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2章 安卵

      第192章 安卵
    隨著和煦的春风飘散,水面盪起团团波纹,
    七八根粗长麻绳將船身牢牢靠在河畔边际,隨著踏板一声塌下,早已恭候在岸前的文武僚属喜笑顏开。
    其中喜色最甚的当属毛修之,次为沈林子,两人身侧,便是顏延之。
    相比於前两人的欢喜,他却有些闷闷不乐。
    但这是主公首次踏足司隶,奔赴旧都之日,他不敢有所懈怠,早早的便与一眾官员僚属出城等候。
    在顏延之一列旁侧,还有一眾降將,如姚洗、姚禹、赵玄等人。
    似这些归降秦臣,面色大都拘谨,除去站在赵玄身旁的赛鉴。
    一对浓眉大眼的止不住的在阎恢、杨虔身上来回游动,两人见状,只得强顏欢笑的对著船前,
    儘量避免与其相视。
    赵玄二人是刘义符所救,说通俗些,他们效忠於后者,但性情使然,对於刘裕,断然不怎会献殷勤。
    如今豫章公大败魏军,声势浩荡,入洛在即,他们这些降臣,自然要表现一二,因此站位时,
    总是会若有若无的推揉拥挤。
    处於降臣之首的姚脚跟处吃痛,他兀然回首瞪了几人一眼,遂又往迎道间跨前一步。
    这些动作被顏延之一览无余的收在眼底,在此喜庆之日,脸色不由冷了下来。
    不光是这些秦臣,毛修之这位名义上的河南郡太守,豫章相国右司马,职权官阶皆盖顏延之一筹。
    他虽是暂掌管洛阳钱粮,但毛修之也是带著主公任务来的,刘义符在时,顏延之尚能阻挡,走后,便不得不放由。
    以至於天还未亮,毛修之便领军中將士一一起身,分散於城中各处,唤起士民,以待接应大军。
    说是接应大军,说到底不还是为了在主公面前諂媚?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顏延之向来是对这些諂媚者之以鼻,他不是为了遵那清谈学说,而是单纯对这些人反感。
    国家之中,要都是同毛修之这般以康他人之慨,好做表面功夫者,置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於何处?
    好在毛修之对田桑之事分外操心,这才让顏延之未对其进行“秤击”。
    毕竟,在做实事上,能与毛修之相媲美,可谓凤毛麟角。
    除去跟隨刘穆之一眾僚属之外,朝堂中依有不少似谢裕那般身处高位,以勤政为耻之士臣。
    谢晦所受到的鄙夷,私下里远比檯面上还要多得多,可无奈他是刘裕身旁的红人,许多话都只得点到为止。
    对於庶民工农而言,他们想过閒暇日子,无疑是在做白日梦,一般世家子弟未出仕,躺平便躺了,可要是在任於官位上,尤其是地方官员,不管不顾,无所作为便是罪。
    远离庙堂的地方本就不好管控,派你去干活的,天天不是丝竹之乱耳,便是服散,一句话,要你何用?
    刘裕便是知晓这一点,寧可让檀抵镇广陵,也不会让只有名望,无才能之土人就任,前者虽也不做事,多有放纵。
    一旦出了贼寇,不等剿匪的詔令传出,首级便已然在送往京师的路途上。
    若是让王凝之那般的世家子,能够集结守军,在贼寇涌入城之前,关下城门,就已然足矣为人讚赏。
    守住了,事后便会有族中耆老作芥,临危不乱,老成持重诸如此类的话语便会散播於朝野,此后在任上混些时日,便能提拔。
    许多官职本来都是实权,直至水分渐渐渗透,方才成了虚职。
    这与諡號有著异曲同工之妙,许多恶諡字面上並非恶意,可因为有著无法洗刷的先例在,他就是恶諡。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要从士族政治层面来看,说是大洗牌也不为过,魏普那股清流非但未曾断绝,反倒因五斗米教而愈发兴盛。
    刘裕对这些人十分包容,只要別整天閒的给他捣乱,皆是任其熬到年老,退休。
    年轻一代的官员寒门士族参半,待到新朝,这些老骨头不退也得退。
    “眶眶一一”甲叶镇碰撞声响起。
    一名名武士率先登岸,布防在道路两旁,如毛修之沈林子一行,军中士卒並未阻拦,而另一旁的姚一行,便不得不在刀柄的胁迫下退后。
    姚对此敢怒不敢言,脸上的笑容也挤不出,想当初他执掌司隶大权,府中大大小小僚属近百人,如今连站位的权利都要被剥夺,任他心性仁和,也不免露出异色。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姚在心中宽慰自己了一句,遂又摆出一副喜色来。
    “主公。”
    毛修之作揖,身后眾人纷纷效仿,顿时间,百余人官僚如朝拜般伏身。
    刘裕扫视著两列,微笑著向前压手。
    得到示意后,眾人又齐齐平身,动作整齐划一。
    当然,顏延之还是如往常微躬行礼,幅度无旁人那么夸张。
    “往前尝闻洛阳城繁盛,始终未曾亲自一见。”刘裕抚须慨道感慨之余,他更为在意自己收復洛阳的功名。
    “主公驱胡虏於司隶,还於旧都,此非钱帛爵禄所比,以仆之见,陛庙堂该予您加封九锡。”毛修之躬身道。
    听得封赏九锡,刘裕笑著看向毛修之,面色有些许动容。
    “此乃诸將士之功,非我一人,至於封赏之事,待彻底驱胡虏於关中,还於汉都后,再行不迟。”
    此时潼关长安未破,姚泓还在未央宫之中,前军將士还在对峙秦军,当下赏赐,还是过早了,
    他作为主公,自然要做表率。
    “主公心繫国体,视功名为后,仆等惭愧!”
