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09章 技术被偷?弯道超车?陈平川点亮新科技树

      辽东的战事尘埃落定,陈平川在安排好各项事宜后,终於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与来时的行色匆匆不同,归途显得从容了许多。大军凯旋,旌旗蔽日,沿途的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但陈平川的心情,却並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轻鬆。
    他知道,辽阳的胜利,只是解决了肘腋之患。真正的心腹大患,正在大洋的另一端,悄然成形。
    回到紫禁城,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政务,册封完辽东之战的有功將士后,陈平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了皇家海外事务司的负责人,王世福。
    御书房內,暖炉烧得很旺。
    王世福恭敬地站在书桌前。
    “王爱卿,你那份关於欧洲的报告,朕在辽东前线就看过了。”陈平川开门见山,“今天,朕想听你更详细地讲讲。”
    “是,陛下。”王世福打开隨身带来的一个皮箱,从里面取出了一沓厚厚的卷宗。
    “陛下,臣將这份报告,命名为《关於泰西列强军备发展之观察与隱忧》。”王世福的声音沉稳而清晰,“自陛下登基以来,我大夏的诸多发明,如新式纺织机、水泥、乃至火銃与火炮的一些理念,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流传到了欧洲。”
    “这在促进我大夏商品倾销的同时,也產生了一个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结果?”陈平川重复了一遍这个词,道:“你是说,西方模仿借鑑我们的东西?”。
    “是的,陛下。”王世福解释道,“我大夏的先进技术,就像一块石头,投入了欧洲那片原本平静的池塘。它激起的涟漪,正以超乎我们想像的速度,推动著他们的变革。尤其是军事领域。”
    他从卷宗里抽出一份文件,递了上去。
    “以英吉利国为例。他们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在见识到我大夏科技与武器后,他们並未固步自封。据臣安插在伦敦造船厂的线人回报,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將蒸汽机,安装到他们的战舰上!”
    “虽然目前还不成熟,屡屡失败,但他们投入了巨额资金,组织了最顶尖的工匠进行研究。臣斗胆预测,不出五年,英吉利人自己的蒸汽铁甲舰,必將出现在海上!”
    陈平川的面色凝重起来。五年,这个时间比他预想的还要短。
    “不仅如此,”王世福继续说道,“为了应对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角落的衝突,英吉利国会已经通过法案,授权海军部,组建一支常备的『远东远征军』。这支部队规模不大,初期大约三千人。但其成员,全部是从陆海军中抽调的最精锐老兵,装备他们国內最好的火枪火炮,並且配备专门的快速运输船队。他们的口號是,能在接到命令的三个月內,抵达马六甲以东的任何港口。”
    “一支全球快速反应部队……”陈平川喃喃自语。他知道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大夏的漫长海岸线,將永远暴露在一支隨时可能出现的精锐打击力量面前。
    “英吉利是海上,而陆地上,更值得警惕的,是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王国。”王世福又抽出另一份文件。
    “普鲁士人,素以严谨和好战著称。他们对陆军技术的痴迷,远超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在得到了一些关於我大夏『龙兴式』火銃的传闻后,他们立刻组织了大量的工匠进行仿製和研究。”
    “臣重金,买通了他们一家兵工厂的管事,得到了这个东西。”
    王世福从皮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黑布包裹的长条物。
    打开黑布,里面赫然是一截闪著金属光泽的枪管,和一枚奇特的黄铜子弹。
    陈平川拿了起来。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是一缩。
    这枪管,有膛线!
    而且,是机器刻制的,非常规整。更重要的是,它的尾部,是开放式的,有一个可以活动的闭锁结构。
    这是一截后膛枪的枪管!
    而那枚子弹,虽然还是纸壳,但底部已经有了金属底火的雏形。
    “这是他们最新研製的『德莱赛』式步枪的核心部件。”王世福的声音有些乾涩,“它同样是后膛装填,虽然射速和精度,目前还比不上我军的『龙兴三年式』,但根据线报,他们已经解决了生產工艺问题,正在他们的『克虏伯』兵工厂,加速量產。目標是在两年內,换装十万支!”
