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1章 冷核聚变

      第381章 冷核聚变
    太空之中,一道火光正在急速的飞驰著。
    在道门学说当中,阳光属於五行中的火。
    陆离学会了五行大遁神通,自然能够化身为火光,以光速朝目的地前行。
    相比较纵地金光,五行大遁的消耗非常稀少。
    乃至他感觉到刚有消耗法力,便自然恢復了。
    “这门神通在恆星系內赶路实在太棒了,可惜如果没有恆星光芒的照耀,就无法使用了。”
    陆离內心有一些感慨,想要在宇宙中长距离赶路,还得是纵地金光。
    他在琢磨一件事,神通之中不知道有没有类似於“瞬间移动”那种。
    说实话,陆离肯定是希望有这样的神通。
    因为那么一来,当他掌握了那样的神通,宇宙再大也能够瞬息之间赶到。
    他目前正在赶往处在小行星带的穀神星。
    小行星带位於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是太阳系中一个主要由岩石和金属小行星组成的广阔区域,距离太阳约三点二五亿至五点四五亿公里,宽度横跨约二点二亿公里。
    那边是太阳系中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
    已知的百分之九十八点五小行星都集中於此。
    陆离之前看资料的时候,得知小行星带有超过十二万颗小行星被正式编號,而这只是一部分而已。
    根据相关人员推测,小行星带大约存在超过五十万颗小行星。
    儘管小行星数量庞大,但由於空间极其广阔,小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仍然非常遥远,通常超过数百万公里。
    因此,小行星带实际上是一个极为空旷的区域“小行星带最大的行星就是矮行星穀神星,直径约九百五十公里,其次则是有三颗比较大的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它们的直径四百公里以上。”
    陆离思考著,忽然回想到一件事有趣的事情。
    他记得资料中提到过,小行星带有一颗极其珍贵的小行星,叫做灵神星。
    为什么他对灵神星记忆尤为深刻呢?
    原因很简单,该小行星上存在著大量的金、铂、铱等贵金属。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颗小行星上仅黄金储量的价值,就达到了惊人的五点五三亿亿美元。
    对,你没看错,两个“亿”字,而且还是美元。
    若是有人將这颗小行星的黄金完全开採,然后平均分配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那么,就算全球有八十亿人,每个人理论上也能分到约零点零七亿美元。
    嗯,按照目前匯率换算成华夏幣约五千万。
    “待会有机会去看看。”
    在陆离的思考中,时间逐渐的流逝,他也来到了小行星带附近。
    与之前看到的资料中记载情况非常类似。
    这里虽然被称之为小行星带,但是每一个小行星之间距离还是很遥远的。
    陆离没有管灵神星、灶神星和智神星之类的,直接锁定住了穀神星。
    作为小行星带最大的矮行星,他寻找穀神星所在並未费太久时间。
    大概找了一个多小时,陆离便看到了穀神星。
    陆离靠近穀神星以后,观测到这颗矮行星接近球状,但表面存在显著的地质特徵。
    比如各种陨石坑和山脉。
    他知道这些特徵与其冰质结构和地质活动歷史密切相关。
    这个矮行星没有稳定的大气层,不过存在著一个极薄的水蒸气外逸层,主要由冰升华和撞击释放的水分子构成。
    陆离没有立刻进入穀神星內部,而是用神念笼罩住整个星球。
    他发现这颗矮行星之中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水。
    尤其是地幅层中约有百分之二十五水物质。
    这个发现令陆离感到有些惊讶。
    因为从目前观测来看,穀神星拥有超过两亿立方千米的水体。
    这个数字远超地球上大约四千一百万立方千米的淡水总量。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足以他这个修为的人感到惊讶。
    陆离真正惊讶的原因是,他在穀神星地慢层水物质中,发现了单细胞微生物的存在!
    要知道地球最早出现的生物,就是原始单细胞生物。
    如今,他在穀神星上居然感应到了类似的单细胞生物,怎么可能不讶然?
    “如果穀神星这种没有大气层的矮行星,都能孕育出单细胞生物,那么偌大的宇宙之中,定然存在著其他生命,乃至有高等智慧文明!”
