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章 王主任

      天刚蒙蒙亮,寒气刺骨。
    王卫国和赵铁柱两人首先扑向县城。
    县五金商店:玻璃柜檯里摆著扳手、螺丝、铁钉、粗糙的剪刀、普通的尺子。
    王卫国拿出清单,指著“游標卡尺”、“高精度刀模”。
    戴著老镜的售货员老头像看外星人一样看著他:“啥尺?卡尺?就墙上掛那种木尺、铁皮尺,要多少?刀模?切啥的?我们这有裁纸刀、切菜刀!”
    赵铁柱不死心,递上烟套近乎,老头吸著烟摇头:“没有没有!省城大地方兴许有。”
    隨后两人来到废品收购站。
    巨大的露天院子,堆满了破铜烂铁、旧机器零件。
    赵铁柱发挥寻宝特长,在废铁堆里翻找,希望能发现点可用的旧模具或精密工具。
    结果只找到几个变形的齿轮和几把豁了口的旧銼刀。
    看门的老头叼著菸袋锅子:“后生,想找啥好玩意儿?这都废品!值钱的早被挑走了!”
    第三站,县纸品厂门市部。
    这里倒是有各种纸,但都是普通的牛皮纸、包装纸、粗糙的白板纸。
    王卫国拿出样品纸和清单上的標准號。
    门市部经理捏著样品纸,对著光看了看,又摸了摸,摇头:“这纸…没见过。我们这最白的也就这种了。”
    他指了指一摞泛黄的白板纸。
    “环保標准?啥標准?纸还讲环保?能写字能糊盒子不就行了?”
    最后两人来到县供销社生產资料门市。
    布料倒是有,但都是厚实的劳动布、卡其布、布,成分多是纯或混纺,找不到符合清单要求的“环保布”。
    染料也只有最普通的靛蓝、大红、品色等几种,色號根本对不上。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一圈跑下来,日头已经偏西。
    两人蹲在街角避风处,就著冷水啃著硬邦邦的杂粮馒头。
    王卫国看著手里那张清单,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愁苦和焦虑:“铁柱,不行啊…县里啥都没有!这进口纸、进口染料、专用工具…听都没听过!
    赵铁柱狠狠咬了一口馒头:“卫国哥,愁啥!县里没有,咱去省城!去省轻工进出口公司!那里肯定有门路!再不行,去省机械厂定製!钱,咱有!”
    第二天。
    红旗街道办主任办公室,王国栋正伏在桌上,批阅一份关於冬季防火的通知。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不等回应,赵铁柱就拉著王卫国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王主任!救命啊!”赵铁柱人未到声先至,脸上带著焦急。
    王卫国跟在他身后。
    王国栋被嚇了一跳,抬起头,“铁柱?卫国?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出什么事了?”
    他以为是作坊出了什么生產事故或者工人纠纷。
    “王主任!大事!天大的好事!也是火烧眉毛的急事!”
    赵铁柱几步窜到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默哥那边!接了个大单子!出口日本的!精细手工艺品!能赚外匯!”
    “什么?出口日本?外匯?”王国栋猛地站起身,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在他这个基层街道办主任听来,简直如同天籟!
    “陈默?他真能接到这种单子?快!仔细说说!”
    王卫国连忙上前一步,“王主任,千真万確!广州的外贸公司寄来的订单和样品,要求非常高!时间紧得要命,就两个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县里根本买不到符合標准的原料和工具!必须马上去省城!去省轻工进出口公司和省机械厂!”
    赵铁柱抢著补充:“对对对!进口的纸!进口的染料!还有要定做的精密模具!县里五金店、废品站、纸品厂,我们跑断腿了,毛都没有!只能去省城大地方找门路!可省城那地方,没个正经介绍信,人家大公司大门都不让进啊!”
    启明虽然掛靠在街道办劳动服务队名下,但毕竟只是个“生產自救小组”,级別太低,普通的介绍信分量不够。
    “省轻工进出口公司…省机械厂…”王国栋沉吟著,“这些都是省属大单位,门槛高得很。你们一个小作坊的採购员拿著街道劳动服务队的介绍信去…人家恐怕连正眼都不会瞧。”
    “所以啊!王主任!”赵铁柱急得直搓手,“只能求您老出马了!给开张硬扎点的介绍信!盖咱街道办的大红章!最好…最好提一提是『出口创匯任务急需』!这样分量才够!”
    王卫国在一旁:“王主任!真不是我们叫苦!那摺纸,一片瓣要折七八道褶子,一点不能歪!那布偶,针脚密得跟头髮丝似的,还得均匀!秀兰带著我们几个老手,一天不吃不喝也做不了多少!更別说还有裁剪、染色、质检一堆活儿!新招的那十个姐妹,学是学得快,可也得时间上手啊!两万件,现在就是把人当牲口使,也赶不上趟了!”
    “两万件?!”王国栋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订单大,但没想到大到这种恐怖的程度!“你们…你们现在满打满算才多少人?”
    “加上新招的十个,也就不到二十个能上手的!”赵铁柱伸出两根手指,“可要按进度,至少…至少还得加十个人!不!十五个!得有备用的!”
    王国栋站起身,背著手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急促地踱步。
    “再加十五个人?还要手巧能吃苦的?还要立刻就能顶上?你们当这是变戏法呢?!”
    他猛地转身,盯著两人,“陈默呢?他怎么说?”
    “默哥快急疯了!在作坊里带著秀兰姐她们死磕技术难点呢!”赵铁柱抢著说,“就是他让我们火速来找您!”
    王国栋没有立刻答应。他点了一支“大前门”,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办公室里繚绕。
    他在权衡。支持启明,是他一手推动的,启明发展得好,就是他王国栋的政绩。
    现在启明接了出口订单,能赚外匯,这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硬核政绩”!
    如果能成,他在县领导面前腰杆都能硬三分!
    但风险也大。开这种带“出口创匯”帽子的介绍信,等於街道办在一定程度上为启明的採购行为背书。
    万一…万一启明採购出了问题,或者订单黄了,他也要担些干係。
    “妈的!干了!”他低骂一声,机遇和风险並存,但机遇更大!
    为了这份政绩,也为了启明这棵他看好的苗子,值得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