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2章 全歼露沙巡洋舰队,顺便再来个反间

      第162章 全歼露沙巡洋舰队,顺便再来个反间计
    “轰!”
    一枚重达430公斤的305毫米穿甲弹,硬生生砸在“巴扬号”装甲巡洋舰的主装甲带上。
    开战后仅仅20分钟,随着露沙舰队往西南方向夺路狂奔、而德玛尼亚舰队一直追在身后持续校射、炮击。炮弹落点也距离露沙装甲巡洋舰群越来越近,最终取得了首个直接命中战果。
    “巴扬号”厚达203毫米的主装甲带,如果遇到的是一切轻巡洋舰的主炮,都是可以彻底免疫的。
    但很不幸,它今天遇到的是德系战列舰的305主炮,一款本不该由它来承受的碾压级强敌。
    203毫米主装甲带就跟纸糊的一样被撕开,炮弹硬生生扎进内层舱室,又撕开轮机舱的垂直装甲。
    连穿两层厚钢板的穿甲弹仍然去势未衰,直接一头捅进负责军舰右轴动力的那台8250马力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然后才爆炸。
    几十公斤的炸药,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爆炸,这是一种何等极致暴力美学的体验。
    “巴扬号”的烟囱虽然没被直接命中,但却猛然喷出一大团混合着火焰、金属零件碎片的浓烈黑烟。
    就犹如一个福威镖局的镖头结结实实中了余沧海一招‘摧心掌’,心脏已然片片碎裂,偏偏外伤看起来却不明显,只是从嘴里猛然呕出一大口混合着心肺碎片的污血。
    有些船还没沉,但它已经是一具漂荡的浮尸了。
    巴西列夫中将在旁边的“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上,看到战友的死状,也不由胆寒。
    “巴扬级”是一级专门为波罗的海海况、以及里加湾地形而设计的装甲巡洋舰。
    其原型模仿了法兰克人的“格伊东级”装甲巡洋舰设计,但减轻了吨位和火力、以使得其吃水深度从法兰克原版的7.8米减少到露版的6.7米。
    换言之,这款军舰就是宁可牺牲一部分火力和航速,来换取堪堪能够从希乌马海峡出入里加湾的通过能力。
    这样的战舰设计思路,在露沙历史上比比皆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舰队去不了远海,会被敌人封锁。
    这种思路下设计出来的军舰往往很极端,哪怕离开波罗的海或黑海后性能烂成废铁也没关系,只求在家门口结合天时地利人和能打个胜仗。
    “巴扬级”设计时想的就是“只要用水雷封锁住伊尔别海峡后,届时能进出里加湾的敌舰都打不过我,打得过我的敌舰都进不了里加湾”。
    那它就能在里加湾里称王称霸,无敌了。
    但很可惜,他们今天面对的,正是从伊尔别海峡进出里加湾的大家伙。
    露沙人一切假设的大前提“只要用水雷封锁住伊尔别海峡”,压根儿就没有做到。
    他们的水雷阵,被“歹毒”的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上校破解了。
    ……
    “巴扬号”之死,终于让巴西列夫中将看清了现实,也彻底将他从逃避中打醒。
    他已经意识到,光靠一味的逃跑,指望巡洋舰的航速高于战列舰,来摆脱敌人,是不可能的了。
    刚才的20分钟里,自己全力掉头跑,敌人却越追越近、炮也越打越准。
    眼下唯一的机会,就是用还有鱼雷的轻型舰艇,掉头发起一波决死鱼雷冲锋,来阻挡敌人了。
    “所有还有鱼雷剩余的各舰,全部准备,对敌战列舰发起鱼雷冲锋!在鱼雷的最大攻击距离上射完全部鱼雷,随后立刻掉头脱离、不要恋战!”
    随着巴西列夫中将的命令,十几艘有鱼雷可用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纷纷义无反顾地掉头朝着敌人的战列舰冲去。
    这些驱逐舰里,有很多昨晚已经把鱼雷射掉了,这个时代的驱逐舰,是无法在海上再装填鱼雷的,没这个技术。即使是回港装填鱼雷,也要好几个小时。
    但里加湾沿岸有很多港口都还是露沙军控制,所以昨晚天黑后,巴西列夫让驱逐舰靠岸重装鱼雷,再利用航速追上来,这才能在天亮后投入再战。
    看着眼前的悲壮景象,巴西列夫中将的内心一边暗暗祈祷、一边又暗暗咒骂,心情很是复杂。
    “该死的德玛尼亚佬!他们居然瞒报军舰航速!不是说好了‘赫尔戈兰级’额定航速22节、‘凯撒级’额定航速21节的么?刚才那些‘赫尔戈兰级’起码跑出24节了!装甲巡洋舰跑都跑不掉!杀千刀的骗子!”
