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1章 徵兵参军

      按照规定,普通徵兵的年龄要求是十八到二十二周岁。
    沈军和沈富国今年都是二十一,明年再不抓住,这辈子就跟部队无缘了。
    “那你呢,卫国?”
    沈富国问道。
    “你不去吗?”
    “我当然去啊。”
    王卫国点点头,平静地说道。
    “不过我情况特殊,我今年二十六,已经超龄了,得走特招的路子。”
    他没细说,但沈军和沈富国都明白,王卫国的“路子”肯定不一般。
    他们想起王卫国之前拿出的那些功劳和两次三等功,心里顿时有了底。
    李青山也点头证实道。
    “卫国的情况我已经向上头报备过了,他有两个三等功在身,走特招问题不大。主要是你们俩,得抓住这次机会。”
    “去!我们去!”
    沈军和沈富国异口同声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决心。
    家里的婆娘都怀著孩子,他们必须为下一代拼出一个未来。
    在村里刨一辈子地,孩子生下来也得跟著受苦,可要是当了兵,一切就都不同了。
    “好!有志气!”
    李青山讚许地看了他们一眼。
    “那我现在就帮你们把名报上去,接下来就是体检和政审,你们可得做好准备。”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那天起,沈军和沈富国的干劲更足了。
    他们知道,一旦参军离开,家里就全靠女人了,必须在走之前,给家里多攒下一点底子。
    两人几乎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回来,加紧出海捕鱼赚钱。
    王卫国看著两个兄弟如此拼命,心里也替他们高兴。
    他没跟著去抢那点渔获,而是利用自己的渠道,帮他们做更长远的打算。
    他找了个机会,带著两人悄悄进了趟城,找到了陈东。
    “东哥,我这两位兄弟,马上要去当兵了,家里底子薄,想在走之前给婆娘孩子多留点东西。”王卫国开门见山。
    陈东一听是这事,二话不说,拍著胸脯道。
    “卫国哥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要什么票,儘管说!”
    王卫国递过去一个单子和一沓钱,那是沈军和沈富国这段时间拼死拼活攒下的全部家当。
    “油票、票、布票、工业券……这些都要一些,有多少要多少。”
    陈东扫了一眼,点点头,很快就凑齐了一大包各种票证。
    这个年代,钱有时候还不如票好使。
    有了这些票,至少能保证他们的媳妇孩子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日子能过得宽裕一些,能扯上新布做身衣裳,能吃上点油腥。
    回村的路上,沈军和沈富国揣著怀里沉甸甸的票证,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卫国,这……这大恩不言谢,以后我们兄弟的命就是你的!”
    沈富国声音哽咽。
    王卫国骑著自行车,感受著迎面而来的晚风,心里一片平静。
    他回头看了看两个黝黑的兄弟,笑道。
    “说这些就见外了。咱们是兄弟,到了部队好好干,干出个人样来,比什么都强。家里的事,你们也別操心,有我照看著,出不了岔子。”
    夕阳的余暉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未来的路已经铺开,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
    日子一晃,半个月就过去了。
    这天一大早,沈家村就热闹了起来。
    村口的大槐树下,徵兵办的同志开著一台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响著,车斗里已经坐了几个邻村的小伙子。
    村长沈红星扯著嗓子,正指挥著几个后生,在村口最显眼的两棵大树之间,拉起了一道鲜红的横幅——“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沈军和沈富国胸前都戴著大红,显得格外精神。
    他们的媳妇,一个挺著肚子,一个还没太显怀,眼圈都是红的。
    沈军和沈富国二人家里父母老两口也是,一会儿叮嘱这个,一会儿嘱咐那个。
    嘴里说著“好好干,別惦记家里”,眼泪却不听使唤地往下掉。
    “哭啥!这是光荣的事!”
    沈军梗著脖子,努力做出笑脸,可声音里的颤抖却出卖了他。
    他用力地抱了抱媳妇,又摸了摸她高高隆起的肚子。
    “等我回来,娃都能打酱油了。在家听卫国的话,別累著自己。”
    沈富国那边也差不多,他把怀里的票证和钱一股脑塞给媳妇,哑著嗓子说。
    “都收好,別省著,想吃啥就去买。家里有卫国和青山哥照应著,我放心。”
    王卫国站在一旁,看著这幅离別的场景,心里也有些感慨。
    他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两个兄弟的肩膀。
    “到了部队,什么都別想,就一门心思好好训练,爭取早日提干。家里的事,有我。”
    “卫国哥!”
    两人眼睛通红,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三个字。
    “去吧,车要开了。”
    王卫国推了他们一把。
    算是应下他们两个的这一句哥,也是应承下照顾他们家里的承诺。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全村人的注视下,沈军和沈富国一步三回头地爬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突突地冒著黑烟,载著一群年轻人的梦想和全家人的期盼,顛簸著驶向了远方。
    送走了兄弟,日子还得继续。
    王卫国那条船,一个人出海確实勉强,渔网太重,一个人收不过来。
    他心里盘算了一下,第二天便提著两条鱼,分別去了生產队长沈建军和村长沈红星家。
    他没找队长和村长本人,而是直接找到了队长的亲弟弟沈建山,和村长的小儿子沈富民。
    这两人都是年轻老实的后生,有力气,脑子也活泛,但因为是毛头小子,在家里和村里总感觉差了点事做。
    “建山,富民,我那条船,一个人弄不来。以后出海,算你们俩一股,捕来的鱼,除了上交的,剩下的咱们三平分,咋样?”
    沈建山和沈富民一听,眼睛都亮了。
    王卫国的本事,全村谁不知道?
    跟著他干,那还能有亏吃?
    这等於是白捡的便宜。
    “那哪成啊卫国哥,船是你的,我们就是出个力气。”
    沈建山连连摆手。
    “就这么定了。”
    王卫国不容置疑地说道。
    “我过阵子可能也要走,到时候这条船就交给你们俩。”
    “我只有一个要求,我不在家的时候,帮我多照看点我媳妇孩子,还有我岳父岳母家。谁要是敢欺负他们,你们俩得帮我顶上去。”
    “还有沈军和富国家也是,你俩也得照顾著点。”
    这话一说,沈建山和沈富民心里顿时明白了。
    这哪里是王卫国找人合伙捕鱼?
    这分明是用这条船和捕鱼的好处,在给三人的家里安排后路。
    更是王卫国看得起他们,把他们当自己人。
    两人心里一阵火热,当即拍著胸脯保证,绝不会让王卫国,沈军沈富国这三个哥哥家里人受半点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