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两天之内打到梅利托波尔(六千字大
第180章 两天之内打到梅利托波尔(六千字大章,今日一万二)
远处的轰炸行动,传回微不可查的隆隆声,以及缥缈细微的烟柱。
但因为两地隔了至少七八公里远,位于后方的鲁路修并不能直接看见远处的轰炸战果,哪怕通过炮队镜也只能看到一些影影绰绰的模糊烟尘。
他只能通过己方的战斗机丢完小炸弹后返航的动作,判断对敌炮兵阵地的打击已经完成了。
或许敌人的大炮还有幸存的,但这时候鲁路修也别无选择,只能赌这一把,必须趁着敌人最受震撼的时候,发动全面进攻。
“让第1摩步团下车全力发起突击,不需要动用装甲车,就靠传统突击营的战术进攻即可。注意轻机枪压制和掷弹筒大仰角拔除堑壕机枪点。第2摩步团作为预备队,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装甲车部队的主力就别动用了,敌人已经把这片区域全域挖上了壕沟,越障能力跟不上的。不过可以集中那几辆装了57毫米短管炮的装甲车,跟随在步兵身后,最远抵近到敌人第二道壕沟前,以车载炮提供支援火力。但绝对不要再进一步深入敌军阵地了。”
以装甲车的越障能力,原本是连第一道堑壕网都通不过的。
但刚才吃午饭休息等空中支援的那一个多小时里,第一道堑壕内的德兵已经紧急用工兵铲、在己方控制的壕区填出几个缺口。
那些被临时填平的位置,刚好可以让轮式车辆直接开过去,这样就能再拉近至少一公里多的接敌距离。
各部立刻开始执行鲁路修师长的命令,一个摩步团立刻转入攻击队形,以掷弹筒和轻机枪压制,以冲锋枪发起交替掩护冲锋。
一如大半年前就发明出来的突击营战术——这招鲁路修的属下早就练得滚瓜烂熟了。
之所以让摩步团进攻,倒也并不是因为他们战斗力比普通步兵团强,只是“大德玛尼亚师”的那两个加强的普通步兵团,还远远没赶到战场呢。
此处战场距离一大早的出击阵地,已经有32公里了,靠两条腿腿着来的徒步步兵,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走完32公里远的路。就算走过来了,体力也差不多耗竭了。
露沙人的m1910重机枪再次响起,疯狂试图压制冲锋的德兵,但他们很快就遭到了抵近后的装甲车以57毫米短管炮瞄准摧毁。
这些火炮虽然口径小,威力也比不上正规野战炮,但好就好在可以抵近射击,在被第二道堑壕拦住无法越障的情况下,这些小炮仍然能够到后续露军第三道、第四道堑壕网上的碉堡和火力点。
这样近的距离,命中率非常高,而且就算没打准,也可以很快目测微调。
而露沙人在炮兵阵地被德玛尼亚飞机歼灭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击穿装甲炮车的正面钢板了。
尤其这次的装甲车辆,还被鲁路修临时改变了用途,不再是冲在第一线,而仅仅是躲在第二道壕沟附近提供火力支援。
露沙人连临时捆扎集束手榴弹、然后让敢死队冲上来把手榴弹塞到车底下的机会都没有。
战术切换之下,德玛尼亚军唯一要付出的额外代价,就是摩步团的突击步兵伤亡会变高一些,但这也都是可以承受的代价。相比于突破此处后的巨大收益,这一切都完全值得。
露沙人在鲁路修强大的攻势下,很快就被突破了第二道堑壕防线,随后的第三道也是岌岌可危。
……
随着德玛尼亚军的迅猛进攻,对面的弗拉基米尔准将也知道存亡就在一线之间了。
他不敢再留手,疯狂鞭策手下的预备炮兵乃至不专业的步兵,冲到炮兵阵地上,试图把结构本身尚未被炸坏的大炮用起来。
“不管会不会开炮!力气大点儿能搬炮弹的,眼神好的,统统就近支援炮兵阵地!把还能用的大炮都打起来!防线就四百米宽度!大炮集中轰肯定能拦住敌人的!那些装甲车也肯定能轰烂!
生死就看这一步了!不用这些大炮我们根本没有别的手段挡住装甲车了!还有,刚才呼叫的空中支援呢?我们的战斗侦察机,为什么还不来驱赶敌人的战斗机和飞艇?”