    德玛尼亚人在对外宣称战列舰动力水平的时候,是经常故意低调的,只报一个正常额定航速。但实际上,他们的军舰锅炉都能“过载”。
    只要牺牲一部分锅炉和管道的寿命,让蒸汽压力比额定设计的最大压力,再超载那么15%~20%,以德玛尼亚冶金工艺和密封技术,其实也是扛得住的。这时候军舰就能再开快两节。
    当然这种过载也都是有时限的,一般也就允许连续过载十几个小时。如果连续过载48小时,就可能发生锅炉自爆,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正是这种“低调”,让巴西列夫中将一开始产生了“我能跑掉”的错觉,白白被单方面追杀了半个小时、却没能给敌人造成任何伤害,直到现在才学会‘兔子急了也咬人’。
    ……
    “露沙人的雷击舰群狗急跳墙了。不要急,各舰转向以舷侧应敌,自由开火,优先攻击逼近中的目标,别管那些远处的装甲巡洋舰了,它们跑不掉的。”
    “赫尔戈兰号”战列舰的司令塔里,舍尔中将在观察到露沙人掉头发起鱼雷冲锋后,立刻就冷静地要求各舰放弃追击,改为拦截。
    他很清楚,敌人是跑不掉的,一切都是关门打狗,就算敌人往西逃到伊尔别海峡的入口,也不可能离开里加湾,那里还有2艘战列舰在蹲点呢。
    既然如此,安全第一,没必要抢一时的快慢。
    可怜那些露沙轻巡和驱逐舰,还以为自己的冲锋能给主力逃脱争取到时间。但实际上他们连这点微不足道的贡献都做不到。
    “赫尔戈兰号”和“东弗里斯兰号”很快把船体侧了过来,单一舷侧的10门150毫米廊炮和12门88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对着来袭的敌舰喷吐出猛烈的火舌。
    由于本位面的“赫尔戈兰级”采用了前后双背负式主炮塔布局,取消了舷侧主炮,所以舷侧的副炮位也得到了加强。每舷的150和88毫米炮数量,也比地球上的“赫尔戈兰级”分别多了3门和5门。
    如雨的炮弹朝着露沙轻巡和驱逐猛烈泼洒过去,在12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德战的150炮就陆续开始取得命中。
    而露沙人要想发射鱼雷,起码再顶着这样的火力往前逼近五六公里。
    如果还指望所发射的鱼雷能有点命中率,那就得逼近七八公里。
    而“赫尔戈兰级”并不是单独出动的,它们身边还有好几艘轻巡洋舰,同样能泼洒出密集的炮弹。
    这已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当露沙轻巡舰群逼近到距离“赫尔戈兰级”战列舰11公里时,随着一声轰然巨响,6700吨的“阿夫乐尔号”巡洋舰,被“赫尔戈兰号”的1枚305毫米主炮炮弹直接命中。
    战列舰主炮直接命中轻巡,下场可以想象,“阿夫乐尔号”直接被穿甲弹从舰桥正面贯穿进去,一连砸穿了五六层舱壁,最后在舰体内部爆炸,当即就引爆了前部弹药库,把巡洋舰炸断成了两截,三分钟内就沉没了。
    同型舰“狄安娜号”也在几分钟内被累计7枚150毫米副炮直接命中,炮炮穿甲,最终殉爆沉没。
    另外还有5条驱逐舰,也被火网阻挡在距离德舰至少8公里以外的位置,逐一点爆,没有一条能突破这条死线。
    “赫尔戈兰级”就像是在自己前方8公里外布了一道绝对防御的结界,敌人的这点小船,没摸到结界就死了。
    最后残余的少数敌舰,眼看这就是纯送死,还死得毫无价值,终于士气崩溃,各舰舰长自行下令四散奔逃。
    最终,只有2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脱离追击自行逃散。
    ……
    巴西列夫中将靠着轻巡和驱逐的拖延,勉强和那2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拉开了距离,随后就一路往西逃窜。
    他心中还知道还有最后一条逃生的活路,那就是伊尔别海峡当中、某一条狭窄、安全的航道,可以往西逃出去。
    露沙舰队在开战之初,就开始在伊尔别海峡这一出入里加湾的主航道上布雷了。
    但布雷也不可能布得绝对密集,为了便于紧急情况下自己人出入,波罗的海舰队在布雷时还特地留下了一条非常狭窄的安全通道,但必须是己方高级将领、掌握详细的水雷布防图,才能安全通过。
    在波罗的海舰队中,普通的主力战舰舰长们都没有资格知道这样的机密,至少要分舰队司令级别的将军,或是舰队参谋长,才可以掌握。也只有将军们可以动用这些航道——
    当然了,露沙人也不仅仅是对里加湾特别对待、在里加湾留这样的后门。
    事实上,波得尼亚湾、芬兰湾,也都有类似这样的例外后门航道,就是专供己方高级将领有权动用的。
    今天,就到了这种时候了。
    巴西列夫中将带着自己那3艘还可以勉强保持航速的装甲巡洋舰,一路往西南方仓皇逃窜,也大约两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伊尔别海峡,里加湾的西出口。
    当时,大约是上午11点。
    但是,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远远地就发现不对劲了。
    “不好!这里也有战列舰!敌人的战列舰就是从我们预留的后门安全航道偷偷进入里加湾的!”
