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2章 《像我这样的人》

      第492章 《像我这样的人》
    跳蚤效应,就像一把钝刀子,轻轻的,慢慢地扎进了网友们的心里。
    年轻时意气风发,普天之下捨我其谁。
    结果二十年过去,目標一降再降,当初的梦想已经变成了一日三餐。
    《好声音》招募选手,他们是知道的,也心动过,但是就像是跳蚤面对的那块玻璃板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玻璃板”。
    “我不行”“不可能的”“一把年纪了还做白日梦”“这种好事能轮得到我”“让人笑话”。
    各种各样的质疑,让大多数人在报名这一关就选择了放弃,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
    “许清风说的对!”
    “妈的,不就是报名吗?我报了!爱咋咋地!”
    “靠,扎心了啊!”
    “谁是跳蚤?你才是跳蚤!我之前只是忙,没时间报!”
    一批人在跳蚤效应的刺激下,热血上涌,选择了报名。
    被人用跳蚤形容,伤到了他们的自尊。
    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在选择观望。
    “什么跳蚤不跳蚤的,跳蚤跳得高是它本来就跳得高。”
    “对啊,我本来就跳不好,加个玻璃板有什么用。“
    “笑死,我连玻璃板都够不到。”
    “贏麻了,只要我够不到玻璃板,我就不是跳蚤。”
    网友们自嘲著,开著玩笑,然后不约而同地点开了音乐。
    《像我这样的人》,这歌名太好了,第一人称的歌名,天然就有一种代入感,好像就是在说他们自己一样。
    他们想要看看,这首被许清风用来督促他们报名的歌,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前奏以口琴独奏开启,音色清冷而略带沙哑,网友们心里也安静了几分。
    风吹过空旷街道的萧瑟感缓缓袭来,孤独、寂寥,迷茫。
    前奏很短,网友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许清风的声音已经响起。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屏幕前,小李记忆开始翻涌,是啊,如果我优秀,怎么会二十多年来还是一事无成。
    优秀?只是相对来说罢了,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鯽。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被这两句给打击到了,小李却没来由地想要报名试一试。
    人就是这样,大家都劝你报名,说“你可以的”,你反而会犹豫,会害怕。
    当大家都说“你不行”“別去了,丟人”“你一点都不优秀”,大多数人反而要去试试。
    倔强。
    开头两句歌词,就像一把温柔的刀子,轻轻地扎进人心里,然后还温柔地问:“这么优秀的你,怎么混成这样啊?”
    这谁受得了啊。
    尤其是本来就想报名,却还在犹豫的选手们,他们之所以敢想报名,就是因为心里有骄傲,觉得有两把刷子,是个优秀的草根歌手。
    他们跟明星之间,就差一个机会。
    但是这两句就有点扎心了,你这么优秀,怎么还这样?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早就告別了单纯,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去换一身伤痕。】
    暴击2。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再聪明的人,面对感情,都会变得格外格外的愚蠢。
    討论別人的感情,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变成自己的事,就会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
    对方在耍你,那又怎么样。
    备胎?备胎也挺好。
    万一ta会改呢?
    只要有这种心態,受伤就是必然的事情。
    你不受伤谁受伤。
    “不是,怎么老扎心呢?”
    “瞎说什么实话啊!”
    “我错了,我马上就报名还不吗?”
    “我真是服了,干嘛呀这是?”
    “不是,我是来看別人破防的,不是让你把我整破防!“
    “不玩了,没意思。”
    天天唱皇帝唱將军,唱纸醉金迷,这玩意也就图个新鲜,真正能让人破防的,还得是贴近生活的。
    谁还没受过几次伤啊。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鯽,天下庸才更是遍地都是。
    迷茫的人,普通的人,碌碌无为的人,浑浑噩噩的人,是大部分人的写照。
    平凡和普通,是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心魔。
    网友们有点emo了,直到这时,间奏响起。
    清脆悠扬的声音,让不少人恍惚了一下。
    不是因为有多好听,也不是难听,而是那种很奇特的感觉,似曾相识,又仿佛將人瞬间拉回到十年前。
    “这是——口哨声?”
    “很熟悉,好像是口哨声。”
    “臥槽,给我整泪目了。“
    “完了呀,连伴奏都是这么普通的声音。”
    “瞧瞧,这就是普通,连乐器都没有,只能吹口哨。”
    “+!”
    突如其来的口哨声,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也让更多人成功破防。
    有部分网友的脑洞十分奇特,神来之笔的口哨声,在他们看来是在扎他们肺管子。
    “別人弹钢琴,你只能吹口哨。”
    “惨惨惨!”
    “破防了。”
    “別吹了別吹了,我报名还不吗?”
    十几秒钟的悠扬口哨,让网友们像是被人打了一拳一样。
    沉默。
    感慨。
    嘆息。
    歌曲前半段的刻画的自嘲和自负,就像咖啡和牛奶在口哨声里慢慢融合在一起。
    苦味,以及那一丝丝的甜味,让人清新又苦涩。
    前奏过后,歌声重新响起。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晃了神,像我这样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几分,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想过奋不顾身。】
    老歌,不仅动听,而且动心,很多人忽然听到某首熟悉的歌会有些恍惚,其实不是因为歌曲本身,而是这首歌代表的人和事。
    就像《起风了》必须得是带著杂音的校园广播放的才最好听,因为它象徵著青春,而不是別的什么。
    老实人的怒火,往往更加激烈和震撼人心,谁规定了普通人就不能奋不顾身?普通人就不能追求梦想?
    让人奋不顾身的,不仅仅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好声音》就是一个梦想实现的舞台,像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抓住呢?