弗拉基米尔准将已经顾不得自己身为师长的尊贵身份,亲自督促身边的卫队前往炮兵阵地,临时学着一起帮开炮,他知道这些炮是整个师的希望。
然而,空中的制空权始终在德玛尼亚人手上,虽然他们带炸弹的飞机丢完炸弹后返航了,但还有一些仅装备机枪的飞机一直在头顶上盘旋。
它们似乎子弹不多,倒也不敢时时刻刻降低高度对地面扫射,就只是这么盘旋控场。
而载弹量大得多的飞艇,就毫无顾忌了,始终在朝着炮兵阵地扫射,只要有露沙人要冲过去开炮,就会被飞艇居高临下扫死。
一批又一批想要临时顶上去客串炮手救场的士兵,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有20分钟了吧,露沙人的战斗机终于出现了,也有几十架,但数量相比于德机完全谈不上优势,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差距就更大了。
不过露沙飞行员的目标很明确,一看到德玛尼亚人用“空中炮艇”持续压制地面炮兵阵地,露沙机群就前赴后继地蜂拥冲上去。
“拦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靠近空中炮艇!”曼弗雷德.里希特霍芬少校大声喝令,一边抖动了几下机翼,就带着战友恶狠狠俯冲朝着露沙飞机扑去。
“哒哒哒”几个干净利落的短点射,里希特霍芬就击落了两架露沙飞机,其他战友也陆续开张。
然而奋不顾身的露沙飞行员还是朝着飞艇不管不顾猛冲,一边泼洒着白磷子弹。
“轰~”一艘百米长的飞艇被白磷弹持续打击,很快爆燃起熊熊的氢气火焰,朝着地面阵地坠落下来。
好在上面的艇员们也接受了好几个月的翼伞跳伞训练,在简单调整了飞艇最终坠落的方向后,他们就朝着后方友军控制的阵地方向跳伞了,落地后至少可以落到德玛尼亚步兵控制的区域。
“轰~”很快又是一声巨响,另一艘飞艇居然被抬高了炮口仰射的露沙军76毫米高平两用野战炮直接命中了。
原来,早在塞瓦斯托波尔空袭战后、随着当初露沙舰队和岸防要塞被飞艇的轰炸炸惨,露沙人也在痛定思痛发展新式高炮。
如今,露沙人已经把前线相当一批76毫米炮改成了可以大仰角对空射击的模式,只是刚才面对德玛尼亚第一波飞机空袭时,飞机的目标太小,这些高平两用炮仓促开了几炮也没打中目标。
后来飞艇一直在压制炮兵阵地,人员根本冲不过去操作,才一直被压到现在。此时此刻,靠着露沙飞机部队的搅局,让地面部队减轻了压力,居然又有一些炮手成功冲到炮兵阵地上,仓促抬高炮口胡乱开了几炮。
飞艇实在是太大了,速度又慢,足足100米长的艇身,执行“空中炮艇”扫射任务时为了确保重机枪的杀伤力,还不能飞太高,必须飞到2000米以下。
这几种因素综合作用,自然也就导致了76毫米高炮随便开几炮居然都蒙中了一炮。
不过,露沙人的抵抗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一会儿之后,空中的战斗就结束了,神勇的里希特霍芬少校今天又击落了5架露沙飞机,他们的机群累计歼敌35架,自身只损失了4架,另有2艘飞艇被击毁。
2艘飞艇的造价,基本上也相当于一艘轻巡洋舰了。2艘飞艇再加上4架德制战斗机,总造价应该是明显高于露沙人的35架飞机的。
但打仗看的是战略意义,不能光算经济账。
德玛尼亚人持续的空中压制,让露沙守军在德玛尼亚地面部队进攻的整个过程中,炮兵始终被废,无法炮击突击部队,无法用大炮反制装甲炮车,实现了这个战术目标,一切就是值得的。
当空中的战斗结束时,地面上露沙人的防线终于被德玛尼亚军彻底突破,露第21师的堵口防御作战算是彻底崩盘了。
至少1个步兵团被全歼,1个炮兵团被全歼,还有两个被打残的步兵团也向后溃退,彻底放弃了这处咽喉天险。
“快,让部队赶紧修复铁路、把这些简易堑壕填几个缺口,好让装甲部队通过!”
眼看着正面进攻终于大胜,鲁路修振奋地从炮队镜旁挪开了眼睛,一迭声地下令。
下完令后,鲁路修还不忘抬腕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下午3点,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敌人最后4公里纵深的筑垒地带,也被己方彻底突破。
此时此刻,距离今天早上的出击阵地,已经累计北进了35公里,并且其中有22公里的筑垒地带。
刚刚占领了敌军阵地的德玛尼亚步兵们,立刻开始挥舞着工兵铲,有序地同时填埋着敌人一道道壕沟上的缺口。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施工,5道露沙壕沟全部被填出口子,装甲车终于可以畅通无阻。
下午5点整,两个装甲车团冲出了泻湖半岛地形,冲进了著名的诺加伊大草原。往前再无任何险阻,就是一马平川的黑土地大平原。
“继续前进不要停,再加把劲!所有装甲车注意,我们的目标是天黑前赶到特罗伊齐克城!只剩7公里了,还都是草原地形,胜利必然属于帝国!”
