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联繫
然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让省城百货採购科的李科长知道“启明”的存在?如何让他愿意屈尊看一眼这个小县城作坊的產品?
直接去省城找李科长?无异於大海捞针,连门都进不去,更別提留下印象。竞爭激烈,时间不等人。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手指猛地敲在桌面上!
“红星机械厂!张科长!”
他想起了那位在信息中介业务中认识的贵人——省城红星机械厂採购科的张科长!
当初帮他们找到“306轴承”,赚取三十块信息费时,张科长就对陈默的敏锐和“路子”印象深刻,这不正是用上的时候?
“卫国哥!铁柱!明天一早,跟我去趟邮局!”陈默声音带著兴奋。
第二天清晨,临江县邮局。
狭小的长途电话隔间里,陈默拿起沉重的黑色话筒,对著接线员报出省城红星机械厂的总机號码。
等待转接的“嘟嘟”声漫长而焦灼。
赵铁柱和王卫国屏息站在门外。
101看书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101????????????.??????超便捷 全手打无错站
终於,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餵?哪位?”
“张科长!您好!我是临江县的陈默!小陈啊!”
“您还记得吗?之前帮咱们厂找过『306轴承』那个?”
“哦!小陈啊!”张科长的声音明显热情起来,“记得记得!怎么,又有什么好路子?”
“张科长,这次不是路子,是…是想请您帮个忙,引荐个人!”
陈默抓住机会,快速说出来意。
“我们『启明』小组,最近琢磨出一种新式电子表錶带,用的是出口標准的尼龙料,样式新,质量好。听说省城百货公司的李科长正在找这种货?您看…您跟李科长熟不熟?能不能…帮我们搭个线?让李科长抽空看看我们的样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陈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科长啊…老李,我倒是认识,一起开过几次会。”张科长的声音传来,“你们…確定东西行?老李那人,眼光可毒,脾气也直。”
“张科长,样品我们做了,绝对过硬!样式也新!就是苦於没门路让李科长看到!”
陈默语气恳切,“您看这样行不行?就在我们这边找个地方,请李科长过来看看?车马费、招待,我们全包!绝不让李科长白跑,更不让您为难!就是想请您美言几句,给个见面的机会!”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片刻,“嗯…在你们县城见面…老李最近好像確实在为錶带的事头疼。行吧!看在小陈你上次帮忙的份上,也看你们挺有诚意,我帮你问问老李!不过丑话说前头,我只负责传话约时间,成不成,还得看你们的东西和老李的意思!”
“太感谢您了张科长!太感谢了!不管成不成,您这份情谊,我陈默记心里了!”陈默连声道谢,心中的石头落地一半。
掛断电话,陈默长舒一口气,长途电话费不菲,但这钱得值!
他走出隔间,对门外焦急等待的王卫国和赵铁柱点点头:“张科长答应帮忙约李科长,在咱们县城见面!”
“太好了!”赵铁柱兴奋地挥了下拳头。
王卫国也露出笑容:“还是小陈你有办法!”
接下来的两天,陈默一边焦急等待张科长的回音,一边確保启明生產的样品效率逐步提高。
终於,在第三天下午,邮局的投递员送来一封薄薄的信,落款是省城红星机械厂。陈默几乎是颤抖著手拆开。
信纸上只有寥寥几行字,是张科长的笔跡:
“小陈:已与百货李科长沟通。李科长同意抽空去临江看样。时间:下周三上午十点。地点:你们定,安静即可。招待从简,重点看货。李科长为人务实,东西过硬是根本。勿误。张”
成了!
......
临江县国营第三招待所小会议室。
五十条精心製作的尼龙錶带,整齐地排列在一个用硬纸板临时糊成的盒子里。
每一条都经过李秀兰近乎苛刻的检查,確保没有丝毫瑕疵。
盒子外面,用毛笔工整地写著“启明手工艺品生產小组样品”几个字。
这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具专业感的包装。
与此同时,整个“启明”工坊也经歷了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王卫国带领赵铁柱,用扫帚和拖把將水泥地面擦洗得露出了更多灰白的本色,虽然坑洼依旧,但再无杂物灰尘。
所有的原料、半成品、工具都被分门別类,归置得整整齐齐,堆放在角落並用麻袋布覆盖。
成败,在此一举。
约定的时间快到了。
陈默对眾人做最后部署:“卫国哥,你负责外围,確保招待所这边安静,別让人打扰。铁柱,你在楼下等著,李科长的车一到,立刻迎上来引路。秀兰,你和我一起,负责讲解样品和工艺。记住,自信!专业!我们虽然小,但我们有真东西!”
临江县国营第三招待所,是县城里少数能拿得出手的接待场所。
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小会议室在二楼,不大,摆著一张长条会议桌和十几把木头椅子。
陈默和李秀兰提前半小时到了会议室,將样品盒端端正正地放在会议桌中央。
陈默又从隨身带的旧帆布包里拿出几张纸——那是他熬了一夜手写的“成本核算明细”和一份简单的“分批交货计划书”。
突然,楼下传来汽车引擎声。
赵铁柱:“李科长!您这边请!小心台阶!我们陈组长和李技术员都在楼上等著您呢!”
陈默和李秀兰对视一眼,挺直了腰背。
门被推开。赵铁柱侧身引著两个人走了进来。
前面是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穿著笔挺的深灰色“的確良”中山装,梳著整齐的分头,手里拎著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
这就是省城第一百货採购科的李科长。
他身后跟著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戴著眼镜,拿著笔记本和钢笔,显然是助手。
“李科长您好!一路辛苦了!快请坐!”陈默立刻迎上前,不卑不亢地伸出手,李秀兰也微微欠身问好。
李科长淡淡地“嗯”了一声,象徵性地和陈默握了下手,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简陋的环境,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然后落在了会议桌中央那个略显寒酸的纸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