    【像我这样孤单的人,像我这样傻的人,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人的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能力匹配不上欲望,本身平凡却又不甘於平凡。
    在平凡和不平凡中反覆被折磨著,矫情,却又无处诉说。
    这首《像我这样的人》,一反常態,不再用《我的梦》去给还在观望的人打鸡血,也不像《追梦赤子心》那样让人热血沸腾,而且换了一种方式。
    像一杯老酒,苦涩,酸意,还有些醉人,最后用一句“有没有人心疼”来作为结尾。
    歌曲结束了,有点清淡,有点扎心。
    《好声音》就在这里,是奋力一搏,追求《我的梦》,还是像以前一样,选择退缩,然后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唱著“像我这样的人—”选择权在观眾手里。
    “我决定了,报名试试。”
    “像我这样的人就应该光芒万丈啊。”
    “这个梦也该有一个结局了。”
    “太扎心了。“
    “我觉得许清风已经是苦口婆心了。”
    “又是打鸡血又是扎的,哎,吧,给他个面子。”
    “既然你都给面子了,那我也给他个面子吧。”
    “你们都给面子,我也不能落下啊。”
    “报名吧,都报名。”
    歌曲发布一小时,报名选手涨了两万多。
    节目组高兴坏了,“这样下去选手肯定够用。”
    之前二十万不够用,按照这个趋势,人数还能再涨一二十万。
    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月时间,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40万,人已经够了,再多下去,报名海选就是个巨大的工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节目组表示报名时间即將截止,隨时可能关闭报名窗口。
    很多还在犹豫的人,一看见即將截止,顿时下定了决心。
    时间充足的时候大部分都觉得不用急,慢慢来唄,就非得卡著最后一天再去看看。
    报名人数暴涨。
    “赶紧报名。”
    “臥槽,这就要截止吗?”
    “《金嗓子》报名就用了三个月。”
    “那我先报名了。”
    四十万人,已经完全够了,剩下还不准备报名的,大概率报名了也没什么用。
    这天下午两点,《好声音》突然宣布报名截止。
    网上一片哀嚎。
    “靠!我正在准备报名呢!”
    “能不能让我报了名再关啊?”
    节目组电话被打爆了。
    “现在报名来得及吗?”
    节目组的回答很官方也很操蛋,“追求梦想的路上,机会转瞬即逝,欢迎下一季来报名。”
    没有机会,错过就是错过。
    两首宣传曲,数条动態,苦口婆心地劝有想法的人赶紧报名,没人听,没人在乎。
    之前劝人报名,他们不报,现在攻守之势易型,想报名也不需要了。
    突然截止报名,让很多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其中有一部分人早就联繫过节目组呢,但他们在谈条件。
    《金嗓子》报名收费,想上电视也收费,他们趋之若鶩,觉得收费的才是好节目,人家节目不赚钱凭什么让你火。
    《好声音》免费,还各种劝他们报名,他们觉得节目肯定不行。
    不少人给节目组打电话,要求报销参赛路费,初选都没过呢,就开始要报销路费、酒店、餐费,理由是他们肯定能过。
    更离谱的,还要求节目组签署版权协议,让他们报名提交唱歌视频,那得给钱才行。
    节目组都惊呆了,果断拒绝了这帮人,他们还觉得这是在欲擒故纵。
    我这么优秀,你们节目组不选我就亏大了。
    这么想的人还不止一个,许清风得知的时候也惊呆了。
    妈的智障,爱报不报。
    许清风果断关闭了报名窗口,有些人你不坑他,对他和顏悦色他就开始蹬鼻子上脸。
    报名页面一关闭,网上就开始出现骂声了。
    “节目组不讲武德!”
    “靠,说截止就截止!“
    “我就说是草台班子吧!”
    “幸好没报名,一看就不靠谱。”
    “什么垃圾节目,等著扑街吧。”
    “笑死,这么多人上当。”
    网上一片看衰的声音,很多人都在等著看笑话。
    《金嗓子》导演笑得尤其开心,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许清风消失了半年,但这对他们是好事。
    《金嗓子》最后虽然暴雷了,但钱可没少赚,而且他们几乎透支掉了观眾们对选秀节目的信任。
    有《金嗓子》“珠玉在前”,《好声音》根本不可能火爆,光是这个坑就很难填平。
    十月底,《好声音》海选正式开始,三十多个选拔组奔赴全国各地,每个组由歌手带队,再辅以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员,每个组差不多十个人。
    闪映上新开了一个“《好声音》海选进行时”的页面,专门讲学员们海选的故事。
    “加油,一路顺风!“
    “等你们凯旋!”
    许清风在动员的时候就说了两句话,但所有选拔组的成员都沸腾了。
    原因无他,许清风脚下放著一筐红包,看红包的厚度,怎么也得上千了。”来,排队领红包。”
    “谢谢许导!”
    “谢谢许老师!”
    “谢谢许总!”
    感谢的声音忍八门,叫什么的都有,许清风挨个给坏们发红此践行。
    没有什么芒这玩意更能提升斗力的了。
    送走选拔组,许清风去了特效公司光年视主,按也负责人的说法,最近进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不是进展不顺,而是人被挖走了很多。
    微讯跟围脖,两个巨头联手,开始疯狂挖人,挖的嘱要是闪映的人,光年视主只是捎带著的。
    闪映如今大势已成,活跃用户突破5亿,简直骇人听闻,也让这家新兴的企业成为了微讯跟围脖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挖人挖的丧心病狂,只要是条件还行,一律涨薪30%,再加上各种期权,一时间闪映人心动摇。
    林琛也很头疼,这样的场面坏不是没有预见到,但是来的太快太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