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1章 杀身取义

      第151章 杀身取义
    “开城门!”
    胡渊对着成都北门的牙门将高喊道。
    不一会,牙门将在城墙上高喊道:“胡将军,非军令不得入城,你们有军令吗?”
    “当然有军令,你放吊篮下来!”
    胡渊喊了一声。
    很快,值守北门的牙门将就把吊篮放下来了。石守信上了吊篮,连人带篮子被提到了城墙上。
    也不知道他跟那位牙门将说了些什么。反正只用了几个呼吸的功夫,城门便已经打开。
    胡渊带着大军入城了。
    石守信走下城墙,他拔出佩剑,杀气腾腾的走在最前面,胡渊领着几个亲兵,护卫在他身侧。
    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成都,直扑皇宫的方向,不在任何地方停留。
    走了一会,来到皇宫前面的一个十字路口。李亮等人正在此处等候,他们身后是石守信麾下的本部人马,已经全员披甲,准备妥当。
    “石监军,皇宫之内暂无异动。依照您的指示,我们办完郊外的事情以后,就一直守在成都皇宫之外,已经准备好了攻城器械!只等您一声令下。”
    李亮上前对石守信作揖行礼道。
    他们内心也很焦急,生怕石守信无法说服城外大营的魏军。实际上按李亮等人的想法,他们这些军队猛攻皇宫也够了,压根不需要去找什么“友军”!
    “让部曲在皇宫北、东、西三面列阵,绝不可让皇宫内一兵一卒离开。南面由胡渊将军带兵主攻,我部不允许进入成都皇宫,不允许参加攻城,违者斩立决,明白了吗?”
    石守信面色严肃对李亮和他身边的孟观、马隆、赵囵、袭祚等人吩咐道,不给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得令!”
    众人别无二话,领命而去。
    石守信转过身对胡渊吩咐道:“你部攻打皇宫,解救被困的军中将领,我本部人马守在外围,以防有贼人走脱。就这么定了。”
    “谢石监军了!”
    胡渊一脸感激说道,石守信这是把救人的人情让给自己,他如何不知道呢。
    至于其他的,管不了那么多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拼了!
    皇宫南面正门宫墙上,正在巡视的张翼忽然看到门口值守的石守信所部士卒全部撤走,迂回往两侧的宫门去了,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不妙。
    他连忙派人去通知姜维,等姜维来到宫墙上的时候,胡渊已经带着黑压压一片的魏军杀到了宫门跟前。
    “胡渊!你们要做什么!难道不知道未得军令不许入城吗?”
    姜维对着宫门外的胡渊爆喝道。
    “钟会谋反,扣押各部主将!还想联合姜维把我们都宰了!
    弟兄们,不要跟他废话,撞门!杀反贼!不杀他们我们就死了!”
    胡渊年轻气盛,直接高喊了一句,身后抱着圆木的一队士卒,就开始撞击皇宫南门。
    其他人也不遑多让,将李亮等人早就准备好的梯子搭在宫墙上,立马就开始攻城了!
    “你在这守着,我去通知钟会!”
    姜维面沉如水,对张翼吩咐了一句之后,便急急忙忙下了宫墙,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而去。
    此刻钟会正等着石守信和钟邕返回皇宫,见姜维心急火燎的进来,顿时面露疑惑之色。
    他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胡烈之子胡渊带兵哗变了,宫外黑压压一片,只怕不下万人!”
    姜维焦急的禀告道,冷汗都下来了。
    “哗变?他怎么会哗变呢?”
    钟会还是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胡渊有这样的胆量。
    不是说不相信胡渊这个人,而是胡渊要是敢这么玩,他早就玩了,不至于等到现在。
    姜维见钟会至今都处于迷糊之中,痛心疾首道:“定然是那石守信通风报信啊!胡渊小儿,给他几个胆子敢做这样的事情?”
    “石守信?为什么啊?他又不是司马昭的亲信?
    他凭什么站在司马昭这边啊?”
    钟会愣神反问道,压根不明白问题出在哪,或者说不明白石守信为什么会“背叛”自己。
    见姜维不答,钟会有些慌乱,开口问道:“那现在该如何?”
    “把那些关押的将领杀掉,然后直接起兵!死中求活!”
    姜维斩钉截铁说道。
    钟会点点头,事到如今,也只有先把这些将领们杀了,然后顶住这一波乱兵。十多万魏军没有了各军主将,很快就会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起来的。
    只要乱了,机会就来了,未必不能赢!
    “你带兵在宫门那边阻拦一下,我让丘建带兵去杀。”
    钟会对姜维吩咐道。
    听到这话姜维差点没气背过去。
    都这个时候了,你就不能拿着刀,带着亲兵亲自去杀吗?这都要假人之手?
    “唉!”
    姜维长叹一声,拔出腰间佩刀就往外面走去,懒得跟钟会哔哔了。
    钟会出了御书房,此刻皇宫南面已经是嘈杂一片。他找来丘建,对他吩咐道:“快,带着亲兵去把那些关押的全部杀了,一个不留!”
    听到这话丘建一愣,他看了看南面的方向,似乎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大,叫嚷的,哭泣的,还有各种脚步声混作一团。
    他又看了看面色不善的钟会,心中万马奔腾,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快去呀!”