    说著,毛修之著身,茂盛的山羊鬍起,儼然一副懺愧不已的作態。
    谢晦与顏延之相继皱起眉眼,片刻后又恢復如常。
    待到刘义符缓步登岸,沈林子见其安然无恙,步履稳健,呼了一口气。
    这几日来,他可是夜夜难眠,昨日军情传来,刘义符与刘裕相接,首尾夹击,大败长孙嵩。
    到此,沈林子本以为能睡个安稳觉,谁知刘义符昏迷不醒,他的心境,犹如过山车一般,如今见刘义符安好,他先前的恼悔荡然一空。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早知如此,他与檀道济一同严辞相拒便是。
    等到刘义符赶来,刘裕这看向侍候在旁五马绍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
    自汉以来,诸侯驾四车,毛修之准备了五马之车,虽可意会为效仿秦汉以前,可刘裕不为诸侯,与礼制不合。
    刘裕看了毛修之一眼,不动声色的上了车。
    刘义符在车旁曙了一会,直到刘裕將臂膀伸至身前,他才不得不上车。
    操之过急,往往都多生是非。
    刘义符微一偏首,观测刘裕的神情,见其淡然自若,並无他意,需了下嘴角,终是未敢在眾目之下出言劝諫。
    隨著车轮徐徐滚动,刘裕望向两处原野,见有不少农民在田野中弯腰劳作,手中拿著的是镰刀,而不是辕犁。
    “四月便能收割栗麦?”刘裕说异问道。
    快步隨行在旁的毛修之当即解释道:“世子令洛民於凛冬播下麦种,冬麦种的早,二月有了长势,四月便能收成。”
    “土力可够?”
    “河南田亩肥沃,种麦粟尚足,若主公能多予仆些牲畜,有了粪肥,一年三种亦可。
    刘裕点了点头,面上又有了喜色。
    前军缺粮,总是依靠南方州郡输送血粮,毫不值当,司隶关中人口连年骤减,以往人多的时候需要各州接济,人少了,田也跟著荒废,至少要休养生息七八年,方能有所回暖。
    要是能接纳吸取北方流民,两三年说不定便能足矣。
    一旦战乱四起,不光是城內士民不愿生养,就连乡野的农户、佃民同样不愿生。
    连温饱都成了问题,生下来的婴儿没了奶水,在生养听天由命的时代下,无疑是徒增负担。
    能將子嗣流一代代传於后世的,最次也是衣食无忧的小地主,在其之上,便是有著大量土地的豪强,接著才轮到寒门、士族。
    真要追溯至祖上,谁还没阔过?
