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方的信
临江县城的初冬,空气清冽。
启明作坊里缝纫机的“噠噠”声依旧密集。
陈默站在他那张旧木箱搭成的“办公桌”前,桌上摊开著一封来自广州的信,信封上印著“五羊外贸公司”的红字。
信是那位在展销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林业务员写的。
內容简洁却分量沉重:
“陈默先生台鉴:
展销会晤谈甚欢。现有一日本客户急寻合作方,加工一批节日装饰品,数量:2万件。单价:0.45美元/件,以现匯结算。利润空间可观,约为贵方国內订单数倍。
然,要求苛刻:
质量:日方提供样品及详尽质检標准(尺寸公差±0.5mm,色差delta e<1.0,针脚密度≥8针/厘米,所有材料需符合日本jis环保標准)。隨信附样品三套及標准文件(日文/英文)。
交期:合同签订后60日內,全部合格品空运至东京。
此乃良机,亦为险途。贵司若有兴趣並自信可达要求,请速復。盼佳音。
林志远谨启”
美元!现匯结算!
按当时的官方匯率,这几乎是一万五千元人民幣的总货款了。
扣除成本,净利润可能上万了!
这足以让启明脱胎换骨!
他拆开隨信的小包裹,里面是三套极其精致的节日掛饰:有复杂的立体摺纸樱、穿著和服的小布偶、印著浮世绘图案的布艺小灯笼。
色彩鲜艷协调,针脚细密如发,纸张挺括,布艺柔韧。
还有一叠厚厚的、印著日文和英文的质检標准文件,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
“两个月…两万件…这种要求…”
陈默喃喃自语,一旦失手,启明刚积累的家底可能赔光,甚至负债纍纍。
“开会!”
核心团队被召集到角落。
陈默將信和样品摊在桌上,言简意賅地说明了情况。
赵铁柱:“我的亲娘咧!九千?!美元?!干!必须干啊默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干完这一票,咱启明就发了!”
王卫国的反应截然不同。他拿起一个布艺小和服人偶,又看了看质检標准上那精確到毫米的公差要求。
“这…这要求也太嚇人了!咱从来没做过这么精细的玩意儿!万一…万一质量出点岔子,赔不起啊!”
李秀兰拿起那份厚厚的质检標准,快速翻阅著。
日文她看不懂,但英文部分和图表数据让她越看脸色越白。
她拿起样品,用一把小钢尺仔细测量摺纸樱的每一片瓣尺寸,又对著光检查布艺的针脚密度和均匀度。
许久,她才抬起头:“默哥,卫国哥的担心有道理。这要求…不是一般的严苛。你看这里,”她指著標准文件,“色差要求用专业仪器检测,针脚密度精確到针数,还有环保测试…我们连检测仪器都没有!而且,这种复杂的摺纸和布艺拼接,需要非常熟练的工人,稍有不慎就是废品。两个月…太紧了。风险…太大了。”
赵铁柱急得抓耳挠腮:“秀兰姐!富贵险中求啊!咱有默哥!默哥肯定有办法!是不是默哥?”
陈默拿起那枚精致的摺纸樱,在指尖轻轻转动。
放弃?不甘心!这扇门一旦关上,下次开启不知何时。接?这几乎是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马拉松!
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计算:人力、设备、原料、时间、质量容错率…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陈默猛地睁开眼:“接!这个订单,我们启明接了!”
“默哥!”赵铁柱激动地跳起来。
“小陈!”王卫国满脸震惊。
李秀兰则眼神复杂地看著陈默。
陈默双手撑在桌上,“我知道风险!但机遇更大!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是启明能不能真正走出去的问题!是能不能让『中国製造』被外国人认可的问题!风险大,我们就把它压到最小!条件差,我们就创造条件!”
“秀兰,你立刻研究透样品和標准,把所有工艺难点列出来,把质检关键点標註清楚!这是你的头號任务!”
“卫国哥,你负责盘点我们现有的所有资金、场地、设备!列出所有需要购买的东西!特別是原料,问清楚进口渠道和周期!”
“铁柱,你马上去街道办,找王国栋主任!告诉他我们有重大机遇,需要紧急招人!要手最巧、最能吃苦的女工!至少十名!告诉他,工资从优,按件计酬加高额奖金!让他帮忙把关推荐!”
“我,”陈默深吸一口气,“负责给林业务员回信!我们要爭取更好的条件!”
......
昏黄的煤油灯下,陈默伏案疾书。
信纸是李秀兰从街道办討来的带抬头的公文纸,显得正式些。
他字斟句酌:
“林志远先生惠鉴:
来函及样品、標准悉收。感谢信任!经我司慎重评估,对贵司提供的日本订单深感兴趣,愿全力承接。
然,坦诚相告:启明乃初创之集体小组,规模有限。样品工艺精湛,要求严苛,交货期紧迫(60日),对我司实为巨大挑战。为力保订单成功,恳请贵司支持:
1.支付30%预付款:用於紧急採购符合jis標准的专用原料,並添置必要专用工具。此乃启动关键。”
2.提供深度工艺指导:恳请贵司派资深技师亲临指导,或提供极为详尽之工艺图解、质检要点演示说明。尤其摺纸定型、染色控制、布艺拼接等核心环节。
3.恳请宽限交期10日:70日交货,可极大缓解生產压力,提升成品合格率。
此三点,非为推諉,实为保障订单成功之必要举措。启明承诺:若获支持,必倾尽全力,以质量为本,按时交付!盼覆。
临江县启明小组陈默谨上”
信寄出后,等待回音的日子异常煎熬。
李秀兰带著王大娘、孙婶和手最巧的吴小芳、张红,开始拆解样品。
她们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將摺纸樱一片片展开,研究摺叠顺序和粘合点。
將布艺小和服拆开线,分析內衬、拼接和缝线技巧。
李秀兰对照著英文標准文件,用红笔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一个尺寸要求、色號、针脚密度,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查字典,或者跑去县中学请教英语老师。