    “此外,他们也在火炮上下了血本。他们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冶金和机械人才,宣称要造出一种全新的,同样是后膛装填的线膛炮。据说到目前为止,已经试射成功了一百门。”
    御书房內,一片死寂。
    王世福的报告,让陈平川的心沉下去。
    他一直以为,自己至少拥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技术代差优势。他可以在这段时间里,从容地完成大夏內部的工业化和改革。
    但现在看来,他错了。
    他严重低估了工业革命时代,技术扩散和叠代的速度。也低估了那些西方列强的学习能力和危机感。
    大夏这头东方巨龙的甦醒,非但没有嚇住他们,反而刺激了他们,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武装自己的牙齿。
    所谓的“技术代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抹平。
    “陛下,这还只是我们能探查到的。”王世福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实验室和工厂里,他们还在研究什么,我们不得而知。长此以往,我大夏的优势,將荡然无存。届时,沙俄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
    陈平川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静静地看著王世福,直到这位掌管著帝国最机密海外情报的官员,被他看得心里发毛,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你的意思是,朕引以为傲的火器优势,最多还有五年,甚至更短,就会被他们彻底追上,甚至反超?”陈平川的声音很平静,但王世福却听出了一种风暴来临前的死寂。
    “陛下……臣……臣只是根据情报,做出最坏的推测。”王世福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西夷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远超我们的想像。而且他们內部竞爭激烈,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常年征战不休,对新式武器的需求和投入,是……是不计成本的。”
    “不计成本……”陈平川重复著这四个字,嘴角忽然咧开一个没有笑意的弧度,“很好,他们有他们的国王和议会,朕,有朕的整个天下!”
    他猛地一拍桌案,巨大的声响让王世福浑身一颤。
    “朕能领先他们一次,就能领先他们第二次,第三次!他们还在仿製朕三年前的东西,朕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他们闻所未闻的玩意儿!”
    那股潜藏在他骨子里的,属於现代灵魂的骄傲和不服输,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危机感,非但没有让他恐惧,反而激起了他更加狂热的斗志。
    他猛地站起身,在御书房內来回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著。
    蒸汽机,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在它之后,还有更强大的力量。
    “王世福,你报告里提到的內燃机,这个概念很好。”陈平川停下脚步,眼中闪烁著骇人的光芒,“告诉朕,你对它的理解有多少?”
    王世福一愣,连忙回答:“回陛下,臣也是从一本西夷的格物杂谈中看到的概念。书中说,既然蒸汽能推动活塞,那么……可燃的气体在密闭的汽缸內爆炸,產生的力量,应该会更强大,更迅猛。只是……如何点燃,如何持续,无人知晓,被斥为疯子的臆想。”
    “疯子的臆想?”陈平川冷笑,“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创造,最初都源於疯子的臆想!朕现在就要把这个臆想,变成现实!”
    他走到书桌前,抓起一支炭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飞快地勾勒起来。
    “燃油,或者煤气,导入汽缸,压缩,然后用电火引爆!爆炸的力量推动活塞做功,排掉废气,接著吸入新的燃料,周而復始!”他一边画著一个简陋的四衝程发动机示意图,一边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著內燃机的核心原理。
    王世福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然对格物之学有所涉猎,但陈平川口中蹦出的“电火”、“压缩”、“四衝程”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刚刚启蒙的学童。
    “还有连发步枪!”陈平川画完一张,又拿起另一张纸,“现在的龙兴銃,打一枪就要拉一下枪栓,太慢了!朕要一种,能將子弹事先压入一个弹仓,然后利用火药燃气的力量,自动完成拋壳、上膛、击发的武器!射手需要做的,只是不断地扣动扳机!”
    他画出了一个基於导气式原理的自动步枪的简陋结构图,包括弹匣、活塞、枪机……
    王世福看著那两张仿佛来自天外的图纸,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他终於明白,为什么大夏能在短短几年內,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因为他们的皇帝,脑子里装著一个无人能及的,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宝库。
    “来人!”陈平川扔下炭笔,对著门外大喊。
    “传朕旨意,立刻!马上!让全伯,进宫见朕!”
    他的声音,带著一股急切和威严。
    守在门外的太监立即跑了出去。
    陈平川重新坐回龙椅,胸口剧烈地起伏著。他看著桌上那截来自普鲁士的枪管,眼神冰冷。
    “想跟朕比速度?”他喃喃自语,“朕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望尘莫及!”
    他知道,一场看不见的,以科技为武器的军备竞赛,已经提前打响。
    而他,大夏的皇帝,陈平川,绝不会输。
    ……
    夜已深,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謐之中,唯有御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王世福还站在原地,他感觉自己的双腿有些发软,不是因为站得太久,而是因为心神的剧烈震盪。皇帝刚刚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构想,让他至今还处在一种恍惚和震撼之中。
    陈平川则已经恢復了冷静,或者说,是將那股滔天的怒火和紧迫感,全部压进了心底,转化成了冰冷的理智和决断。
    他在等待。
    等待那个能將他的疯狂想法,变成现实的人。
    一个多时辰后,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陛下,全大人到了!”太监在门外通报,声音都带著喘。
    “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一阵寒风裹挟著一个苍老的身影,冲了进来。
    全伯身上还穿著寢衣,外面胡乱披著一件官袍,头髮凌乱,满脸的褶子都写著仓促和疑惑。他显然是从睡梦中被直接从床上薅起来的。
    他身后跟著两个小黄门,手里还捧著他的官帽和朝靴。
    “老臣……老臣全伯,参见陛下!”全伯喘著粗气,便要下跪行礼。
    “免了!”陈平川亲自走上前,一把扶住了他,“全爱卿,深夜扰你清梦,是朕的不是。但事关国之安危,一刻也等不得。”
    全伯看到皇帝如此郑重,心头一凛,睡意全无。他定了定神,道:“陛下言重了。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老臣万死不辞。不知是何等紧急之事?”
