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章 地火龙吟

      华夏西北,沙漠地底一千二百米,“金乌工程”总控中心。
    这里是地球上最接近“太阳核心”的地方。
    一千二百米的岩层、混凝土与特种合金,隔绝了地表的风沙与喧囂,也隔绝了世间一切的纷扰。在这座被掏空的山体內部,构筑起了一座钢铁的地下城邦,一座为了捕捉终极能源而诞生的科学圣殿。
    它的代號,名为【金乌】。
    总控中心內,数百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科研人员与工程师,正屏息凝神,坐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的目光匯聚成一道无形的洪流,死死地盯著正前方那面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型主控屏幕。
    屏幕中央,是一个复杂到令人眼繚乱的三维结构图,无数条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在模型的各个节点间川流不息。
    而在结构图的旁边,最醒目的位置,是一个鲜红的、正在倒计时的数字。
    【00:05:00】
    距离“金乌”首次全功率点火,还剩下最后五分钟。
    人群的最前方,站著一位头髮白、身形却依旧挺拔的老者。
    他没有穿无尘服,只是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装,双手背在身后,微微颤抖的指节,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静。
    他,便是“金乌工程”的总设计师,华夏科学院硕果仅存的几位“定海神针”之一——罗阳院士。
    五十年前,当他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时,他的导师,华夏核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曾在病榻上紧紧攥著他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小阳……我们自己的『太阳』……一定要……在我们的手上……点亮它……”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为了这个嘱託,为了这个横跨了数代人的梦想,罗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从理论构想到初步设计,从一次次失败的材料实验到关键部件的艰难攻关。
    他见证过预算紧张时,科研人员勒紧裤腰带,用算盘和稿纸推演浩瀚如烟的数据;他经歷过西方世界最严酷的技术封锁,每一个螺丝、每一行代码,都必须依靠自己从零开始;他也感受过,在项目最黑暗的时刻,国家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那一句“国家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至今言犹在耳。
    这座地下城邦,这台被誉为“21世纪的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庞然大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它不仅仅是一台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它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高凝聚,是这个古老文明向著星辰大海,发出的最雄浑的咆哮!
    “罗院士,各单位已完成最后一次自检,所有参数正常,请求进入最终倒计时。”
    身旁,一位神情坚毅的中年军人沉声报告。他是“金乌工程”的现场总指挥,李振国。他的任务,是动用国家赋予他的一切权限,確保这头“钢铁巨兽”的甦醒,万无一失。
    罗阳院士缓缓点头,目光从那冰冷的机器模型上收回,望向了总控中心里那一双双年轻而又坚定的眼眸。
    他看到了自己的学生,看到了学生的学生。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心血,此刻都繫於这一根弦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通过广播系统,清晰地传遍了地下城邦的每一个角落,“百余年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经歷了太多苦难。
    我们曾经因为能源的匱乏,而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步履蹣跚;我们曾经因为力量的孱弱,而饱受欺凌。”
    “今天,我们將亲手终结这一切!”
    “我们效仿的,是神话中逐日的夸父;我们即將点燃的,是流淌在血脉里、千百年不曾熄灭的文明之火!”
    “这把火,將照亮华夏的未来,將支撑起我们民族挺直的脊樑,將让我们子孙后代,永远摆脱能源的枷锁,昂首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下达了那道承载了无数人梦想的指令:
    “我宣布,【金乌】工程,全功率点火测试,进入最终倒计时!”
    “是!”李振国猛然立正,向著这位为国奉献一生的科学家,行了一个標准的军礼。而后,他转身面向指挥台,声音鏗鏘如铁:
    “最终倒计时开始!”
    【60】
    【59】
    ……
    巨大的红色数字在屏幕上跳动,每一次闪烁,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上。整个总控中心,落针可闻,只剩下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和无数颗剧烈跳动的心臟。
    年轻的工程师张伟,紧紧地攥著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他的双眼死死地盯著自己面前那块分控屏幕上代表著“等离子体约束场稳定度”的曲线,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是整个团队里最年轻的博士之一,负责的正是约束场稳定算法的核心部分。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10】
    【9】
    ……
    【3】
    【2】
    【1】
    【点火!】
    轰——!
    仿佛是沉睡了亿万年的洪荒巨兽,在地球的最深处发出了一声震彻神魂的龙吟。
    所有人都感觉脚下的地面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却又沉重无比的震动。
    主控屏幕上,那原本冰冷黑暗的装置核心,在万分之一秒內,被一团炽烈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光芒所点燃!
