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6章 升军官的机会

      这天晚上,李振兴和周华就住在了村委。
    村里特意把村委办公室那铺大炕给他们腾了出来,柴火烧得足足的,新弹的被褥散发著太阳晒过的暖烘烘的味道,躺上去骨头都酥了。
    李振兴这次来的任务,就是让王卫国点头答应今年参军。
    如今任务圆满完成,老人家彻底放下了心,索性就在沈家村享受起了难得的清閒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沈家村的村民们时常能看到一幅有趣的景象。
    一个精神矍鑠的老爷子,每天不是背著手在村里溜达,就是坐在村委门口,跟一群半大小子和村民们天南海北地嘮嗑。
    从南疆的丛林到北国的雪原,从战爭年代的烽火连天到如今的和平建设,老爷子总能讲出一些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
    王卫国家里更是成了他的定点食堂,沈青青和陈翠霞变著法地做好吃的。
    刚从海里捞上来的大虾,用最简单的白水一焯,蘸著姜醋汁,鲜甜弹牙。
    肥美的海鱸鱼清蒸出来,鱼肉嫩得像豆腐。
    李振兴吃得满嘴流油,直夸沈家村是块风水宝地,养人。
    他最喜欢的,还是跟王长林待在一起。
    两个加起来快一百五六十岁的老头,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
    “老王,你这棋下得也太臭了!”
    “放屁!你那是悔棋!我都看见了,你的马刚刚明明在这里!”
    “我那是手滑了!人老了手抖不行啊?你个老东西,眼睛刚好点就用来瞪我了?”
    王卫国专门找了块好木头,给两个老爷子做了一副象棋。
    这下可好,村委的院子里天天都能听到他俩激情对喷的声音。
    一个骂对方“臭棋篓子”,一个说对方“耍无赖”,吵完了,又勾肩搭背地凑在一起,研究下一步该怎么走,惹得围观的村民们哈哈大笑。
    沈青青抱著儿子王海,看著那两个跟老小孩似的老爷子,也忍不住乐。
    她能感觉到,爷爷这段时间是发自內心地开心。
    那种开心,是儿孙绕膝的孝顺也无法完全替代的,是只有在老战友身边才能找到的归属感。
    年关里,城里组织放映队下乡放电影。
    李振兴知道了,硬是拉著王长林去看。
    “走走走,看电影去!我听说放的是《英雄儿女》,咱们再去看看!”
    王长林一开始还嘴硬,说天寒地冻的,懒得动弹。
    可被李振兴一拽,还是半推半就地跟著去了。
    冬夜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幕布掛在两棵大树之间,喇叭里放著激昂的音乐。
    王长林以前眼睛不行,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团,如今视力恢復了,那黑白光影里的英雄形象清晰无比。
    当看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一幕时,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著泪光,攥紧了拳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身边坐著的是他过命的兄弟,眼前看到的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这一刻,王长林觉得自己的这辈子,值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五。
    李振兴和周华要走了。
    临別时,王长林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站在村口,默默地看著吉普车远去,直到车影消失在山路的尽头,还久久不愿转身。
    那萧瑟的背影,看得王卫国心里一阵发酸。
    他想起了李振兴上车前,特意把他拉到一边说的话。
    “小子。”
    李振兴拍著他的肩膀,眼神格外郑重。
    “我这次回去,会帮你把名额的事情敲定。但你要记住,机会给你了,路还得你自己走。明年,全军会组织一次大比武,你只要能夺得前三,我们这些老傢伙就有足够的理由,破格给你提干,升军官!到时候,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你爷爷和你媳妇孩子都接到部队隨军。”
    李振兴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沉默的王长林,压低了声音。
    “我看得出来,老王他……我们这些老伙计还是適合待在一起。卫国,你爷爷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国家,到了晚年,该让他享享福了。”
    “保证完成任务!”
    王卫国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如铁。
    他当然看得出来。
    爷爷王长林那种与战友重逢后骤然发光,又在离別后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立功提乾的机会不常有,这几乎是能让爷爷安度晚年的最好方式。
    他必须抓住!
    送走李振兴他们后,王卫国没有片刻耽搁。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村里人就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王卫国穿著薄衣,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背上捆著两大捆沉甸甸的柴火,沿著村里的土路一圈一圈地跑步。
    他呼吸均匀,步伐沉稳,身上蒸腾起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化作白雾,宛如一头奔跑的猛虎。
    村里人起初还有些惊讶,但很快就都明白了。
    大家知道卫国要去参军了,这是在为进部队做准备呢。
    没有人笑话他,反而每当他跑过家门口时,都会有人大声地给他加油。
    “卫国,好样的!”
    “加油啊!到了部队给咱们沈家村爭光!”
    一群半大的孩子更是觉得好玩,跟在王卫国屁股后面,学著他的样子跑,没跑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
    “都跟上!跟上大哥的脚步!”
    知青点的马方鸿也带著几个男知青加入了队伍。
    “都给我好好锻链锻链,省得以后开春下地干活的时候,一个个要死要活的!”
    一时间,清晨的沈家村热闹非凡,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年味在一天天的忙碌和操练中渐渐淡去。
    正月十五一过,生產队长沈建军就开始组织人手,將冬天积攒下来的大堆积雪用土和草蓆覆盖起来,做成“雪窖”,留著夏天给鱼塘降温用。
    这是陈星提出的法子,他说夏天水温太高,鱼容易生病,用雪水降温,既省钱又有效。
    另一边,养鱼的大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按照计划,陈星要带著村长沈红星去省城水產站购买鱼苗。
    可临出发前,沈红星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
    他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连山城,让他一个人跟著陈星这样个年轻后生,去人生地不熟的省城,办这么大的事,他心里实在没底。
    他琢磨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了王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