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6章 崔仁师: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反转来的太快了。
    李长青的应对方式,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角度太刁钻了,別说做臣子的,就是李世民也想不到还能这样。
    太极殿上,诸多臣子都一脸戏謔的看向崔仁师。
    程知节、尉迟恭等武將,丝毫不给面子,也不顾这是什么场合,直接当场哈哈大笑了起来。
    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跌坐在地上的崔仁师,目露惶恐,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耳朵嗡嗡作响。
    弹劾太子结党营私,寻常人压根没这个胆子。
    但想要得到巨大的回报,就得有冒险的勇气。
    崔仁师原本想借著刚才太极殿外的事情,利用自己的职务,风闻奏事,合理的对太子发难。
    这可是博取名望的大好机会。
    往后只要好好运作一番,那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諫臣,成为朝堂中的清流,甚至是天下文人的精神嚮往。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不按常理出牌。
    居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自古以来,哪个太子不是兢兢业业、胆战心惊。
    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导致储君之位不保。
    换做歷朝歷代的太子,遭受这种弹劾,无不是各种自证。
    毕竟太子结党营私,皇帝不计较的话,那就是提前熟悉自己的班底。皇帝计较的话,那就是目无君上,与天子爭权。
    可李长青倒好,毫不忌讳的直接当著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的面说,他就是大唐的下一任皇帝。
    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別拿储君不当君。
    李长青见崔仁师一副嚇傻了的模样,继续乘胜追击。
    “崔仁师,诬告本宫,轻者罢官免职,重者流放杀头。速速说出你的目的以及幕后指使之人,尚有一线生机。”
    目的,幕后之人。
    这两个字眼,压的崔仁师简直快要喘不过气来。
    这么大的帽子扣在他头上,是他能承受得了的吗?
    他心中又委屈又害怕,这太子殿下怎么能这么不讲道理?
    我不过是弹劾你结党营私,你怎能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非但认定我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扣了个断大唐文路的大锅,更是就差没有明说是清河崔氏指示我这么做的。
    崔仁师心下无比惶恐,颤声道:“殿下,臣,臣……”
    然而,臣了半天,却始终没有后续。
    “哼!”李长青冷哼一声,怒道:“孤看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说著,他转身面向李世民,拱手道:“父皇,这贼子居心叵测,不但诬告儿臣,甚至欲要亡我大唐文路,使我泱泱华夏文路断绝,重回蛮荒。”
    “儿臣以为,这贼子许是收了外族好处。”
    “请父皇將贼子关押大理寺严加审讯,务必查出是否还有其余同党!”
    话音落下,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將,全都目瞪口呆。
    三两句话之间,就將崔仁师诬告太子的罪名,变成了与外族勾结的汉奸,甚至还要牵连与他有关之人。
    这行事风格,当真是雷厉风行。这手段,也当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对此,李世民心中大为惊喜。
    那个他心中一直叛逆不懂事的儿子,儼然已经蜕变成一位合格的储君。
    甚至给了他一个动清河崔氏的藉口!
    这件事只要操作的好,即便不能让清河崔氏伤筋动骨,也能让朝廷获得不小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能名正言顺的藉机打压清河崔氏,彰显皇权的同时,震慑天下世家。
    当下隱晦的看了眼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
    这两人都是李世民的老伙计了,心里跟明镜似的,立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只见长孙无忌率先出列,满脸怒容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请陛下下旨羈押崔仁师,查出他背后的指使人。”
    他刚说完,房玄龄紧接著出列,道:“我大唐灭东西突厥,打下赫赫威名。不曾想竟然还有外族如此猖獗,居然欲使我华夏重回蛮夷,简直天怒人怨。”
    “此事干係重大,请陛下务必严查!查出与崔仁师勾结之外族,定要发兵使其亡族灭种。”
    两人打起配合来,结合李长青之前的发言,直接单方面定下了崔仁师的罪名。
    听的李长青大呼遇到扣黑锅的高手。
    更是听的崔仁师肝胆俱裂,连连磕头喊冤。
    “陛下,冤枉啊。臣从未与外族勾结,更没想断我华夏传承啊。”
    然而,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就如同他冤枉太子结党营私一般。
    太极殿上,但凡长点心眼的人,哪里不知道他是被冤枉的。
    可哪又如何?
    谁让你弹劾不成,反被抓住把柄。
    一些同样出自五姓七望的官员,即便心中担忧,也都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全都闭口不言。
    毕竟,谁要站出来为崔仁师开脱,岂不就是太子口中的同党?
    龙椅上,李世民兴奋的想要放声长笑,但表面上却阴沉著脸,勃然大怒道:
    “崔仁师,朕封你为殿中侍御史,本意是让你监察朝会礼仪和殿中官员行为。”
    “怎料你竟敢利用职权便利,行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来人,摘去他的乌纱,扒下他的官服,押入大理寺严加审讯!”
    这一番话,就像是一道天雷落下,直直击中崔仁师。
    他眼前一黑,气急攻心,当场晕了过去。
    他想不明白,明明只是正常的御史上諫,怎么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他仅仅只是弹劾了一下太子,就被如此冤枉。
    那于志寧,可是不止一次当面骂太子是桀紂、秦二世,结果还能升官。
    两人做的事,半斤八两。
    怎么待遇却天差地別?
    这还有天理吗,这还有王法吗?
    然而,太极殿外的甲士可不会跟他讲天理王法。
    衝上前去,二话不说就摘了他的乌纱帽,脱掉他的官服,然后像拖死狗一样,將他给拖了出去。
    崔仁师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朝堂之上,群臣继续和李世民討论著国家大事。
    只是他们的目光时不时的瞥一眼李长青。
    经过崔仁师的教训,如今再没有人敢小覷这位顽劣叛逆的太子了。
    那狠辣果决的手段,一击致命,让人心中胆寒。
    一些铁了心支持李泰的官员,此时也有些惴惴不安。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朝会结束。
    期间一直摸鱼的李长青,收穫也很大,不但熟悉了整个朝会,更將朝堂上的大臣们认了个七七八八。
    散朝后,李世民从龙椅上起身,对李长青说道:“承乾,隨朕去两仪殿。”
    李长青闻言,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大会开完,要开小会了。
    接下来不出意外,就是和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人商討如何利用崔仁师,最大程度上的攫取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