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章 腹背受敌

      孙卫邦接过香菸,一边向前大步奔跑,一边低头开打盒子包装。
    眯起眼睛数了数。
    还好。
    就少了四根。
    他把香菸揣进兜里,轻轻拍了拍:“营长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半个小时,肯定能打下鬼子大使馆!”
    说著,他快跑两步,跟上前面的队伍。
    王松抬头看了眼,日本大使馆楼內灯火通明,但是拉上了窗帘,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日本人虽然蔑视东北军。
    但这么基础的错误可绝对不会犯。
    廖何跟上来:“营长,迫击炮阵地那边我都安排好了,炮击预计在两分钟之后开始,弟兄们手有点生,可能效果没有那么好。”
    按照东北军的编制。
    营级部队並不配属迫击炮部队。
    这几名炮兵,还是他从王铁汉手里挖过来的。
    这兄弟太仁义了!
    要枪给枪,要炮给炮,要人给人。
    翻遍史书,也没见过对友军这么大方的军官。
    王松:“没事,我看这大使馆附近的日本士兵不多,应该能应付的过来,这边我来盯著,你带几个人,去附近搜寻一下,我刚才听到有咱们这边的枪声,可能是友军!
    “注意安全!”
    廖何点了点头:“明白!
    “对了营长,你那包日本香菸呢?”
    王松目不转睛的盯著前方,摆了摆手:“还给孙驴子了,你要是想抽,就去找他要,我这一根都没有了!”
    廖何挠挠头:“知道了...”
    其实在这三人中。
    他的菸癮是最小的。
    最大的是孙卫邦。
    其次是王松。
    当兵嘛,爱烟不算什么。
    在后勤部门那边,香菸算是正经的军用物资,和粮食,枪弹一个级別的。
    平时自己买著抽。
    等打起仗,后勤部会每天定量发放。
    更何况真正当大官的那帮人,抽的都是烟土。
    只抽普通捲菸,在军官里面已经算是一股清流了。
    他刚才发问,也不是真的想抽菸。
    其实他刚才发问,也並不是真的想抽菸。
    士兵在前面打仗,连命都不要了,军官在后面爭著要烟抽,其他部队怎么样不知道,但2营目前的军风,还没有腐败成这个样子。
    廖何之所以开口,主要是想分给下面的士兵们。
    刚才他在赶来的时候,从几名伤兵身旁走过,看到他们互相討要香菸,一群人摸摸兜,就找到两根,没办法只能一人一口轮著抽。
    看到这一幕。
    属实有点於心不忍。
    他的又抽完了。
    正好王松在身边,就顺带著问了一嘴。
    廖何飞快向后方跑去,王松和几名卫兵躲在残垣断壁中,时刻观察战场前线。
    咕嚕!
    王松咽了下口水。
    说实话。
    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看热兵器战斗,刚才在奉天城外阻击关东军先遣队,他一直在后方。
    而现在。
    负责主攻的一连,距离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只有不到300米。
    甚至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
    “二连,三连到什么地方了,你快去看看!”他看向身旁的卫兵,大声喊道。
    巷战的视野並不开阔。
    除了一连外,他看不到其他部队的情况。
    “是!”
    “不好了!不好了!”一道仓皇的声音传来。
    王松心中顿时勃然大怒:“你妈死了?喊鸡毛呢,信不信老子毙了你!”
    士兵跑到掩体后面,继续大声喊:“营长,咱们后面出现了一伙敌人,迫击炮阵地被迫转移了,他们要我过把消息传给您!”
    王松深吸口气:“你快跑过去告诉二连,立刻回撤!听见没有!”
    士兵努力平復呼吸:“听......听见了...”
    说罢,便又立马跑开。
    王松眉头紧蹙。
    要是有无线电接收器就好了。
    交通全靠走,通讯全靠喊。
    这也就是己方在人数上占优,不然的话,恐怕早就被日军的战术打蒙圈了。
    “营长,俺们也过去吧!”
    “是啊!”