鲁路修在装甲车上探出上半身,挥舞着手臂,大声命令并鼓舞着将士们。
“必胜!必胜!”
全部两个装甲团、两个机步团、两个摩步团,都全力往前赶路。
徒步步兵则留在后面,一部分腿着慢慢行军,那些带着工兵铲能进行土工作业的,则帮着修复铁路,确保最晚明天早上后方来的补给火车就能驶往特罗伊齐克。
9月底的基辅罗斯大平原,天黑得不算晚,但仅仅大半个小时后,鲁路修的装甲车群还是在打打停停的状态下,冲到了特罗伊齐克城。
城内理论上还有1个步兵团镇守,还有一些之前被打崩的溃兵逃回来。
但实际上,那些被打崩的溃兵,跑路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追得上装甲车。弗拉基米尔准将的溃兵都还没回特罗伊齐克,反而是鲁路修先到了。
“两个装甲团分左右绕过城镇,不要进城攻坚,包围住即可,然后让摩步团进城搜索前进,能够迫降就最好迫降,喊话让他们知道第21师主力已经被我们歼灭了!”
鲁路修看到城镇出现在地平线上,立刻下达了命令,随后很快被执行下去。
6点20分,天色刚要全黑,城内的残余守军就崩溃了,在军官的带领下成建制举枪出来投降。
城内号称一个团,实际上这种二线部队也就一千多条枪,弗拉基米尔准将刚才早就把能打的部队都拉到半岛根部防线去堵口了,留在城镇里的人完全不能打,几乎都是新兵蛋子。
而这些新兵根本没有战斗意志可言,也完全理解不了“听说今早开战时,敌人还在42公里之外的克里木半岛上。怎么才一个白天的时间,敌人就推进了足足42公里”。
这种震撼,让后方没有做好上战场思想准备的二线部队,直接就心态崩了。
“长官,要继续连夜追击么?”隆美尔精气神也重新提上来了,眼看师长亲自帮他打了个样,一下午就顺利突破了敌人最后的坚固防线,现在他只想继续扩大战果。
请示完之后,他还忍不住感慨:“师长您真是太神了!要论对装甲作战的理解,您到底还是胜我太多!
我就没想到随机应变、把装甲车从突击力量变成二线支援火力用!一看到越野通过能力不足、地形被敌军破坏,我就一筹莫展了。
我也完全没想到、炮兵跟不上的时候可以呼叫空中火力支援、空地协同快速突破堵点!这些随机应变的战术创新,也只有您这样的神人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到!”
鲁路修被隆美尔这么一拍马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今日这一整天的作战,隆美尔表现出来的很多战术安排,都是非常精微扎实的,他只是缺乏一点想象力,缺乏对未知事物的严密架空推演。
鲁路修今天其实没做多少事,但他每一次出手,无论是创新式的空地协同,还是让装甲突击力量和自走炮支援火力这两个角色灵活切换,那都是抄了历史版本答案的。
所以每一次出手,都是神来之笔。
小事让隆美尔做,隆美尔搞不定需要动用穿越者先知先觉直接点破的大创新,再让鲁路修来。这样的合作模式,也就显得鲁路修有如神助一般了。
其实真要是细节微操都让鲁路修亲自上、不许隆美尔鞍前马后操持,鲁路修的真实水平就会很快暴露出来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可说的,肯放权也是一种美德。明知道自己微操不行,那就别微操了。
等隆美尔搞不定,主动来请教自己,他再抓大放小,那才是治国治军之道。
此时此刻,鲁路修也没空听隆美尔实话实说,他调整了一下情绪,立刻吩咐:“部队已经累了一整天了,而且打了硬仗,立刻继续追击是不可能的。先在镇子里休息半夜,等后方把铁路抢修修复。
明天早上之前,应该就会有火车运送第一批补给和维修零件过来了。加完油补完弹药后,我们把部队分成两股。第2装甲团带1个机步团1个摩步团立刻出击。第1装甲团可以再多休整一阵子,明天上午再出发。
明天开始,部队每天行动16个小时,休息8小时。12个小时用于进攻作战,4小时用于赶路。如此一来,第2装甲团主攻突破12个小时,差不多打到8小时的时候,让第1装甲团赶路追上来。
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在这种大草原环境上,行军4小时,应该能走完战斗状态下前进12小时的路程。这样部队分成两股,每次先赶4小时路追上友军新创造的战果,后面12小时担任主攻。
友军休息8小时后再以行军状态赶上来,差不多就够了。能确保持续不断的进攻,让敌人就算想增援、堵口,也根本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鲁路修描述的这种情况,在地球位面上、二十多年后就屡次出现过。法兰克战役时,法军多次被突破后想重新组织防线,但等他们组织时,愕然发现敌人又到自己身后了。
在鲁路修看来,这种大草原作战环境,进攻的持续性可比进攻的爆发力重要得多。
就算后续敌人有强大的兵力阻击,但敌人的速度跟不上自己,遇到强敌避开就是了。
唯一能追上自己的,或许只有哥萨克骑兵部队。但他们想追就来追好了,无所谓的。
鲁路修还会怕骑兵追击装甲车么?
