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章 自带鬼畜的男人

      午休时间很短,刚回寝室没多久,韩更和其他人就去训练了。只剩顾诚这个“伤员”宅着。
    他泡了杯茶,准备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在选拔之前对韩更形成碾压。
    他先捋一遍自己和韩更之间的优劣势,好确定努力的方向。
    论歌声,他比韩更有优势。
    论舞技,毕竟对方是专业学舞蹈出身,他确实不如。
    比颜值……
    刚想到颜值这个词,顾诚想起自己穿越之后还没仔细照过镜子。
    于是他立刻跑进卫生间,把所有灯打开,仔细端详了一番自己的肉身。
    嗯,比韩更略帅。
    这张脸,就像硬朗版的周渝民,或者犀利版的山下智久,拿出去也是可以靠脸吃饭的。
    而且镜子里这个身段,16岁就已经一米络时代,一堂课的最佳时长只有20分钟,而不是像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网络公开课那样弄45分钟。
    因为网络让信息爆炸,让碎片选择更多,人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了,变得做什么都没耐心。
    在那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拯救人类的专注力,2024年时米国女科学家简.麦戈尼格尔主导立项了“辅助学习型生体cpu”这个项目、2029年研发成功。最终目的是“把学习变得游戏化、让人们在进行持续枯燥的学习时,通过辅助暗示信号持续获得成就感和快感,从而帮助人保持专注”。
    听上去很高大上。
    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通过一个辅助cpu,让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在脑海里看到“进度条”、“经验条”,刺激人继续努力。
    这就很好理解了。
    比如:很多没毅力健身、减肥的人,在带了苹果手表计步之后,就会比没有计数的时候跑更久——因为他得到了正面的精神激励反馈,每跑一步都有成就感、知道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不容易枯燥。
    为什么一个玩家在现实世界里练技能三心二意,而一到“模拟人生”游戏里,却可以操纵自己控制的小人,各种不知疲倦惨无人道地疯狂练技能?
    还不就是因为打游戏的时候,练技能是看得到“经验条”的,所以可以让人产生“再坚持一会儿就升级了”的心灵动力和成就感么?
    这就是任务与成就感分解功能的效果:通过心理暗示和任务分解,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潜力发挥到极致,让人像爱打游戏一样去热爱学习。
    那些对“成为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无从下手的年轻人,用上那个cpu之后,就能学会如何在一次次“我先赚他一个亿”的levelup中,保持兴奋度。
    当然,2040年代的学习辅助cpu,具体的功能效果比上述的例子还要复杂强大得多,实在是难以用几句话概括出来。
    总而言之,穿越之前顾诚的颅骨里面就植入过这么一个玩意儿,和大脑直接连接。
    可惜他是魂穿,没带过来。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前世的思维被辅助cpu调教十几年所带来的意识惯性、自律习性,依然刻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在学习的时候,依然可以在脑海里隐约感受到“经验条”的存在——尽管那只是一个自我激励的心理暗示,效果远没有实打实植入芯片那么强大。
    这就好像学游泳,一个人一旦学会游泳,就一辈子不会忘记。就算抽掉了学游泳时那块木板,浮力下降了,也不至于让人不知所措、被水淹没。
    而且,稍微尝试着练习了几个街舞动作之后,顾诚很快又发现了另一个利好消息。
    那就是,两个灵魂融合之后,他的“基础枯燥忍耐力”依然是2000年这具身体的!
    他哪怕不用任何辅助手段,本来就能集中注意力达45分钟一堂课。
    这就特么逆天了!
    相当于一个一点抗药性都没有的身体,患病时直接用最新款青霉素来治疗!
    想想看,抗米援夷的时候,感染再严重的战士,只要有盘尼西林打,哪个不是马上就生龙活虎了。
    那效果,简直就是一针下去,生死人肉白骨。
    原本靠死记硬背、苦练笨练、疲劳训练……而不得进步的舞技难点,在顾诚重新“内视”的时候,一下子变得颇有可分解性“一个个小目标”。
    ……
    顾诚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其实完全不在韩更之下,身体素质犹有过之。
    但是过去这一年半的练习生涯,他的动作发力节奏始终不如对方。
    至于表情僵硬、舞台临场感不足,这一系列细节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顾诚的几个短板。
    如今,仅仅对比模范教学视频练了两个小时,依托“学习辅助cpu”残留的学习对比意识、正向暗示反馈,顾诚很快就摸清了自己弱点的具体表现形式。
    甚至,在脑海中形成了好几个“经验条”!
    “太空步技能:发力感掌握度:27%;节奏掌握度:49%……综合掌握度:35%。”
    “逐节反向甩臂:四段式收发力掌握度:7%,肌肉交替绷紧响应度:22%……”
    “眼神表情临场感匹配度:55%……”
    “完成度参照对象为模板教学视频,如需更精细比对,请向大脑输入更全面的大数据。”
    几行“字幕”,影影绰绰地把顾诚的弱势总结了出来,印在脑海里。
    然后他有意识地挑了一个弱点,针对性练了那么几十次,找找感觉,马上就看到了“经验条”开始涨!
    “动作完美完成度达成3次。逐节反向甩臂动作熟练度上升:四段式收发力掌握度:12%。”
    顾诚最弱的一项舞蹈技能,居然熟练度一下子涨了5%!这才仅仅针对性训练了几分钟!
    来自未来的学习辅助系统,简直就是把一个舞蹈技能精细解剖、科学分解到了每一块肌肉的调度熟练度层面上。
    别人,是死练,苦练,在看不到终点的情况下盲目靠毅力死撑。
    就像长跑时蒙着眼、看不到前面一名离你多远,就会失去追赶的动力,不可抑制地堕入怠惰的深渊。
    而顾诚,却是明明白白可以看到自己的升级经验条,就好像长跑时明知“再冲两个深呼吸就能多超上一个”。这不仅让他的意志力因为这种激励而变得比别人更强数倍,而且在弱点掌握上,更是有的放矢。
    短短半个下午过去,两三个原本较弱、又模模糊糊说不清弱在哪里、教练也没法“言传”、只能让练习生“自己慢慢意会”的难点,就这样被顾诚举重若轻地改善了。
    “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古人觉得难以“标准化”,只能“得心应手、口不能传”的“模糊算法”型技能,在精微奥义的辅助分解下,简直如同一张白纸,被轻易捅破了。
    当然,这玩意儿,说得再逆天,最后的临门一脚还得每个人自己完成。
    辅助学习设备,终究只是辅助。
    如果真明珠暗投到了一个烂泥糊不上墙的懒痞身上,连每练一轮都可以看到经验条涨一涨这么有快感的事情都懒得做,那么这个设备终究是帮不了它的主人的。
    就好像纵然黑哨和盘外因素再强,也不可能让门前三米打灰机的华夏男足夺得世界杯。
    幸好,顾诚显然不是这样的懒痞。
    在sm公司一年半的非人生活,让他对痛苦和劳累的忍耐力,早已超过常人。
    如今得此相助,更是如虎添翼。
    那种看着经验条往上涨的快感,让练习就如同吃了蓝色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连晚饭都忘了去吃。
    教练和同组的队友都看出顾诚不正常了。
    “这小子开窍了?这舞步的发力节点,起码比昨天水平提高了几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