    躲在掩体后面的卫兵出声说。
    王松点了点头:“留一个给我传话,其他人立刻回防后方,拖住日军!”
    这里位於中间地带,一堆从楼上掉下来的木头挡住了道路,两侧又没有暗巷,如果前面的一连不溃败,后方能成功守住的话,根本不可能有日军衝过来。
    如果没守住。
    在这种地形里,就凭这几个人,也根本无济於事。
    “是!”
    王松揉了揉太阳穴,一夜没睡,他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耳鸣,当时骨膜被炮弹给震坏了,耳朵里一直有蜂鸣声。
    前方响起枪声了。
    “噠噠噠噠——!”
    “手榴弹!给我炸了那挺机枪!”
    “小心掷弹筒!”
    嘈杂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王松晃了晃脑袋,继续关注前方战场。
    他能从枪声中听出来,现在还在防守日本大使馆的士兵並不多,大概只有几十人。
    三八式步枪的声音稀稀拉拉,甚至九二式重机枪的声音也不多,好像只有一两挺的样子,马上就要被辽十三式步枪,以及马克沁的枪声淹没了。
    按理来说。
    这么重要的地方,至少得有一个中队啊!
    其他人去哪里了?
    王松不敢放鬆警惕,看了眼旁边仅剩下的一人:“你跑到前面,告诉一连长,我答应他的迫击炮支援没有了,让他小心行事!”
    “明白!”
    卫兵窜了出去。
    猫著腰,在枪林弹雨中来到孙卫邦身旁,並转述了那句话。
    孙卫邦这会儿正举著一桿步枪,和日军士兵对射,听到这番话后,脸上神色不改:“你回去告诉营长,我知道了,放他放心,一个大使馆,打下来还不成问题!”
    说罢,他抬头看了眼使馆院內旗杆上的那面膏药旗,脸上闪过一丝不屑。
    当年在直奉战场上,他手下只有一个排,十几个人,能追著直军一个营打。
    现在上百人打几十人。
    还能输了不成!
    日本关东军装备精良,素质高超。
    东北军也不差!
    一连的上下几乎所有的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在战斗能力这方面,还是非常放心的。
    又开了几枪后,孙卫邦瞅准时机:
    “日本人重机枪熄火了,重机枪掩护,兄弟们衝上去,剁了他们!
    “一排打头阵,二排,三排跟上,交替进攻!
    “老子说交替进攻!
    “耳朵聋了吗?”
    孙卫邦急得大喊。
    此刻还活著的日军,都退回到了院內,把由混凝土浇筑的大门当做掩体,企图负隅顽抗。
    双方又只隔了一条横道。
    经验告诉他。
    这个时候发起进攻,只有战术得当,后方的机枪掩护到位,伤亡不会特別大。
    “杀啊!”
    “杀了他娘的日本大使!”
    “小点声!”
    稍许慌乱后,一连开始了猛烈衝锋。
    一排冲在最前面,跑到街中央时,士兵立刻趴在地上进行射击,压制住日军。
    二排士兵单手拎著步枪,快速从补上去,跨过街道后像一排一样,掩护后面的三排发动衝锋。
    所以说,虽然是一排大头阵,但真正和日军率先展开白刃战的。
    確实位於最后面的三排。
    王松躲在后面,將前方的战斗看了个大概。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衝锋战术。
    真实战斗可不想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指挥官扯著嗓子喊几句,身旁的士兵一股脑的衝上去,之后就迅速解决战斗了。
    更离谱的是。
    影视剧里还有士兵一边衝锋一边开枪。
    这不扯淡吗!
    不管是东北军,还是日军,亦或是其他国家的军队,在衝锋战斗中,都会遵循最快速度到达目標的第一要务。
    通常在衝锋时。
    都是单手拎著步枪,半弯著腰,藉助掩体不断向前,快速向递进目標。
    边开枪边衝锋,这么慢的速度,还明晃晃的,后面又没有压制火力掩护,恐怕早就被重机枪打成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