝国。”他喃喃自语,“再见了,这片只认金钱,不认天才的土地。”
    船,缓缓驶离了港口。
    瓦特不知道,他的前方,是怎样一个未知的世界。
    他只知道,他正带著自己全部的希望和梦想,去投奔一个理想的国度。
    ……
    龙兴十七年,秋天。
    京城,西郊,皇家理工学院。
    一辆由四匹骏马牵引的华丽马车,在学院门口缓缓停下。车门打开,走下来的,是一个面色苍白、神情忐忑的西洋人。
    正是歷经数月海上顛簸,终於抵达大夏京城的英国工程师,托马斯·瓦特。
    鸿臚寺的官员,將他带到这里后,便恭敬地离去了,只留下一名身穿学院制服的年轻助教,负责接待他。
    “瓦特先生,请隨我来。”那名助教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陛下今日恰好在学院视察,听闻先生到来,特意嘱咐,让您直接在此覲见。”
    皇帝……要在这里见我?
    瓦特的心,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他原以为,自己作为一个偷渡而来的异邦人,最多也就是被某个工部的官员接见,盘问一番。
    却万万没想到,竟然能惊动这个东方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他怀著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跟在助教身后,走进了这座传说中的“科学圣殿”。
    一进入学院大门,瓦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没有他想像中的亭台楼阁,雕樑画栋。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水泥道路,道路两旁,是一栋栋风格简洁,窗明几净的红砖建筑。建筑上,用汉字和一种他看不懂的符號,標註著“物理学部”、“化学学部”、“机械学部”等字样。
    空气中,没有脂粉的香气,也没有文人墨客的吟诵,只有远处隱隱传来的,机器运转的轰鸣,和金属敲击的清脆声响。
    一群群身穿统一蓝色制服的年轻人,在校园內穿梭。他们或三五成群,激烈地爭论著什么,或步履匆匆,腋下夹著厚厚的书籍和图纸。他们的脸上,没有贵族的傲慢,也没有平民的卑微,只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自信。
    这……这是一个学校?
    瓦特感觉自己的认知,被彻底顛覆了。
    这里不像是一所学校,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活力的研究工坊。
    助教將他带到一栋標有“格物院-蒸汽动力研究所”的建筑前。
    “瓦特先生,陛下和全伯爵爷,正在里面测试新型机组,请您稍候。”
    瓦特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向里望去。
    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中央,安放著一台巨大的钢铁造物。数十名工匠,正围绕著它忙碌著。而在机器旁,站著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个鬚髮皆白的老者,穿著一身沾满油污的工匠服,正拿著一把扳手,亲自调试著阀门,口中还不断地对身边的工匠下达著指令。
    而另一个,则是一位身穿玄色常服,身姿挺拔的年轻人。他虽然衣著华贵,却没有任何架子,正一脸专注地看著老者操作,时不时地,还会弯下腰,与老者低声討论几句。
    瓦特的心臟,漏跳了一拍。
    那个年轻人……虽然他从未见过,但那股渊渟岳峙,不怒自威的气质,让他瞬间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大夏皇帝,陈平川!
    天啊!传说竟然是真的!这位东方的帝王,真的会亲临工坊,与工匠们一起,研究机器!
    就在这时,厂房內,那台巨大的机器,在发出几声沉闷的喘息后,猛地喷出一股强劲的白汽。连接著机器的巨大飞轮,开始缓缓转动,並且越来越快,最终带动著一整排的传动轴,发出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
    “成功了!成功了!”
    “全伯!功率输出稳定在三百匹马力!比之前的记录,又高了五十匹!”
    “太好了!”
    厂房內,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那个被称为“全伯”的老者,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扔掉手中的扳手,对著身边的皇帝,深深一揖:“陛下!幸不辱命!多管式热交换器,成功了!”
    陈平川哈哈大笑,他亲手扶起全伯,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全伯,你又为我大夏,立下了一大功!朕要重赏你!”
    他环视著周围欢呼的工匠们,朗声道:“所有参与此项研究的工匠,官升一级,赏银百两!今晚,朕在宫中设宴,为你们庆功!”
