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章 你太激进了!

      早上六点。
    王松率领剩下的部队启程,沿著於芷山逃跑的线路向北开进。
    启程大约两个小时后,一封由长春而来的电报,直接发进了王松的指挥所內。
    廖何:“长官,是吉林政府发过来的,要不您还是亲自看一下吧......”
    “你念一下。”王松眉头紧皱,正盯著地图仔细研究。
    老话说得好,想要学会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读懂地理。
    这方面一直是他的强项。
    廖何咽了口唾沫:“兹电偽抗日义勇军,中日之事应有外交手段解决,你部违抗军令擅自抵抗,因一时衝动而將东北拉入战火之中,已是滔天罪恶,望尔等迷途知返,悬崖勒马.......”
    后面的文字,他实在念不下去了。
    王松放下地图:“是吉林政府发的电报?那应该是熙洽的意思吧,偽抗日义勇军......艹!”
    听著电报上的文字,王松只觉得自己血压忽然升高。
    逼样的满清遗族都要投日了,还在这冠冕堂皇的扯你妈呢!
    廖何试探问道:“长官,咱们要做回电吗?”
    王松抽上根烟,强行压制住內心的愤怒:“回电,必须回电,你去起草电报,明码通电给东北军吉林各部队,把熙洽投日的事公开出去!”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了!
    廖何心中错愕:“通电熙洽投日?长官,目前我们还没有掌握到確切的证据,万一到时候他们倒打一耙,可该怎么办?”
    王松猛嘬一口烟:“不用管,就按照我说的做!”
    他有歷史上帝视角,知道熙洽主动投日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其他人没有,对这件事的態度始终是存疑,在没有確凿证据的情况下,把熙洽投日的事情公开出去,確实要冒很大的风险。
    毕竟熙洽不是一个人。
    而是整个东北满清势力的代表人,在他的背后,不知道隱藏了多少满清遗老遗少,这些人在东北发展数十年,早就根深蒂固了,当下百姓的文化水平极低,信息又闭塞,极其容易被刻意误导。
    到时候熙洽象徵性的对日军开两枪,都不需要歼敌数字,隨便打死几个老百姓,让他们穿上日本人的军服,再操控媒体把照片登在报刊上。
    自己的部队就会被骂成“叛军”。
    不要怀疑熙洽会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在满清遗老遗少的眼中,只要能復辟大清,哪怕吉林死一半人都在所不惜!
    然而失去民心的代价,王松可太了解了。
    廖何应了一声:“我们可以说他假传圣旨.......”
    王松出言打断:“他假传的圣旨,和上面的真圣旨比,在內容上有什么差別吗?”
    “这......”廖何语塞。
    是啊!
    说到底,正是那道坚决不抵抗的命令,给了这些汉奸走狗可乘之机。
    王松:“一营到哪了?”
    廖何快速回答:“孙驴子他们已经到四平了,再往北就是公主岭,还要再继续追吗?”
    王松瞥了眼地图:“不用了,让他们暂时在四平驻扎,派出探子跟著於芷山,话说这会儿......於芷山的部队是不是已经跑光了?”
    廖何点点头:“孙驴子那边发电报说,他们一路上抓了不少逃兵,走了一百公里,於芷山的部队恐怕已经减员一半了。”
    王松嘴角露出笑容。
    老祖宗诚不欺我。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省防第1旅这种烂到根上的部队,只要稍微施加点压力,就能自行溃散。
    要是施加的压力过大,反而会激起士兵的求生欲望。
    看来当初的决策是对的。
    如果全力进攻山城镇,部队的至少要伤亡一千余人,然而產生的效果,却未必有现在显著。
    ......
    四平。
    抗日义勇军一营。
    孙卫邦站在山岗上,右手里掐著烟,左腿抬起踩在木桩子上,整个身子压向左腿。
    副营长小跑过来:“老孙,別搁著抽了,那些抓到的逃兵怎么办?”
    孙卫邦放下腿:“司令那边特別指示吗?”
    副营长摇摇头:“没有,就说让咱们自行处理,要我说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们全都杀了,毕竟要是上纲上线的算,他们已经投靠了日本人,是咱们的敌人。”
    孙卫邦皱眉:“大概抓了多少?”
    他是营长,但实在不知道具体情况。
    一路上这些逃兵几乎遍地都是,压根就抓不完,第一次听到的数字是100多人,过了两个小时之后,再听到匯报,数字直接变成了300多人。
    有时候后方刚清点完人数匯报上去,前方又押送过来一批。
    人数几乎时刻刷新。
    升官了之后需要处理的军务几乎翻了一倍,他根本没时间每时每刻关心这事。
    副营长:“半个小时前粗略统计了一下,咱们大概抓到了600多人,咱们一个营才1000人左右,我感觉再这么抓下去,逃兵俘虏恐怕要比咱们的士兵还要多了!”
    不止於芷山的隨行部队,几乎整个省防第1旅都沿著这条路逃亡长春。
    7000人!
    哪怕只有五分之一的士兵选择了逃跑。
    那也足足有1750人!
    况且从目前的情况上看,省防第1旅至少发生了超过一半的非战斗减员。
    孙卫邦心里犯了难。
    大规模屠杀俘虏,如果全是日本人的话,他肯定非常赞成,甚至会亲自动手杀俘,可难就难在这些俘虏清一色的都是中国人。
    是自己的同胞。
    虽然部队里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投日倾向,但终归是还没有逃到长春,身上穿的还是东北军的军服,打的旗帜也是青天白日旗。
    孙卫邦:“你这太激进了,这么多人,都杀了肯定不行!”
    副营长回头看了一眼:“可......可是他们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消耗粮食,还拖累行军速度......”
    孙卫邦掐灭菸头:“把那些俘虏收编进来,安排人专门盯著,就当......给他们一次恕罪的机会!”
    副营长点点头:
    “要掺沙子吗?”
    掺沙子的意思,就是向收编的俘虏部队里安排忠诚的基层军官。
    孙卫邦犹豫片刻后,摇了摇头:
    “不用!”
    自己的部队从一个只有两百余人的连队扩充成千人营,也才是三天前的事。
    队伍里的新兵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如果再拨划出部分老兵进入俘虏部队,只怕到时候两边都討不到好处。
    ......
    半个小时后。
    刚刚再度启程的王松收到了来自四平孙卫邦的电报。
    廖何:“长官,孙驴子的办法是不是太激进了点?”
    王松一手拿著电报一手掐著烟:
    “嗯......是有一点。”
    他原本以为,孙卫邦会把这些抓到的逃兵俘虏打散,之后划归到各个班组中,但没想到的是,这傢伙直接搞了个“贼配军”。
    下一步是不是就应该把这些“贼配军”拉到战场最前面去当炮灰了?
    廖何眉头紧皱,想了好半天:
    “长官......其实我又觉得,孙驴子这么整也挺好的......”
    王松侧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