    钟会催促道。
    “得令,末将这就是去。”
    丘建叫上一百多个亲兵,来到关押魏军将领的地方,开始推门。
    然后发现门被人堵住了,怎么推都推不开!
    “快开门,我放你们出去!”
    丘建对里面大喊道,想诈唬一下被关押起来的将领。
    结果里面的人喊道:“丘建,你现在弃暗投明还不迟,等石监军带人杀进皇宫,你怎么都是个死!有我们帮你求情,或许你还能苟活!”
    喊话的人正是李辅。
    丘建咬咬牙,下令亲兵们继续砸门。
    有亲兵把门砸开了,见到里面的人拔刀就砍,那个房间里面就传来一阵阵惨叫声。
    但被推开门的只是个别,剩下一时之间还推不开。
    在门还没被砸开的房间内,有人高喊道:“丘建,再不停手,事后连你家人一起杀,只要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活着,回洛阳告知晋公你做过的事情。到时候即便是你已经死了,我们也保管你全家死光光,三族死光光!”
    丘建还没下令停下,倒是他麾下的亲兵停下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把刀收回刀鞘,默不作声的退下。
    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这样灰溜溜的润了,很快就作鸟兽散。
    毕竟,丘建或许不怕自己的家人被杀,但他们怕啊!
    从军一年捞不到几个钱,为了这点钱把家人的性命搭上,实在是不值当!
    丘建左看右看,发现身边已然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跟随,最后还是忍不住一声长叹。
    他来到关押胡烈那间房的门前,对门内的胡烈高喊道:“胡将军,我曾经是你的旧部。现在误入歧途罪该万死,但我的家人无罪。丘某现在就自尽以谢天下,麻烦您照拂一下我的家小。”
    说完,也不等胡烈在里面应答,便直接拔刀自刎!
    ……
    皇宫南门,激战正酣。
    发了狂的魏军士卒悍不畏死,攻城非常凶猛。
    本来他们在蜀中就是外人,真要被本地人坑了,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现在兵变不是为了胡烈这些将领,纯粹就是出于自我防卫的反击。
    而姜维麾下的蜀军旧部压根就没有准备好,一时间宫墙摇摇欲坠,大量魏军翻墙而入。
    很快,伴随着“哐当”一声巨响。
    南门的大锁被破坏,穿着黑色军服的魏军,潮水一般的涌入皇宫。
    张翼在宫门后面高喊道:“杀贼,为陛下尽忠!”
    他的声音振聋发聩,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身前的蜀军旧部被魏军冲散,一个不知名的魏军士卒看到了张翼,冲过来就是一刀,直接斩在张翼脖颈上,顿时血溅三尺!
    张翼倒在血泊之中,身边乱七八糟躺着一地尸体,有胳膊右臂缠着红绸的蜀军旧部,也有来自城外魏军大营的。
    太极殿内,钟会坐在龙椅上,大殿外站着一排姜维麾下的蜀军旧部在防守。
    至于丘建的本部人马,伴随着这位将军的自尽,已经作鸟兽散,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魏军冲杀的速度实在是太快,钟会根本来不及逃跑,姜维也来不及将皇宫内所有蜀军旧部集中起来守南门。
    此刻大批城外大营的魏军涌入皇宫内,见人就杀,跟蝗虫过境差不多的光景。
    忽然手持弩机的魏军士卒冲到太极殿门前,见人就射,弩箭如雨,很快就把门前的蜀军旧部士卒射得人仰马翻。
    剩下的人退入大殿之中,钟会从龙椅上站起身,拔出腰间宝剑。他上前几步正要高喊,却是被一阵弩箭射成了刺猬,身上中了十几支箭,也不知道是谁把他射杀的。
    但无论如何,这些弩箭都是出自魏军当中的无名之辈。
    姜维肩膀上也中了一箭,但他文武双全,用剑挑飞了几支箭矢,人闪到一根粗大的柱子后面,鲜血顺着胳膊滴落下来。
    “姜维,放下兵刃,我留你一个全尸!”
    胡渊对着柱子后面的姜维大喊道。
    眼见大局已定,胡渊的心也不那么急切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柱子后面传来一阵狂笑。
    “怎么是你这个无名之辈,石守信那个藏头露尾的狗贼在那里?”
    姜维手持佩剑,环顾包围他的一众魏军士卒问道,气势逼人!
    “姜伯约蜀中名士,你若是安分守己,将来做到封侯也未可知。
    落到今日田地,又是何苦?”
    石守信从人群中走出来,看向姜维说道。
    “石守信,用不着你假惺惺的在这里惋惜。
    曹魏本属逆贼,而司马氏则是逆贼中的逆贼。
    看他们狗咬狗,姜某心里痛快啊!
    你一身才华却屈从贼寇,姜某不齿!你才是那个可怜人!
    姜某为大汉尽忠,有何惜哉!
    我计不成,此乃天命!
    姜某愧对陛下,唯有以死相报!绝不会苟活于世!”
    姜维拿剑指着石守信,说完以后便直接抹脖子,自刎当场,死不瞑目!
    在场众人一阵默然,良久无语。
    石守信走上前来,用手拂过姜维瞪大的双眼,那双瞪圆了的眼睛终于闭上了。
    “去解救那些被关押起来的将军吧,太极殿这里我来收拾。”
    石守信对胡渊吩咐了一句,后者对他恭敬作揖行礼,领着部曲离开了太极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