    工匠们再次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瓦特在窗外,看著这一幕,眼眶,不知不觉间,湿润了。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个帝王,对技术发自內心的热爱,对工匠发自內心的尊重。
    他看到了一群工匠,因为一项技术突破,而获得了无上的荣耀和丰厚的奖赏。
    在这里,才华,是真正被认可的。
    在这里,创新,是真正被鼓励的。
    他想起了自己在博尔顿-瓦特公司,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想起了自己的图纸,被总工程师鄙夷地扔在一旁。
    两相对比,恍如隔世。
    他知道,自己来对了。
    就在这时,陈平川似乎察觉到了窗外的目光,他转过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瓦特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就要跪下行礼。
    陈平川却笑著对他,招了招手。
    助教连忙推开大门:“瓦特先生,陛下召您进去。”
    瓦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满是褶皱的衣服,怀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进去。
    “你,就是托马斯·瓦特?”陈平川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带著一丝审视,一丝好奇。
    “是……是的,尊敬的陛下。”瓦特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他学著刚才看到的礼仪,笨拙地想要行礼。
    “免了。”陈平川摆了摆手,用熟练的英语说道,“在朕的格物院里,不讲究这些繁文縟节。在这里,我们只讲究一样东西——才华。”
    瓦特再次被震惊了。这位东方皇帝的英语,说得比他公司的老板还要標准!
    “朕听鸿臚寺的人说,”陈平川绕著他,走了一圈,像是在打量一件稀有的珍宝,“你,带来了一份,关於『高压蒸汽机』的图纸?”
    来了!
    瓦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这位皇帝,会如何看待自己那“疯狂”而“危险”的设计。
    他咬了咬牙,从怀中,颤抖地,掏出了那捲被他视若生命的羊皮纸图纸。
    “是的,陛下。”他鼓起勇气,抬起头,迎向陈平川的目光,“我认为,利用高压蒸汽,可以让蒸汽机的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提升!虽然……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我已经设计出了相应的安全阀和加固锅炉方案……”
    他语无伦次地,解释著自己的设计理念。
    然而,陈平川只是拿过图纸,扫了一眼,便打断了他。
    “分离式冷凝器,很聪明的想法。利用蒸汽的膨胀性来做功,而不是单纯的推动,思路正確。还有这个……曲柄连杆机构,比我们现在用的摇臂式,传动效率更高。”
    陈平川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点在了瓦特设计的核心要点上。
    瓦特彻底懵了。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位比自己,还要精通蒸汽机原理的……宗师级人物。
    “图纸,不错。”陈平川將图纸捲起,交还给他,“很有价值。”
    瓦特的心,狂跳不止。他听到了自己最渴望听到的评价。
    “你,愿意留在我大夏,將它,变成现实吗?”陈平川看著他,发出了正式的邀请。
    “我……我愿意!”瓦特几乎是吼出来的。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单膝跪地,声音哽咽,“陛下!我愿意为您,为大夏帝国,献出我的一切!”
    陈平川满意地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好!”他亲自將瓦特扶起,“从今天起,你,托马斯·瓦特,便是我大夏工部格物院的『高级顾问』,官职,暂定为正五品。朕赐你一座宅邸,月俸一百两银子,僕人十名。另外,你的身份问题,朕会亲自下旨,让你入我大夏汉籍。”
    他指著身边的全伯,说道:“这位,是我的工部尚书,格物侯,全伯。以后,你就跟著他,他会给你最大的支持。你需要什么人,什么材料,什么设备,儘管开口。朕只有一个要求。”
    瓦特的呼吸,都快停止了。
    只听陈平川一字一句地说道:
    “朕要你在一年之內,让朕看到,比这台机器,效率再高三成的新式蒸汽机!”
    “臣,托马斯·瓦特,遵旨!”瓦特用他刚刚学会的,蹩脚的汉语,重重地回答。
    他的眼中,燃烧著前所未有的火焰。
    他知道,他的时代,从今天起,才真正开始。
    而陈平川,看著眼前这个激动不已的英国天才,心中想的,却是更远的事情。
    瓦特,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到来,像一块磁石,必將吸引更多,在西方鬱郁不得志的天才,前来投奔。
    他要做的,就是搭建好这个舞台,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们,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地,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