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章 第一条诞生

      “哎哟!”孙婶一声轻呼,手指触电般缩回。
    她正尝试给机针穿线,那细小的针孔在快速起落的机针上,难以捕捉。
    钢铁机头,沉重的踏板阻力,还有那比家用机快上几倍的速度和力量,都让她有些手忙脚乱。
    第一次踩下踏板,机针猛地扎下,带著强劲的力道,差点把她的手指也钉在压脚板上。
    “慢点,孙婶,別急。”李秀兰赶紧走过来,她学得最快,已经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
    “脚踩踏板要稳,別一下子踩到底。看准针的位置,线头用指甲捻一下,趁针升到最高点时穿过去。”
    王大娘坐在另一台机器前,她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脚下的力道,让机器缓慢地运转起来。
    拿起一块练习用的边角布,放在压脚下,轻轻放下压脚扳手。
    机针落下,发出“篤”的一声轻响。
    她试著推动布料,脚下的力量配合著推送的节奏。
    起初,针脚歪歪扭扭,忽长忽短,有时甚至扎成一团乱麻。
    “这铁傢伙…有脾气。”王大娘喃喃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不服输,一遍遍地拆掉失败的线跡,重新再来。寻找著手、眼、脚协调的感觉。
    陈默没有催促她们。他深知,从手工缝製到操作工业缝纫机,是一个巨大的跨越,需要时间適应。
    他此刻正和赵铁柱一起,研究著那几尺宝贵的尼龙带样品。
    尼龙带呈深蓝色,质地坚韧,表面有细微的横向纹理,宽度大约1.5厘米。
    赵铁柱弄来的样品里,还夹杂著几个简易的金属插扣和摺叠扣,显然是人家搭配好的。
    “默哥,你看这带子,结实是结实,但这么厚,车缝起来容易打滑吧?还有这扣子,怎么固定才又快又牢?”赵铁柱捏著插扣翻来覆去地看。
    陈默拿起样品,仔细端详著接口处。他拿起铅笔,在一张硬纸板上快速画著。
    “关键在工艺和工具。你看,车缝带子边缘时,普通压脚容易跑偏。我们需要做个简单的『导引槽』夹具,把带子卡在槽里车缝,就能保证边缘笔直,针距均匀。”他用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简易的u型金属片的样子。
    “扣具安装,”他拿起一个插扣,“核心是打孔位置要精准,还有铆合要牢固。我们可以用废铁皮做一个定位冲子,找准位置,一次冲好孔,再用锤子和简易冲头把扣具的铆钉砸紧。摺叠扣的安装片,车缝时同样可以用夹具固定位置。”
    思路清晰无比。陈默立刻行动起来。
    他找出几块薄铁皮、小段钢筋和螺丝螺母。钳子、锤子、钢銼轮番上阵。
    很快,几个其貌不扬但非常实用的小工具诞生了:
    一个带凹槽的u型铁片导引夹具,用螺丝固定在缝纫机檯面上;
    一个前端带定位针的简易冲子;
    还有几个用於固定不同型號扣具安装片的小铁夹。
    “秀兰,你来试试这个!”陈默招呼刚刚掌握基本操作的李秀兰。
    李秀兰將导引夹具卡在缝纫机压脚旁,然后將一段尼龙带嵌入凹槽中。
    放下压脚,踩动踏板。
    “噠噠噠…”
    机针精准地落在尼龙带边缘,笔直地向前推进,针脚细密均匀!
    比之前徒手推送稳定了十倍不止!
    “太好了!一点都不跑偏了!”李秀兰惊喜地叫道。
    接著是安装插扣。
    陈默用冲子对准尼龙带需要打孔的位置,用小锤轻轻一敲,一个圆整的小孔瞬间出现。
    他將插扣的铆钉插入孔中,放在一个小铁砧上,用前端带凹槽的冲头对准铆钉尾部,再一锤下去,铆钉尾部瞬间墩平,將插扣牢牢固定在尼龙带上,严丝合缝!
    “神了!”王卫国看得眼睛发亮,忍不住讚嘆。
    这效率,比预想的快了不知多少倍!
    有了趁手的“武器”和清晰的工艺路线,攻坚正式开始。
    陈默和李秀兰成为了核心攻坚小组。
    李秀兰负责缝纫。
    陈默则负责设计和优化扣具安装。
    “这里,摺叠扣的转轴处,受力最大,车缝线跡需要加密,至少来回走三趟。”陈默指著样品对李秀兰说。
    “嗯,我试试把针距调密一点。”李秀兰立刻调整机器。
    “铆合这个插扣时,力度要適中,太轻了不牢,太重了可能把尼龙带压坏。”陈默又对负责铆合的王卫国叮嘱道。
    “明白!”
    “秀兰,你看这个针脚行吗?”
    “很好!很匀称!”
    “卫国哥,这个铆钉再砸半下,感觉还有点松。”
    “好嘞!”
    “默哥,这个摺叠扣的安装片尺寸好像和样品有点出入,你来看看?”
    陈默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去:“嗯,是有点偏差。铁柱,你搞来的这个扣子批次可能有点问题。没关係,我们调整一下夹具的位置。”
    失败在所难免。有时针脚跑偏了,有时铆合歪了,有时摺叠扣转动不灵活。
    每一次失败,都伴隨著一点材料的浪费,但没有人抱怨。拆掉重来,分析原因,调整方法。
    在陈默的统筹和工具加持下,熟练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王大娘和孙婶也在一旁观摩学习,帮忙处理一些辅助工作。
    三天后,当第一条完全由“启明”工坊自主製作、符合样品要求甚至边缘缝线更加笔挺的尼龙插扣錶带在李秀兰手中诞生时,工坊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成了!真的成了!”赵铁柱抢过錶带,用力拉扯著,插扣纹丝不动,带子坚韧异常。
    王卫国拿过去,反覆弯折著摺叠扣,转轴灵活,毫无卡滯。
    李秀兰看著自己亲手缝製的完美线跡,眼中充满了成就感。
    陈默接过这条凝聚著眾人心血的錶带,仔细检查著每一个细节。
    针脚、铆合点、带子平整度、扣具灵活度…完美!
    他抬起头,看著伙伴们疲惫却洋溢著兴奋的脸庞。
    “好!批量生產,准备样品!目標:五十条!样式要统一,质量要绝对过硬!这是我们敲开省城大门的敲门砖!”
    眾人齐声应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