    那不是凡间的火焰,那是宇宙诞生之初的顏色,是亿万颗恆星內核处最纯粹、最本源的光与热。一瞬间,仿佛有一轮真正的太阳,在这座地下城邦中冉冉升起!
    “注入成功!氘、氚燃料充分反应!”
    “磁场压力正常!约束场稳定!”
    “温度已达1.5亿摄氏度!符合预定目標!”
    一道道激动到变调的报告声,接二连三地从各个区域响起。
    罗阳院士那背在身后的双手,此刻紧紧地攥在了一起。他的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將那屏幕上的光芒,刻进自己的灵魂里。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
    十秒……三十秒……一百秒……
    屏幕一侧的计时器,稳步地向上跳动。而那团代表著人类希望的光芒,始终稳定地燃烧著,没有丝毫的衰减与不稳。
    “二百秒!我们已经突破二百秒了!”有人忍不住低声欢呼。
    “稳住!继续保持!”李振国低吼道,强行压下所有人的激动。
    二百五十秒……二百八十秒……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滯了。
    “金乌工程”的设计目標,是在全功率状態下,维持高约束模式运行三百秒!这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达到的巔峰!
    【298】
    【299】
    【300】
    当计时器跳到“300”的那一瞬间,整个总控中心爆发出了一阵压抑许久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年轻的工程师张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拳砸在桌子上,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身边的同事们,无论年龄,无论职位,全都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又哭又笑,状若疯魔。
    罗阳院士的眼眶也湿润了。他缓缓地闭上眼睛,一行滚烫的老泪,顺著脸上的皱纹滑落。
    老师,您看到了吗?
    我们……做到了!
    然而,庆祝的声浪还未平息,一个惊愕的声音突然响起。
    “等一下!快看!它……它没有熄灭!”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拉回主屏幕。
    只见那计时器,在突破了三百秒的关口后,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依旧以沉稳的姿態,继续向上跳动著。
    【320】……【350】……【380】……
    那团“人造太阳”,依旧在稳定地燃烧!
    “天吶……”
    “约束场……约束场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反而比之前更加稳定了!”
    “能量增益比还在持续攀升!这……这怎么可能!”
    总控中心內,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科学家们,此刻脸上写满了匪夷所夷的震惊。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设计,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这头由他们亲手创造的“巨兽”,展现出了远超他们想像的强大生命力!
    李振国和罗阳院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与狂喜。
    远超预期!这是天大的喜讯!
    【400】!
    当计时器最终定格在“405”秒,那团光芒才缓缓熄灭时,整个中心爆发出比刚才热烈十倍的掌声与欢呼!
    这是奇蹟!这是属於华夏的科学奇蹟!
    “立刻整理全部数据!立刻!我要看到最完整的报告!”罗阳院士激动地喊道,他感觉自己年轻了二十岁,有使不完的劲。
    “是!”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巨大的、超越预期的成功所带来的狂喜中时,负责核心数据监测的张伟,却死死地盯著自己面前的屏幕,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著困惑、茫然与一丝丝惊悚的表情。
    “罗院士……”他的声音有些乾涩,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您来看一下这个……”
    罗阳院士大步走了过去,眉头微皱:“怎么了小伟?数据有问题?”
    “不……数据没问题,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张伟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指著屏幕上的一条曲线,“但是……您看这里。”
    罗阳院士顺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是一条代表著“能量输出功率”的曲线图。
    在测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大约从390秒到405秒之间,原本平滑的曲线,突然出现了一系列极其微小,但又极其规律的“脉衝式”波动。
    那波动非常微弱,如果不仔细看,几乎会被当成正常的仪器误差而忽略。
    但是,它太规律了!
    像是……像是有人在宇宙的另一端,用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轻轻地、周期性地敲击著这颗“人造太阳”的核心。
    一、二、三、四……不多不少,一共九次。
    每一次的间隔,都精准到飞秒的级別。
    罗阳院士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了。
    作为一名浸淫了物理学六十年的顶尖科学家,他瞬间就意识到,这个波形,绝不属於任何已知的物理模型。它不像是混沌的產物,更不像是隨机的扰动。
    它……更像是一种……“信號”。
    一种超越了人类现有认知,来自於更高维度的……“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