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章 前所未有的物理发现!

      第36章 前所未有的物理发现!
    “上散热器!”
    “散热器的效果不好,还会让空气流动,会影响结果……”
    “柔片罩住了,先试一下!”
    “……”
    “还是温度问题,要不直接吹?恒定保持室温,没设备啊……”
    “直接吹,再试试!”
    “……”
    “就非要保持室温吗?或者可以再降低,比如说零度?用干冰,或者用液氮?”
    “液氮温度会不会太低了?”
    “没验证过低温环境,可以试一下。”
    “常规来说,低温下导电性能更好,去二楼找液氮……”
    “……”
    朱炳坤、薛坤以及张明浩,一直忙碌于实验工作。
    他们用散热器、散热材料,甚至拿起风扇直接吹,但发现没有任何效果后,干脆决定采用稳定低温手段——
    液氮!
    液氮的温度低于-196摄氏度,使用液氮导体进行冷却,就可以让导体温度保持在-196摄氏度左右。
    这是实验室常用的手段。
    用液氮对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进行冷却,也不是直接能用的,设计相对要麻烦很多
    首先要把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置于容器或封闭管道之中,增加了容器或者封闭管道,其他部分也要进行调整。
    液氮处在常温下会挥发,就要控制往管道或容器中持续注入。
    实验设计,就用了半个小时。
    在敲定了方案以后,他们一起用了三个小时,才做完实验准备工作,就连高精度流动性测定仪都回了个平台。
    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这次薛坤留在了实验间,他是要手动控制液氮的注入,把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96摄氏度。
    朱炳坤和张明浩出了实验间,他们还在隔着玻璃房观看。
    实验间内,薛坤朝玻璃窗招了下手。
    朱炳坤收到信号点了下头,随后凝重的说道,“开始吧!”
    张明浩控制着接通电源。
    朱炳坤依旧是负责高精度流动性测定仪,测定仪打开以后,他们一起盯着设备小屏幕上的数值。
    “0、1、0、1……”
    “0、1……”
    过了大概十几秒,测定仪数值猛地调到了‘27’点。
    “27……”
    “35、43、39、32、24……”
    薛坤屏住呼吸,继续专心控制着液氮注入速度。
    朱炳坤则激动道,“液氮温度下也可以,而且比上次还高!”
    “最高43!”
    张明浩很用力的点头。
    实验到此,已经有了新发现,但实验并没有结束。
    他们想看的不止是波动数值,还想看持续实验是否还会有下一次波动。
    实验继续!
    薛坤对温度进行稳定控制。
    朱炳坤和张明浩则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测定仪小屏幕上的数值。
    20秒。
    30秒。
    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仿佛能牵动人心,计时跨过了32秒……
    数值再次出现波动!
    “0、1、0、29、37、45、31、14、1、0……”
    “呼——!”
    朱炳坤大呼了一口气,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脸色通红。
    过不多时,他指着测定仪屏幕方向,猛地一喊,“有了、有了!”
    “有了!”
    张明浩用力一挥胳膊,表情狰狞,话音仿佛从嘴里挤出来,“45!”
    “比上次还高!”
    “再等等!”
    薛坤也注意到了。
    他的心里有着同样的激动,但只能暂时压抑着,继续控制液氮的稳定注入。
    实验继续!
    51秒。
    “0、1、0……”
    52秒。
    “30、42、44……”
    53秒。
    “19、7、0、1……”
    第三次了!
    朱炳坤仿佛忘记了激动,他盯着一张狰狞而通红的脸,继续死死盯着测定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值。
    1分17秒。
    “0、19、42……”
    1分18秒。
    “32、17、4、0、1……”
    张明浩把眼睛瞪的浑圆,站在原地手臂肌肉紧绷着。
    两只手都伸出了四根手指。
    第四次!
    继续!
    时间在静默中缓缓流动,三十秒过去、一分钟过去。
    两分钟、三分钟……
    一直过了五分钟,测定仪屏幕数值也没再跳动一下。
    “呼——”
    朱炳坤、张明浩同时放松下来。
    “到这里吧。”
    朱炳坤说了句,伸手敲了敲玻璃窗,“薛坤,可以了!”
    薛坤也明显松了口气。
    他放下了手头上东西,操作着下了氮气瓶,耐心的做起实验的收尾工作。
    走出实验间,就听到朱炳坤激动的在做总结“四次波动!”
    “温度77k,第一次波动12秒……”
    “最高波动峰值45、跳动时长2秒,间隔20到25秒区间……”
    朱炳坤说完站了起来。
    他拉住了张明浩的手,随后看向走过来的薛坤,另一只手拉住薛坤的手。
    然后,宣布道,“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测定实验!”
    “我们稳定的制造出了受到实验影响,呈现有序间隔的空气流动性波动!”
    “前所未有!”
    “从未发现的物理现象……”
    薛坤也拉住了张明浩的手,三人一起把手高高举起来,不约而同的喊出声,“耶——!”
    ……
    一晚上没睡,张明浩年纪小还好一些,朱炳坤和薛坤都熬不住了。
    两人顶着着大大的黑眼圈,明显一副疲惫的模样,偏偏还精神奕奕的讨论着实验,甚至还想继续分析数据。
    张明浩连忙劝他们去休息。
    朱炳坤回了办公室,里面有一张小床可以休息;薛坤则干脆去了接待室,往沙发上一躺就睡过去了。
    张明浩干脆趴在桌子上,再睁眼开已经七点钟了。
    朱炳坤又来了。
    他依旧顶着黑眼圈,刚进门就关上了门,小声道,“张明浩,我刚才一直在想怎么发表实验成果。”
    “你问我?”
    张明浩疑惑的指了指自己。
    在实验成果发表方面,朱炳坤怎么要比他专业的多。
    朱炳坤抿嘴点头,“有人信吗?”
    张明浩沉默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实验,被曝光以后,网络和学校都认定是实验数据造假。
    现在实验能稳定制造出‘阶段性波动’,但把实验论文投稿顶尖学术期刊,大概率还是无法通过的。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招牌,还撑不起如此重大的实验发现。
    投稿了,别人也不相信。
    薛坤也来了。
    他倒是没想到成果发表问题,听到朱炳坤说起,顿时也陷入思索,“我还真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会为了研究太重大而烦恼。”
    “深有同感!”
    两人对视着点头,可惜没有其他人在,他们说的话注定只能互相听了。
    薛坤按了按额头,忽然道,“这样吧,先上报!”
    “给科研基金,给科技处。”
    “让他们派专家来,看看是否涉及到保密问题,等他们验证了,有专家背书发个国内顶刊不成问题。”
    “也不一定非要国际顶刊,新的物理发现,不用宣传就有人帮忙宣传了。”
    薛坤说着,语调又激动起来。
    朱炳坤也一样。
    前所未有的物理发现,甚至代表什么他们都不知道。
    但肯定,很厉害!
    “也许就能再入史册,到时候,我们也是历史留名!”
    “有这个,过两年评个院士都没问题!”
    “那都还远,有这个发现,足够申请下个项目了吧,要千万级!”
    “一定没问题。”
    薛坤说完,忽然看向了张明浩激动道,“你是对的!”
    “你的实验是对的!”
    “东港大学认定你实验造假,这下让他们后悔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