    因为是大白天,巴西列夫早在15海里外,就看见敌舰高耸的瞭望桅杆了,还有战列舰瞭望塔顶独有的硕大测距仪。
    他都不用看到敌舰的舰体从水平线上出现,仅看这些上层建筑,就知道那也是两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跑!快跑!什么都别管了,剩下的3艘装甲巡洋舰全部分头自由逃跑!能活1艘算一艘,掉头再回北边的希乌马海峡!说不定敌人的战列舰被我们晃晕了、让开了来路!”
    巴西列夫中将情急之下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虽然他知道这很荒诞,就算去了还是有大概率要死。
    但自己尝试一下,好歹还有九死一生。这都不尝试、直接正面硬冲,就绝对是十死无生了。
    他的掉头已经晚了,背后的“赫尔戈兰级”追杀过来,正面的“赫尔戈兰级”也朝着他迎击。
    雨点般的305毫米炮弹落下,“格罗姆鲍伊”号装甲巡洋舰很快被集火撕碎,另一条装巡也没有躲过绞杀。
    最后只剩下巴西列夫中将本人的座舰、也是波罗的海巡洋舰分队的旗舰“留里克号”,靠着22节的航速,拖着自己的4门254毫米主炮、8门203毫米炮、20门120毫米炮,趁着两艘战友被敌人击杀所拖延的时间,硬生生逃了出来。
    在突围过程中,“留里克号”其实也被2枚305毫米炮弹击中了。但“留里克级”203毫米的装甲厚度,加上其高达1万7千吨的总排水量,比其他装巡重了一半以上。
    德舰的炮击炸毁了其后方的254毫米主炮塔,和2座203毫米双联装炮塔,让战舰的后向火力几乎被炸到归零。
    但军舰的动力系统没有受损,水线主装甲带也没被穿,最终在火力减半的状态下,艰难逃亡。
    当时负责直接追击“留里克号”的是赫尔戈兰级的4号舰“奥尔登堡号”。
    “奥尔登堡号”舰长原本打算追杀到底,但却在追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接到分舰队司令舍尔中将的电报,说发现了更重要的目标,让它立刻向主力靠拢。
    “奥尔登堡号”舰长满腹狐疑,完全想象不通如今的里加湾,哪里还会有比“留里克号”更值钱的目标?
    但德玛尼亚军官不敢抗命的品质,让他没有贪功冒进,中将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了。
    最终,4艘“赫尔戈兰级”顺利会师,舍尔中将结合各舰的战果,略微盘点了一下,
    最终确认敌舰队只有1艘半残废的“留里克号”、2艘类似于“曙光女神级”的轻巡洋舰,2~3艘驱逐舰逃脱了。逃走的敌舰数量应该不会超过6艘。
    而昨晚就中雷1枚、航速大减的“露沙号”装甲巡洋舰,后来也被找到并击沉了。
    敌人这次出击的兵力,至少被歼灭了七成以上,如果算法激进一点,应该在70%~80%之间。
    “很好,留下巴西列夫本人回去,才能给敌人制造恐慌,让他们知道伊尔别海峡的水雷阵密道、被人泄密给了我军……还真别说,鲁路修那家伙的计策虽然歹毒,但真是特么的好用!”
    舍尔上将内心默默盘算了一番,一切都在按计划行事。
    巴西列夫好歹也是一名中将,还是死战到底的“忠义”典范,他现在还有6艘血战余生的军舰,还带回了“我方可能有内奸泄露了水雷布防情报给敌人”的重要信息。
    你沙皇如果不救他,海军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波罗的海舰队的其他战舰,如果他们来救巴西列夫,救的不仅仅是几艘装巡和轻巡,
    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希乌马海峡北口只有几艘‘拿骚级’,波罗的海舰队如果主力孤注一掷,是可以打赢的”,
    他们更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那个泄密的内奸。
    这已经是三重逼人出战的理由,迭加在一起了。
    “司令,敌人好像还是跑了,我们现在干什么?”
