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乾隆有多会当帝王?老十四就服他!
第437章 乾隆有多会当帝王?老十四就服他!
“你们谁看见本官的核桃了?”
没多久,在商议配合朝廷扩建第二条通往西北的马路而散衙后,山西巡抚刘统勛叫住山西诸官,而问了起来,同时,两眼看向他刚才放核桃的茶几。
茶几上,只有空茶盏。
官员们面面相覷。
啪嚓!
兆惠这时已经双掌拍碎了手里的两核桃,吃了起来。
刘统勛听见声响后,就看了过来。
虽然,去西北的粮道主要是走河南方向,但军情传递,则是走山西方向。
毕竟,山西方向更快。
歷史上,慈禧西狩,就是先从山西去西安的,回来时,才走的河南。
因为,走山西更快,要少半个多月的路程。
而去河南的那条官道扩建之后,山西这条道自然也要扩建,以作备份。
“挺好吃的,中丞。”
“您是在哪儿买的?”
兆惠这时笑著回头问道。
刘统勛愣了片刻,隨后回答说:“那是我听大夫的吩咐,用来在手里转著治疗头疼安神的。”
兆惠“啊”了一声,隨后把一手心碎核桃壳摊了开来:“这多不好意思,我看是新鲜的,也就以为中丞您是买了新核桃没吃完,所以才拿在手里盘著玩的。”
“无妨。”
刘统勛尷尬一笑。
他素来清俭,自然捨不得买文物核桃来盘。
兆惠道:“赶明我送您一对好的。”
“不必!”
刘统勛笑著拒绝。
兆惠尷尬地笑著点头,同时有些欣赏的看了刘统勛一眼:“下官告退。”
当晚。
兆惠就把这件事以密奏的事告知给了弘历。
因为,他想吃刘统勛的核桃的想法固然是有,但他也知道,弘历让他跟刘统勛处理好关係,可不仅仅是处理关係那么简单,而是替皇帝了解刘统勛、试探刘统勛。
要不然,他也不会真傻到去当堂吃刘统勛的核桃。
只是,他了解和试探刘统勛的方式,竟会不自觉地往吃的方面去想,也確实是他个人习性所致。
弘历在看见兆惠的奏摺后,倒也因此忍俊不禁起来,同时对刘统勛也彻底放心,知道建山西的路,当不会出现河南那样的么蛾子。
而河南这边的工程也算是顺利了起来。
虽然,户部只给了河南地方一半的工程款,而且,损耗明细还无法考证,但因为抄了一眾河南原任官的家,以作工程款所用。
所以,河南这边扩建马路也就不用再担心钱粮不足。
执行此政的官僚们也都变得老实,不敢再为剋扣工程款而强征百姓来完成此工程。
不过,本质上还是以前那批官僚在执行。
只是,那批官僚变成了候补官,而且是被抄家的候补官。
但他们现在属於是拿自己的家財和个人精力在为乾隆执行这项新政,然后还不能有怨言,还得更加积极的执行和监督现任官。
原因无他,他们要是不积极,丟失的就不仅仅是家財。
而允禵现在,也依旧能够留在河南监管这一切。
弘历的信任与撑腰,让他很感动,也很佩服。
特別是,在他知道弘历把诬陷自己要谋反的事归咎於准噶尔,以及看见大多数还是以前河南那批官员在做事后。
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大侄子真是天生的帝王!
但允禵有时候在梦到昔日他自己当大將军王,被赐恩在太和殿会宴王公大臣,在热河代表皇帝会见蒙古王公时的场景,还在为夺嫡而进行各种权谋斗爭时,也还是忍不住在梦醒后,喃喃自语说:
“要是弘春也像他这么优秀,会不会,一切就不一样。”
“但这怎么可能,那个逆子,不但不会有这样的智识,甚至还没有节操到巴不得我这个阿玛被一辈子圈禁至死!”
“这个逆子,当初我就该让他流在他额娘肚皮上!”
允禵一时越想越气。
好在外面震天的喊声,让他从愤怒悔恨的情绪中摆脱了出来。
那是民工们已经早起干活的声音。
偌大的工地上,天还是乌青色,且还点缀著繁星,但民工们已经开始干活。
乾隆给他们的工钱其实不低,每日给值足足八分银,基本上一个月能挣到二两到二两五钱左右。
按理,他们不用这么辛苦。
但没办法,工地附近,诱惑太大了!
在內务府的引导和当地官府配合下,各种窑子、赌场、戏班等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
餐饮酒楼更不用说。
很多血气方刚的青壮年都把持不住那一声声“爷”的呼喊,以及那摇骰子声的诱惑,和那青衣名角在台上的一声娇喊。
所以,他们的钱,很多到月底也就没剩下多少。
辛有麦便是其中的典型。
他昨晚刚从一窑子扶著腰出来后,就因为打开荷包,看见里面空荡荡的样子,而闭眼感嘆了一声,差点没把荷包丟在地上。
今天他在干活一天的活,日结了八分银后,就决定从今天开始要好好攒钱,而早日回去让他大哥帮忙找人给自己说个媳妇。
为此,他决定不吃晚饭,忍到明天再吃。
反正晚上只是睡觉又不干活,而他也不是没饿过,以前饿两三天的时候都有。
只是在路过一家赌场时,他心里像猫抓一样,尤其是在听见有人大喊自己贏了的时候,就转过身了:“再试一把,看看能不能把以前掉输掉的都贏回来!”
……
“再开一家!”
“主子的意思,要把他们挣到的节省下来的都给赚回来。”
“所以赌场里的玩法要新鲜多样,就把我给你传授的几个京城赌场的法子安排下去,保证能让那群力工,心甘情愿的给我大清当一辈子力工!”
专门来河南视察商业情况的內务府御史荣武,在跟著鄂尔泰离开河南开封前,就对一负责开赌场的內务府皇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皇商自然连忙答应了下来,表示会再从地方筹资於没开的沿路大镇上再开一家赌场。
正因为此,弘历扩建马路出去的钱,大部分又依旧通过內务府名下的產业和税收的方式回到了弘历的內库和户部银库里。
弘历在御门听政时,也专门让户部尚书和內务府总管大臣匯报这样的情况,为的就是让这些大臣闭嘴,知道什么叫做乾隆朝的“以工代賑”。
弘历这天就在御门听了財务回报后,而问向了之前一直很反对他大兴基建的协办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徐本:“徐卿,朝廷的钱如今大部分又都回来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回陛下,臣因而省得,原来义利可以同时存在。”
“臣以前迂腐,险些误导了陛下,实在是罪该万死!”
“臣近日也因此想著,朝廷求利也未尝不可,只要是为安民兴国,就依旧是正义之举。”
徐本为此朝班回答道。
弘历听后满意地点首,他发现这徐本被迁族后,果然態度大变,也就主动关心他问:“卿近来可与家人通信,他们到关外后如何,李紱他们可给贵府应得之田没有?”
“承蒙陛下掛念,臣全族感激涕零,也托陛下的福,臣与他们通过信,知道家眷在关外都安好,也得了应得的田地,只是所得田地更易生產大白菜。”
“臣与家人商后觉得,以將多余大白菜出售朝鲜、日本诸国,可得巨利,而安关外百姓,同时交好外藩。”
“所以,臣请陛下下旨奏议兴商於关外东北之事。”
徐本奏稟后,弘历听后頷首:“难得卿还愿意为国谋事,那你就来军机处协理,与军机大臣们议一议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