    陆离十分確信这一点,否则穀神星上不可能孕育出单细胞生物。
    也就是说,只要符合生命诞生条件的星球上,全都有可能孕育出生命。
    这一刻,陆离心中颇为感慨。
    他终於明白了一点,人类在这个宇宙之中,其实並不孤独。
    “待会收集一些单细胞生物,拿回地球给科研人员做研究。”
    陆离一边思考,一边把注意力从单细胞生物身上转移到別处。
    他这一次来穀神星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证明有没有单细胞生物,而是看看有没有外星文明遗留文或者刻意安装的监视设备与仪器。
    陆离的神念如今笼罩半径为两千八百八十公里,穀神星直径只有九百五十公里,他神念完全释放之下自然能够全部笼罩住。
    很快,他发现了穀神星上確实存在著一些非常奇怪的金属设备。
    陆离的神念观察到,穀神星內部存在著一个个类似於信號塔的东西,数目约有一百多吧。
    除了类似於信號塔的东西之外,在穀神星引力范围內,还有许许多多石墩子大小的白色金属球。
    这些白色金属球,不停地蒙绕穀神星做著类似於人造卫星的运动。
    不同的地方在於,那每一个白色金属球上全都四面有著“眼晴”,它们不断闪烁著红光,似乎正在实时的监拍。
    陆离盯著看了一会儿,立刻明白那些类似於信號塔的东西也好,还是这些白色金属球也罢,全都是依赖於太阳能。
    除了太阳能之外,陆离惊讶的发现在这些白色金属球內部,居然还存在著备用的能源装置。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备用的能源装置,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
    “这些白色金属球內部的备用能源装置,似乎是“冷核聚变”。”
    陆离眉头微微一皱,已经可以確定这些装置是外星高等文明刻意留下的了。
    这个外星文明,肯定要比地球人类发达许多。
    目前地球上不是做不到核聚变,比如氢弹就是核聚变类型武器。
    可惜的事情是,氢弹的核聚变是热核聚变,並非更高级的冷核聚变。
    什么是冷核聚变?
    冷核聚变也称之为低能量核反应。
    是指能够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种情况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目前只是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
    热核聚变就是恆星內部的核聚变反应方式。
    就拿漫威电影中《钢铁侠》来说,托尼.斯塔克研发的能源装置,就是微型冷核聚变装置。
    陆离怎么都没有想到,人类目前对於冷核聚变只是提出了假设而已,外星文明已经做到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看到那些白色金属球內部的冷核聚变装置,全都只有一块巴掌大小,就跟《钢铁侠》里托尼.斯塔克研发的类似。
    “这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外星文明,否则不可能研发出微型冷核聚变装置。”
    陆离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文明。
    如果拥有这么发达科技的文明对太阳系有想法,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抵挡。
    根据卡尔舍夫文明等级理论,想要实现製造出微型冷核聚变装置,至少要达到一级文明。
    陆离估计这个在穀神星留下监视设备的外星文明,极有可能不止所谓的一级文明那么简单。
    按照卡尔舍夫文明等级描述,一级文明亦被称为行星文明,是文明发展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生命形態能够充分且高效地利用其所在行星接收到的恆星能量,並实现对行星上一切资源和现象的全面控制。
    这意味著对气候的精准调节、对地质活动的有效干预、对生態系统的完美平衡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浪费开发。
    对於这一等级的文明而言,行星不再是神秘莫测的自然存在,而是一个被充分理解和驾驭的复杂系统。
    然而,他们的活动范围和能量来源仍然局限於单一恆星系,尚未能突破恆星系束缚去获取更广阔宇宙中的资源。
    没错,一级文明不具备星际旅行能力。
    因此,陆离判断这个外星文明的等级,极有可能达到了二级文明以上。
    二级文明即恆星文明,標誌著文明的巨大跨越,当文明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不再受限於行星的范畴,而是能够掌控恆星的能量输出,並以此为基础实现对整个星系的有效控制。
    这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纵恆星的核聚变过程,高效地收集和利用其释放的巨大能量。
    不仅如此,对恆星系內其他行星物质的操控也变得轻而易举,无论是改变行星的轨道、提取行星的核心资源,还是在不同行星上建立复杂的生態和工业系统,都在其能力范围之內。
    这种对恆星能量的掌控使得文明拥有了几乎无限的能源供应,从而推动科技、文化和社会结构向著更加复杂和高级的方向发展。
    抵达这个等级文明,才有星际旅行能力,但也不可能跑太远。
    想要跑的非常遥远,例如在整个银河系穿梭,至少要达到三级文明。
    “如果只有二级文明,那么该外星文明所在的母星,应该距离地球不太远,我估计在一百光年以內。”
    陆离不断分析著,“要是超过一百光年,那么该外星文明等级至少达到三级。”
    他暂时还不能確定这些设备所属的外星文明,到底是二级文明还是三级文明。
    唯一清楚的事情是,不论二级文明,还是三级文明,全都是地球文明无法招惹的存在。
    “不行,我得把这些事情告知吴总等人,让他们提前做准备。”
    陆离思考了一会儿,趁此期间开启了点石成金,对类似於信號塔的东西,以及那些白色金属球,进行扫描与复製。
    他十分清楚这些科技,对於整个地球的人类而言,属於真正高科技。
    不说別的,光微型冷核聚变装置这一个玩意,人类若是能分析透彻就足以科技水平大大提升,乃至短时间內抵达所谓的一级文明。
    “不论你是几级文明,最好不要对人类有想法。”
    陆离复製完成了以后,不由自主眯了眯眼睛,“否则我寧愿造无边杀孽,也要將你们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