    随着海战暂时结束,舍尔中将身边的幕僚们开始请示下一步计划。
    舍尔中将却只是冷漠地扫了一眼那些没有想象力、也不懂阴谋的平庸幕僚,叹了口气。
    “带着全部4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往南去炮击里加港,别离得太近,20几公里,主炮最大仰角炮击就行了。让里加港的守敌能勉强看清我们是‘赫尔戈兰级’,如假包换就好。
    岸上的马肯森元帅,也会配合我们,对里加港外围发动地面进攻的。嗯,一会儿我们要尤其重点炮击里加港东边20几公里的察尔尼卡瓦市,那座小城是马肯森元帅选定的、穿插包围里加城的关键突破点。
    现在有了海军舰炮群的火力辅助,马肯森元帅应该能一鼓作气拿下那里,切断里加守军和东边敌军的陆上联络。”
    “是!司令!”
    这一战列舰分队的全部4艘战列舰,和辅助舰艇,立刻按照舍尔中将的命令调动起来。
    当天晚些时候,巨大的战列舰就出现在了里加港外,
    让城内的数十万平民、和守卫里加城的露沙西北方面军第12集团军的3个军如临大敌。
    巨大的高爆弹炸在港区,仓库,营房,给露沙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炸完里加港后,巨量的高爆弹还落在了里加城以东的察尔尼卡瓦市和萨乌尔克拉斯蒂市、加尔卡尔内市。
    因为地面正面战场上,马肯森元帅的第11集团军,原本就已经跟露沙西北方面军鏖战多日、早就逼近里加附近了。
    如今,有了战列舰的背刺偷袭炮击,凶猛的火力炸得露沙守军极度动摇。
    关键是德系战列舰出现在原本露沙人觉得不可能出现的位置,这种存在本身就极大伤害了露沙军的士气和凝聚力。
    最终,察尔尼卡瓦市和加尔卡尔内市,居然在一天之内被马肯森元帅蓄势待发的地面强攻突破了。
    马肯森元帅的军队抓了大批大批士气崩溃的露沙溃兵。
    然后让看管露沙溃兵的看守们散布谣言,
    “这次要不是露沙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内部有内奸,把进出里加湾的安全航道消息和详细的水雷布防图献给舍尔将军,舍尔将军也没法突然出现在里加湾内部、出现在敌人背后。”
    “这次真是太爽了,跟着马肯森元帅打了一年仗了,还从没见过敌人崩盘得这么快这么彻底的。战列舰炮击威力有那么大么?”
    “你傻啊!关键不是战列舰的高爆弹炮击,关键是敌人看到了我们的战列舰出现在了他们的港口外!这个冲击力太大了,敌军现在人人都知道从里加湾海路来的补给断绝了,是这种后援断绝的预期,让他们士气崩了!这才是最值钱的!”
    露沙俘虏里,总有一些懂德语的,听着听着,基本上也知道己方是怎么战败的了。
    而当天晚上,德玛尼亚人对战俘的看守似乎又有些松懈,很多看守因为打了胜仗心情好,喝酒喝多了,导致了相当一批听得懂德语的战俘逃了回去,逃回了里加城。
    然后,里加城内的露沙西北方面军司令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以及他手下的露第12集团军司令,也都很快听说了这些谣言——
    当然了,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是绝对不会认为这些是谣言的!
    他的陆军在一日之内崩得那么快,不就是因为敌人切断了里加湾航道么?关键还让己方士兵都看到敌人战列舰出现在那么近的地方,宣示了绝对制海权,他的部队士气才崩的!
    现在,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急需一个甩锅的理由,来证明里加湾周边的陆战失利不是自己的锅!
    是因为友军太无能,才带崩了他的士气!
    于是,一条“德玛尼亚舰队因为买通了我波罗的海舰队高层内奸、得以安全偷越伊尔别海峡雷区、导致里加湾沿岸被敌战列舰炮击、导致我方面军将士都知道海路补给线被敌人掐断了,这才士气狂崩一再溃败”的电报,
    就由西北方面军司令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发报,交圣彼得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亲自御览。
    “什么?德玛尼亚人的战列舰杀进了里加湾,还炮击了里加城?里加城内十余万守军、数十万平民,都亲眼目睹了敌人的战列舰堵到家门口开炮?”
    “海军居然有内奸?朕早就该想到了,那些海军读书多,脑子经常胡思乱想,还跟那些叛贼勾结!”
    尼古拉二世简直出离愤怒了,他恨不得立刻逼波罗的海舰队部署一场救援行动,看看谁才是真心爱国的,敢出战救援战友,而谁又是跟叛贼和敌国勾结的内奸。
    拒绝出战的,肯定是反贼,到时候要找个机会全部枪毙!
    尼古拉二世逼海军出击决战的决心,已然比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潼关和安禄山决战的决心,都要更炽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