    每一次动乱、天灾,都是对底层百姓的筛选。
    刘翘担任郡功曹时,那都是刘裕起势之后才担任,因此后者出生时亦不能避免早天的风险。
    修宫殿,彰显功绩虽重要,但要使司隶乃至关中平地,农事才是首要,待到粮草丰盈,亦可种些桑田,改善些许民生。
    绢帛布匹有地域成色之分,可不管在何时都是硬通货。
    谁也不能保证朝廷会不会滥发钱幣,天下分裂,货幣不一统,与其囤钱,不如囤布,將来迁居至何处,都能置换到盘缠。
    在一眾將士眺望著四方与高墙时,司马德文亦然,他行走在车乘之后,与薛帛並列而行。
    此旧都,乃是晋室之旧都,只可惜乘在车上之人不是他。
    司马德文有些悽然,兄长是个痴傻天子,比晋惠帝司马衷还要过甚。
    要是司马德宗圣质如惠,司马德文也不会沦落至此,
    现实往往与理想相差太大,总是会让司马德文浮想联,他了眼一旁的薛帛,见其神采焕然,无名火气从心中升起。
    薛帛嫁女与刘义符,那自己该怎办?
    姻亲可是他的保命符,明明早先刘裕已亲口应下,却无制止薛帛之意。
    不拒绝也不肯定,那不就是默认了?
    刘义符也是,年仅十三,便想著两头吃,这还是少年吗?
    司马德文自认为女儿相他,也相褚氏。
    他並不是没有派人听闻其他家的妙龄娘子,得到的评论是皆不如自己已女儿。
    司马德文又瞟了眼薛帛,后者察觉,四目相对。
    “司马公看我作甚?”薛帛故问道。
    怒意酝酿下,一向“老实”的司马德文冷哼一声,撇过头去。
    绍车驰行至宣阳门前,城门开阔,璧墙清亮,在日光照射之下,比起往常更为耀眼。
    刘裕微微頜首,车乘继续行驶,刚一入城门,便见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
    “豫章公!是豫章公!!”
    老叟白须条然抽动,扯著嗓子唤道。
    数名七八岁的孩童灵活的从人群中穿出,想要穿过两列“山脉”的屏障,衝到车乘前列。
    武士穿著沉重铁鎧,带著兜盔,威风是威风,可面对著这些如鱼涌入的娇小孩童,顿时间来不及弯身阻拦。
    一男一女两名孩童穿过队列,武士赶忙转身上前,想要將其提走,刘裕见状,令车卒停下。
    “勿要伤了他们。”
    武士听令,只得放缓脚步,任其拥上前去。
    刘裕见著车旁孩童,微微一笑。
    “你们的娘亲呢?”
    两名样貌相似的孩童指向一旁,刘裕听后,下了车。
    他一手一个,將其高高举起后,步行至街旁,轻轻放下,抚著两人的顶,亲手送回至妇人身前“士卒们皆是粗人,得好好看著孩童。”
    妇人见著眼前刘裕,连连道谢。
    “当初那些胡人杀进洛阳”老叟眼眶泛红,哀声说道。
    姚洗姚禹见老叟容光,脸色难堪起来。
    醒了醒鼻后,老叟硬咽道:“好在世子仁义,王师与我等秋毫无犯,如今明公入洛,我等便再也不用担忧贼胡进犯,能睡个安稳觉—”
    顏延之闭上双目,假霖养神。
    姚如吃了苍蝇一般,有口不能言。
    毛修之目不转睛的观察著刘裕面色。
    刘裕握了下老叟的手,对街旁的士民高声说道:“昔日先帝弃眾而去,今日吾亲入洛阳,吾在洛阳一日,定抵贼虏於司隶之外!”
    “好!”
    “明公之恩!仆等此生难报吶!!”
    话音落下,眾人先是寧静了片刻,隨后一同欢呼雀跃,街道两旁雾时间热闹非凡,相比於正旦,还要喜庆。
    回到车上,刘裕便不再坐著,他令人將华盖撤下,直身站起,立於人群之中。
    两道新建的屋舍府邸让刘裕十分满意。
    刘义符默默地坐在车上,心里不由得高看了毛修之一眼。
    拥挤的人群遮挡住街后的屋舍,新舍前又人影稀疏,这一掩一露,不就是一座新城吗?
    任他半百阻拦,该的钱还是出去了。
    刘义符离宫城愈发的接近,他不知晓毛修之是否修过殿宇,要是修了,刘裕是否会大肆封赏?
    府库的钱帛在他几番“折腾”过后,吃紧的很,先前在收復洛阳时,他便先行赏赐过前军,此后建麒麟军,招募工匠,精炼甲胃马鎧,又是一大笔开销。
    破魏所得的皆是军械马匹,財物寥蓼无几。
    当然,刘裕定然存有不少钱財,但这些都是备用之財,为应不时之需。
    更何况待灭秦后,又是一大笔数不清的开销。
    刘义符並不清楚刘裕有多少“存款”,可不管有多少,除去投於战中,建设民生之外,自然是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