    陈平川没有说话,只是將他引到书桌前,指了指桌上那截普鲁士枪管和那枚子弹。
    全伯起初有些疑惑,他拿起那截枪管,凑到烛火下仔细端详。他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稳定的手,轻轻地抚摸著枪管上的膛线,又用手指探了探那个奇特的后膛闭锁结构。
    作为大夏最顶尖的武器製造大师,他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这……这是后膛装填的线膛枪管!”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有些沙哑,“这膛线,是用机器切削的!虽然粗糙,但这工艺……这思路……”
    他又拿起那枚子弹,仔细看了看底部的金属片。
    “底火……他们居然也想到了用底火!”
    全伯的脸上,先是震惊,隨即涌起一股被抄袭、被冒犯的愤怒。他就像一个独门绝技被外人偷学了的武林宗师,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陛下!这是何人所造?其心可诛!这是在偷窃我大夏的国之重器!”老人激动得鬍子都在发抖。
    “普鲁士人。”陈平川淡淡地吐出三个字。
    “普鲁士……西夷小国,也敢!”全伯气得一拍桌子。
    “他们何止是敢。”陈平川將王世福的报告,递了过去,“你自己看吧。”
    全伯接过报告,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他越读,手抖得越厉害,脸色也由愤怒,转为凝重,最后变成了深深的忧虑。
    当他读到英吉利人正在建造蒸汽战舰,普鲁士人已经开始量產十万支后膛枪时,他这位一辈子都为大夏的武器领先於世界而自豪的老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
    “怎么……怎么会这么快?”他喃喃自语,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陈平川的声音很冷,“全爱卿,我们没有时间愤怒和忧虑了。他们已经追上来了,我们唯一的活路,就是用更快的速度,把他们甩得更远!”
    他將自己刚刚画的那两张图纸,推到了全伯的面前。
    “朕要你,放下手上所有次要的东西!工部,格物院,所有最顶尖的工匠和资源,都给朕集中起来,攻关这两样东西!”
    全伯的目光,落在了那两张图纸上。
    当他看到那张“內燃机”的草图,和旁边標註的“电火点火”、“压缩做功”等字样时,他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范畴。
    但当他的目光,移到那张“连发步枪”的草图上时,他的眼睛,猛地亮了!
    作为一名顶级的机械大师,他瞬间就看懂了那“导气式”原理的精髓!利用火药燃气,推动一个小小的活塞,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动作!
    “天才!真是天才的构想!”全伯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他看著那张草图,就像看到了绝世美女。他忍不住拿起笔,在旁边飞快地修改和补充著细节。
    “这里的槓桿结构可以优化……如果用弹簧来復位……弹匣供弹,对,弹匣!可以提前压好子弹!”
    他完全沉浸了进去,嘴里念念有词,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陈平川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看著。他知道,对於全伯这样的技术狂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新的、充满挑战性的技术,更能激发他的热情。
    过了许久,全伯才猛地抬起头,他看著陈平川,眼中满是狂热和兴奋。
    “陛下!这个……这个连发火銃,老臣有把握!只要材料跟得上,最多半年,老臣一定能把样枪给您造出来!”
    “半年?太久了!”陈平川摇头,“朕给你三个月!朕要看到能用的样枪!”
    “三个月……”全伯的额头冒出了汗,这个时间太紧张了。
    “至於这个,內燃机。”陈平川指著另一张图纸,“朕知道它很难。但它,关係到我大夏未来五十年的国运!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年之內,朕要听到它的轰鸣声!它將是我大夏新一代蒸汽铁甲车,不,是『战车』的心臟!它將让我大夏的军队,摆脱对铁路和煤炭的依赖,在任何地形上,都来去如风!”
    他看著全伯,说道:“全爱卿,朕知道,这是在逼你。但西夷的刀,已经快要架到我们的脖子上了。这场仗,我们只能贏,不能输!”
    全伯看著皇帝那双充满血丝,却坚定无比的眼睛,他感受到了那股排山倒海般的压力,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將腰杆挺得笔直,那佝僂的身躯,在这一刻,仿佛重新注入了年轻时的力量。
    “陛下!”他重重地一拱手,声音嘶哑,却无比坚定。
    “老臣,领旨!不造出这两样神兵利器,老臣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