隆美尔听完,也是眼神一亮:“好办法!这应该是进攻持续性最强的战术了!我立刻照着这个执行,到时候您和我各领一半部队,交替休息和进攻。”
……
当晚部队在特罗伊齐克城内好好睡了一觉,还大肆搜集酒肉和食物犒军激励士气。
后半夜,果然后方的铁路已经通车,一列装着弹药、零件和燃油的火车到了。
鲁路修立刻下令一会儿要继续休息的那部分部队来干活卸货、给车保养加油。而让那些一会儿就要出击的部队,再多睡两个小时,充分恢复精力。
凌晨4点左右,一切出击准备工作完成,负责进攻的部队才开始起床洗漱用早餐,4点半准时开拔,沿着铁路线继续往更北边的铁路枢纽梅利托波尔而去。
因为德玛尼亚军队推进得太快,周边的露沙守军还没反应过来,根本没有什么部队能及时过来补防堵漏。
鲁路修的推进也就很顺利,最多每次沿着铁路经过一个城镇时,就遇到一个营或者几个连的治安维持部队,这些人根本毫无战斗力,面对装甲团的进攻全都是一触即溃,直接投降被俘。
梅利托波尔位于特罗伊齐克东北偏北方向大约90多公里,那里是基辅罗斯东部重要的铁路枢纽。
从赫尔松往东的铁路,经梅利托波尔会分叉,一路继续往东,沿着海岸线能到顿河河口的罗斯托夫。另一路往北,再走约120~130公里,就到扎波罗热了。
梅利托波尔这里,也有1个预备役师防守,但因为地处后方,配属的部队战斗力非常低下,并未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人员也还没满编,只有不到1万人。
鲁路修的部队一大早从4点多开始推进,一直打到下午4点,居然整整推进了70多公里,比昨天还快了一倍——不过仔细想想的话,这一切其实也正常,昨天毕竟还打了那么几场攻坚战,今天几乎都是平推的。
到下午4点时,背后的隆美尔终于赶了上来——隆美尔还多留了点余量,本来他应该是中午再出发的,但他提前到上午11点就吃完午饭,然后了四五个小时,走完了长官12个小时才打下来的土地。
而“大德玛尼亚师”那两个8000人编制的加强步兵团,已经在特罗伊齐克城以北的几十公里铁路线沿线,组织起了防线和巡逻,以确保铁路线的稳固。
至于特罗伊齐克城再往南的防区,已经丢给今天刚刚坐火车跟上来的友军去防守了。
听说已经有3个师的德玛尼亚军队坐火车北上,尽力沿着“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凿出来的突破口两侧补防,但就是跟不上鲁路修的脚步。
鲁路修却仍不打算放慢自己的速度。他跟隆美尔交接后,就勉励隆美尔今晚搞定梅利托波尔,隆美尔也毫不含糊地答应了。
下午5点,忙了一整天的鲁路修就去睡觉了,按计划,他可以休息8小时,凌晨1点再起来。
但实际上,因为隆美尔的行军速度稍微慢些,还要进攻一座铁路枢纽城市,所以最终鲁路修安稳睡到了3点,才被属下喊醒。
“怎么这么误事?不是说好了凌晨1点喊醒我的么?”鲁路修醒来后简单洗漱了一下,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了看表,就有些愤怒。
“师长,是隆美尔副师长说他昨晚进度慢,这点距离您2个小时行军时间就追上去了,没必要预留4个小时,所以我们才让您多睡了2个小时……”勤务兵小心翼翼地解释。
鲁路修这才没再为难他们,只是又抿了一口咖啡:“隆美尔10个小时打了多远?昨晚几点拿下的梅利托波尔城?”
勤务兵不由肃然起敬:“师长您都知道了?梅利托波尔城真的打下来了,隆美尔副师长只靠他那半个师的作战兵力,昨晚8点抵达城外的,凌晨1点结束战斗,敌人最终有7000人投降了。
您不知道,敌军都被我们打懵了,梅利托波尔的守军根本想不到我们会来到这里。1点往后,隆美尔副师长又往北推进了20公里。目前与扎波罗热的距离,应该已经缩短到100公里以内了。”
24个小时,又累计推进约100公里,并且还了四五个小时打了一场攻城战,围歼了梅利托波尔城内一个不满编的杂牌预备役师。
两天加起来,就是深入敌境140公里了。
在大草原上飙车就是爽啊。
——
ps:今天又是两更6千字大章一共1万2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